多維TW/海外併購潮 台灣何以置身事外

文/曹正仁

全球掀起企業併購潮,美國跟日本企業都積極透過廉價資本從事併購活動,而在「2020」中國製造的政策推動下,大陸企業近幾年也透過併購或是跨國企業合作案強化企業本身競爭力,為了下次產業轉型做好準備及佈局。

遺憾的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台灣企業並未乘勢搭上這波全球產業整併大潮。根據統計,2015年全球企業併購件數達到61,271件,併購金額超過43,230億美元。然而,台灣所涉及的併購僅86 件,金額則是166.6億美元。台灣彷彿自外於這場全球企業併購大潮。

海外併購 台企興趣缺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統計,2013年至2015年間,台灣企業併購雖急速成長,但細究成因可發現,台籍企業對海內外的併購在整體併購組成中的比例持續下滑;相對的,外企併購台企的比例則大幅攀升。這意味著外企一方面透過併購以取得台灣具有價值的投資標的,另一方面也積極主導台灣產業結構的重組。長此以往,台灣企業在工業3.0階段透過生產管理優勢在全球價值鏈中建立的話語權將損失殆盡。

從統計數據來看,相較於國際間熱衷透過併購來強化企業體質,台灣企業不僅缺乏意願,也未展現出擴張的野心。自2011年至今,台灣的併購案雖然呈現倍數性成長,但最顯著的成長點是外企併購台企。而在企業國內併購以及企業海外併購這兩塊最能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領域,台灣在2011年至2015年間並未出現較為顯著的成長。

2016年8月,經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批准後,鴻海最終以3,890億日圓收購了夏普(Sharp)66%的股權,順勢取得夏普的經營權,這是台灣企業最大宗的海外併購紀錄。在台灣代工業龍頭鴻海積極透過向上游整併的方式來提高其產業毛利的同時,其他的台灣業者卻遲遲未加入這波跨國併購大潮的行列之中。併購意願低落的結果,將使得台灣企業在新一輪產業結構重塑過程中喪失既有話語位置。

近年,台灣資本市場上存在嚴重動能不足;此外,政府開徵證券所得稅更讓原本動能不足的台股成交量下滑。股價低迷導致企業資金籌措能力受阻,連帶影響業者推動併購的意願,也使台灣市場被私募基金(PE)形容為「一灘死水」。
2008 年,在金融海嘯過後,台灣企業海外併購金額來到波段低谷,全年僅1.87億美元。這些年來,企業進行併購意願雖然有所增加,資金動能仍舊不足,連帶導致台灣企業界難以出現撼動產業格局的大型併購案。

除了企業資金籌措能力不足,政府缺乏完整的產業政策論述,連帶導致企業難以「集氣合力」,方向不清更讓企業陷入「以靜制動」的消極情境之中。

作為台灣經濟的頂梁柱,製造業靠著生產管理優勢在全球價值鏈中據有關鍵地位,並在國際大廠供應鏈中扮演起中下游代工角色。然而,面對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台灣企業雖提出「差異化生產」作為「以小搏大」的對策,藉以延續在國際價值鏈中的地位。但在陸企以「市場准入」為誘因,在國際間大肆收購上游企業以改變產業格局的同時,身處產業中下游且被迫「單打獨鬥」的台灣代工企業,須思考所謂「差異化生產」這種戰術思維的轉換,能否抵擋整個產業格局變動這種戰略環境變化的影響。

外部競爭日益加劇之際,外企、陸企藉資本優勢,紛紛來台收購估值偏低的投資標的,一方面意味著台灣企業在全球競爭之中處於被動位置;另方面意味著企業缺乏併購策略的後果,就是成為被併購對象。

金融併購 選錯方向

近期,美光(Micron)宣佈以新台幣1,300億元收購台塑集團旗下的華亞科;此外,今年6月,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也宣佈以新台幣1,000億元的價格買下台股股后漢微科技。外國企業以低於估值的價格買下台灣辛苦培育出來的科技企業,不僅是台灣的損失,在這一輪產業整併過程中,台灣政府未來對於產業規劃的主導權也將隨之煙消雲散。

值得留意的是,在製造業、科技業無意推動海外併購的情況下,金融業反倒成了台企海外併購急先鋒。根據統計,2015年台企海外併購前十大交易案中,金融業佔了六起,可見金融業已成為台企海外併購的主力。

在馬英九當政期間,金管會積極推動金融業打「亞洲杯」,透過鼓勵金融業整併來強化自身體質;另方面,隨著金融業體質好轉,透過強化在亞洲區域佈局,可為當地台商就近提供金融相關服務。在台灣,過度寬鬆的執照審批使市場上充斥著一批「營養不良」的金融機構,金融業也因此陷入恐怖平衡。在市場缺乏成長動能情況下,政府勾勒了美麗的願景引導業者前往「新大陸」開疆闢土。

然而,缺乏章法的海外併購未必能為台灣金融業的重生提供養分。相較於中小型製造業具有併購規模較小、實質效益顯著的特性,金融業併購經常存在併購規模巨大,但實質效益不佳的問題。

此外,當台灣金融業竭力地透過併購傳統線下通路來打「亞洲杯」的同時,對手則是通過佈局金融科技(FinTech),開展下一階段行業競爭。換言之,台灣金融業的經營思維仍未脫離傳統「銀行」的概念,對於「亞洲杯」的想像仍然停留在就近服務台商資金需求,而不是透過技術創新來拓展更大的消費市場潛能。

從現實看,金管會鼓勵企業打「亞洲杯」立意是良善的。然而,在企業先天體質不良且內功不扎實的情況下,貿然鼓動業者到海外「試身手」,到頭來反倒會得不償失。此外,政府缺乏相關政策引導措施,而企業對於新一輪產業佈局興趣缺缺,都將給轉型過程中的台灣經濟帶來不可預測的風險。如何因應這股產業格局變動,考驗著蔡英文政府的智慧與決心。

關鍵字: 多維TW併購大陸中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抽中有望賺4萬元 攸泰科技等三檔個股本周開放申購

抽中有望賺4萬元 攸泰科技等三檔個股本周開放申購

新股抽籤紅包別錯過,攸泰科技(6928)將於5月6日至5月8日辦理為期三天的公開申購,申購股數計1,980張,5月10日將公開抽籤,並預計於5月16日掛牌上市,本次辦理公開申購價格為65元。若以3日成交均價105.5元計算,粗估中籤潛在獲利4.05萬元。

2024-05-05 00:24

00940大換血「7檔股恐剔除」!投信提前狂倒貨

00940大換血「7檔股恐剔除」!投信提前狂倒貨

台灣ETF規模第四大的「00940」(元大台灣價值高息)上市前即引發搶購熱潮,而該ETF將在下週五(10日)大換股。有7檔成分股,包括光寶科、神達、寶成、佳世達、統一、上海商銀等,昨(3日)遭到投信大殺出,全砍入前10大。法人對此表示,這7檔很有可能在下周被剔除在名單外。

2024-05-04 23:16

加薩休戰開羅會談傳有重大進展 紅海危機解除有望

加薩休戰開羅會談傳有重大進展 紅海危機解除有望

目前正在埃及開羅召開的加薩休戰與釋放人質會談,台北時間昨(4)晚6點展開,「開羅新聞電視」引述高階人士談話,指出巴勒斯坦武裝組織與以色列之間的談判「取得重大進展」,「已就大多數爭論點取得一致的意見」,使得去年10月18日葉門胡塞武裝襲擊商船引爆的紅海危機有望解除,商船是否能很快恢復通行紅海,全球都在關注。

2024-05-05 00:51

一表看投信單周買超前十名 2檔高息ETF新兵挹注買盤

一表看投信單周買超前十名 2檔高息ETF新兵挹注買盤

台股上周(04/29~05/03)漲幅1.04%,上漲209.81點,周線連二紅,法人多站買方,其中投信單周買超131 億元,市場直指買盤可能與2檔高息ETF新兵布建持股有關,統計一周下來,投信買超最多3檔依序是中信金(2891)、長榮航(2618)與聯電(2303)。

2024-05-05 00:15

0056、00878、00919超狂加薪表公開 不到113萬打造月領1萬

0056、00878、00919超狂加薪表公開 不到113萬打造月領1萬

2024-05-06 01:00

168萬人注意!6檔台股ETF下周除息 00878、00891、00900卡位潮

168萬人注意!6檔台股ETF下周除息 00878、00891、00900卡位潮

「國民ETF」國泰永續高息(00878)等6檔台股ETF將在下周除息,集保統計發現,00878挾配息創史上新高的氣勢,上周人數大增逾6537人,來到125.47萬,穩坐台股ETF受益人冠軍。同時在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與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同步除息下,6檔ETF狂吸168萬人參與,市場熱鬧滾滾。

2024-05-06 00:45

中信金漲停後接力秀! 一文掌握台新金、永豐金、新產續航優勢

中信金漲停後接力秀! 一文掌握台新金、永豐金、新產續航優勢

自從中信金宣布預計配發現金股利1.8元後,直接一根漲停板伺候,因為事前各大機構預測配息差不多落在1-1.5元,結果突然公布配息創新高,也難怪市場大追捧。

2024-05-06 00:15

稅務人員一通電話省繳20萬 沙鹿林爸爸嗨喊「機票錢」有著落

稅務人員一通電話省繳20萬 沙鹿林爸爸嗨喊「機票錢」有著落

接到稅務人員來電未必是催繳錢的消息!台中市地方稅務局指出,一名住在沙鹿的林先生日前因為出售土地,到地方稅務局申報土地增值稅通知,想不到意外省下20萬元稅金,讓住在沙鹿的林爸爸嗨喊去國外看兒子的「機票錢」有著落。

2024-05-06 00:06

桃園頻停電!台電否認「另有隱情」 動員2400名員工日夜搶修

桃園頻停電!台電否認「另有隱情」 動員2400名員工日夜搶修

桃園地區停電事故頻傳,桃園市議員凌濤質疑「另有隱情」,台電表示,政治陰謀論應適可而止,不僅沒有隱情,只有日夜搶修的實情,台電每天有超過2400名同仁全天候24小時輪值備勤待命搶修,努力降低停電對民眾影響。

2024-05-05 17:21

捐私校185萬未透過指定基金會被揪出 慘補9萬綜所稅

捐私校185萬未透過指定基金會被揪出 慘補9萬綜所稅

不少人喜歡透過捐贈方式抵扣所得額度,達到節稅效果,不過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個人直接對私立學校捐贈或透過「財團法人私立學校興學基金會」對私立學校的捐贈,因捐贈對象不同,得列舉扣除的限額也不相同,近期有發生一位年所得376萬的民眾直接向私校捐款但誤報扣除額的案例,遭核定補繳9萬元綜所稅。

2024-05-05 17:08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