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蟬說,加入志工行列後,現在夢到爸爸的次數少了。(圖/記者陳佩儀攝)
記者陳佩儀/台北報導
林麗蟬20歲那年從柬埔寨嫁來台灣,32歲時因為小孩教育問題,決定念大學,沒想到意外讓她找到自我,「真正有活著的感覺」,之後她開始投身社會服務,2013年她獲十大傑出青年,39歲那年,她成為台灣歷史上第一位踏入國會殿堂審查國家法案的新住民。
「嫁來台灣,是連想都沒想過的事。」林麗蟬從小家境富裕、生活優渥,是不折不扣的千金小姐,但在爸爸車禍過世後,家道中落,20歲那年才在媽媽安排下嫁到台灣。
▲林麗蟬林麗蟬從小家境富裕,會嫁來台灣是連想都沒想過的事。(圖/翻攝自林麗蟬粉絲專頁)
林麗蟬說,當初要嫁過來時,姑姑有質疑「為什麼要把女兒賣到台灣?一個你我都不知道的國家」,那時媽媽只說要點香問爸爸,如果爸爸晚上來託夢,再看他怎說,結果隔天媽媽就跟姑姑說:「晚上爸爸有來說,他來台灣看過一遍了,可以嫁。」
「或許是這個因素,讓我存著『他是跟你過來的』想法。」林麗蟬說,從嫁過來的第一天起,她就會看到爸爸在窗外,漸漸地你從害怕到習慣他在,他變成你的心靈支柱,不管白天遇到什麼挫折,晚上都能跟他說,他不會因為語言不通誤會你,更不會反撲你。
有這樣的感觸,是因為坐月子時,婆婆都會煮補湯給他們喝,但小嬸不愛喝,所以會被婆婆唸,「我當時雖然不太懂,但看到人家被罵,就覺得這件事不能做」,所以等到換到她坐月子時,婆婆煮什麼就喝什麼,婆婆也覺得媳婦很乖、偶爾跟鄰居會聊到,但這就引起小嬸不開心。
等到第二胎坐月子時,林麗蟬也是出於好意,說自己其實也不是這麼敢喝,但那是婆婆的好意,勸小嬸忍耐一下喝下去吧。沒想到小嬸聽了以後,就跑去跟婆婆吼說:「你不要以為你煮得很好吃,她(林麗蟬)是忍耐著喝你煮的東西,不是真的想喝。」
林麗蟬傻眼了,因為她並不是這個意思。這件事發生後,她受傷很大,也對人不放心,「覺得這裡的人有些會桶你」,所以之後她講話都特別小心,這時對她來說,唯一能傾訴的對象就是爸爸,她覺得夢裡那個爸爸還在的家,才是真實的,白天的一切是假的、都是在做夢,就連生小孩都不是真的。
▲小孩念書時,林麗蟬也跟著其他家長一起去當「班級媽媽」、「故事媽媽」,學他們怎麼教小孩。(圖/記者陳佩儀攝)
這樣的狀況直到林麗蟬念了大學,才有轉變。她說,小孩念書時,她也跟著其他家長一起去當「班級媽媽」、「故事媽媽」,學著他們怎麼教小孩,「但畢竟我不是讀台灣的教育長大,當孩子問起自修評量、考卷的答案為什麼是這個時,我講解不出來,只能擺出媽媽的權威,要孩子不要問這麼多,錯就是改」。
到了小學三年級時,小孩開始質疑「媽媽你為什麼沒辦法講?你們國家有教這個嗎?有教你中文嗎?」林麗蟬說,這讓她很沒自信,你手上唯一有的武器就是兇他,但這樣小朋友不服你,就這樣爭執了大概一年,「我壓力很大,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林麗蟬回憶,有一天她聽到女兒跟她兒子說:「其實媽媽都不會,他們國家沒教她這個,不要聽她講的。」對一個媽媽來說,聽到自己的小孩從行為、言語以及私下的討論,是完全不信任的,那是很挫折的,於是她思考了很久,最後決定去考大學,「才知道原來人生是可以不一樣」。
在大學裡,林麗蟬認識許多與自己孩子年紀相仿的大學生,從這些年輕人身上,她學習到如何跟孩子互動,「從這時候開始,我就不逼孩子功課」,因為這些年輕人告訴林麗蟬,「大學生上課都喜歡睡覺」,他們說,從小被爸媽逼著唸書,讀到他們覺得沒有自己,大學好不容易可以選擇自己要的生活,為什麼還要這樣念書?
這讓林麗蟬驚覺,壓著孩子讀書,等到大學他們還是會變,那為什麼不趁現在好好跟他們相處,想法改變後跟孩子關係也變和睦。在就讀大學期間,林麗蟬也開始加入志工行列,從圖書館做排書志工到偏鄉進行義剪,孩子也跟著她全台到處做志工。
▲林麗蟬念了大學後,才知道原來人生是可以不一樣。(圖/翻攝自林麗蟬粉絲專頁)
林麗蟬說,無論到哪個縣市,有時間一定會帶孩子們到當地的大學走走、參觀圖書館,帶他們感受一下沉浸在書海的氣氛;加上他們從小跟我去大學、研究所念書,對大學的概念很清楚、又對學校有憧憬,不用強逼,他們自然會有「唸大學甚至研究所」的想法。
今年她兒子準備報考嘉南大學農業管理相關科系,女兒是台灣青少年網球國手,已錄取彰師大,但她鼓勵她申請全額獎學金去美國。
加入志工行列,有了可以說話的朋友、自己的生活圈以及兒女們的信賴,林麗蟬有踏出夢境,真正活著的感覺。她說,夢到爸爸的次數慢慢少了,不是沒有,或許她知道我自立了吧,就不會再出現。
林麗蟬個人檔案
年齡:40歲
學歷:建國科技大學美容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碩士
經歷:行政院青年顧問、新住民事務協調會報委員、台灣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理事長
事蹟:2013年十大傑出女青年、2013年十大傑出青年、2015年農委會農村領航獎、2016年國民黨不分區立法委員
婚姻狀況:已婚,育有1子1女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