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勁全民入股參與經營,讓中油五輕成為後勁的公共財?

黄世澤

中油五輕該不該留,學界、產業、環團都已經做了很多研究及評估報告,他們說的全部都對,石化廠商說留下五輕對經濟發展有幫助,後勁居民說他們不要污染很有道理,環團主張原地做自然生態園區也沒有錯,但都是從本位思考問題。

眾所周知,石化產業對台灣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及難以替代性,絕對無庸置疑,但我們要更進一步瞭解發展它所付出的負面代價是對等,是不及,還是有所過之。當然我們希望我們付出負面代價遠不及石化工業所產生的正面貢獻,但這就必須有更多的佐證。否則再多的就業人口與GDP成長,都經不起負面代價的挑戰。所以我們要用宏寬態度來看五輕該不該留?

一、後勁人為什麼不讓五輕留下來?

1、承諾五輕遷廠要實現;為興建五輕,前行政院郝柏村承諾25年後高雄煉油廠遷走,已成為後勁強列主張,後勁人高雄市議員黄石龍、基會董事長羅金柱多次表示堅持政府必須屢行承諾的立場,任何改變後勁人都不會接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石化廠附近致癌率高:最近有很多學者提出石化廠附近居民罹患癌症比例偏高,造成人民恐懼,為爭生存權,反對石化工業浪潮高漲,是人民不要石化工業的主要原因。也是後勁人不讓五輕留下的因素之一。

3、後勁人被中油人欺辱:回顧反五輕歷史,20年前有理性鄉親為國家經濟發展著想,為中油無怨無悔付出,情義再助中油,被指為出賣後勁鄉親的「雜碎」,逐漸被後勁居民唾棄,處境下場難堪,從來沒有中油人去關心他們,以前和他們交朋友的中油人都退休了,「歷史驗證」的提醒後勁人,不會有在地人沒為中油說好話,這是五輕留不來的最大隱憂。

4、經濟官員、中油怠惰:除曹明〔中油前副總理〕外,20多年有那一位經濟部長、中油董事長走入後勁。後勁人感受不到中油的誠意,後勁在五輕動工之後與鄉親愈走愈遠。

5、沒决定誰是五輕股東:五輕留下來除可以穩定石化原料市場供需外,還會有經營利潤,盈餘應由誰來分享,是中油、石化廠商、還是後勁居,中油自始至終沒有說明白,也沒有把五輕殘值多少錢講清楚?沒有决定與誰合作?股東是誰?由誰來負責推動多沒有定調,石化廠商大家多不想付出,要利益,五輕是留不下來。

6、留住五輕、不是玩真的:為什麼說經濟部、中油公司要五輕留下來玩假的?理由很簡單,如果是玩真的為什麼不介入,「經濟部說:中油負責!中油說:上級沒有指示」,且中油僅由林文宏這位「小三」在負責推動,不但層級不過高. 也沒有資源,這種積極的不作為,說要留下五輕?沒有人會相信是玩真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7、演員要結束、觀眾不想走:這種事情在國光石化投資時曾經發生過,當地居民接受了〔民調80%以上贊成〕,環保團體卻不願意離去,最後是環保團體串連利用抗爭技巧及媒體效應,綁架了當地的民意,藉助馬英九的手殺死國光石化。其實,留下五輕不是後勁地方議題,已經成是全國性的環保議題,這種氛圍在後勁己經形成,各自為政的石化廠商是沒有能力突破重圍。

二、為什麼要五輕留下來?

政府承諾中油高雄煉油廠104年遷廠,時程來臨,最近有經濟學者憂心中油五輕關廠,會波及石化產業未來的發展,呼籲政府不能再袖手旁觀,五輕關廠的潛在危機逐漸浮出,年青的五輕關廠後,年邁四輕就會結束命運,桃園煉油廠、大社石化區都留不住,不是危言聳聽。留下五輕發展經濟,執政當局責無旁貸。

中油五輕留與不留的正當性?最近台灣綜合研究院南下,為大高雄產業佈局,探討未來高雄產業的角色,石化工業是重要一環,合併後高雄市有林園、仁大、高雄煉油廠區、大林煉油廠區,是煉油、石化一體網絡,泛中油體系石化上、中、下游的產業鏈不可分割。高雄煉油廠五輕關廠,大社石化區十幾石化廠會「沒命」,台綜院評估高雄產值將減少五千億元,4200人失業,影響層面很大。

其實,中油五輕關廠不只是損失5000億元產值、4200人失業的問題?關鍵是五輕留不住,四輕就沒有理由繼續生產。林園人是不會同意中油拆五輕、留四輕,林園人會要求四輕關廠、新六輕簽落日條款更有道理。這場未來環保抗爭正在醞釀中,這個未爆彈若處理不當,恐將會炸死石化工業。

林園人要四輕關廠理由明確、有道理,後勁反五輕,五輕操作25年要關廠,林園反四輕,四輕運轉35年可以不關廠嗎?後勁人二萬人口生命值錢、林園人八萬人口生命不值錢嗎?反五輕:五輕104年關廠是政府的承諾,政府要有誠信、承諾必須要兌現。林園事件:時任經濟部長的陳履安與林園人簽署調解書,明確承諾民國77年後,林園石化區不會再擴建,政府確沒有兌現。

20多年來,林園石化區有那一家石化廠沒有擴建,產能都增加一倍以上,從18家石化廠增至22家,中油三輕更新變新六輕,煉量從23萬噸變成70萬噸。政府對後勁人要信守諾言,對林園人不需有誠信。在五輕關廠後,林園人一定會站出來,要求四輕關廠、新六輕簽落日條款,屆時將會是石化工業的災難。

中油桃園煉油廠、高雄市大社石化區經濟部都有類似關廠的承諾,附近居民要求經濟部實現諾言的浪潮,接二連三,始終沒有停止,中油尋求桃園煉油廠的替代方案,國光石化開發案失敗,大社石化區107年土地變更事宜,高雄市政府沒有轉折點,現在石化工業處於內憂外患,五輕若再關廠,附近居民抗爭理由更堅定,桃園煉油廠、大社石化區會走入歷史,影響經濟層面不能輕忽。

石化工業是國家基礎工業,高科技、綠能、資訊等各項產業都石化息息相關,失去石化產業經濟會衰退,五輕留不住,是經濟災難的開始。

結論:當然是五輕需要留下來,但不是無條件留下來!建請經濟部長施顏祥率中油高層出面與後勁居民溝通,把留下五輕的供料利益歸給石化中、下游廠商,穩固石化工業才能支撑經濟發展。經營的經濟利益與後勁居民共享,藉由五輕民營化,釋股份給後勁居民,讓後勁人全部都成為五輕的股東,落實全民參與,讓五輕最後成為後勁居民的公共財。

●作者黄世澤,高雄,資深媒體人,主跑石化產業新聞多年。本文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關鍵字: 黄世澤ET論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積電釋善意! 美媒人爆5月AZ新廠剪綵力邀川普站台

台積電釋善意! 美媒人爆5月AZ新廠剪綵力邀川普站台

台積電(2330)出手解救英特爾(Intel)困境的傳言四起,雖然公司未進一步表態,但美國媒體已先披露「公司5月亞利桑那州(AZ)新廠剪綵,計劃邀請美國總統川普站台」。

2025-02-13 11:40

川普加稅動機揭秘 科技專家揭「拯救英特爾3策略」

川普加稅動機揭秘 科技專家揭「拯救英特爾3策略」

看到河道有人寫華爾街跟Reddit盛傳川普對台積電的處理方式,既然消息已經滿天飛,我也可以解除封印、寫寫我所知道的訊息了⋯

2025-02-13 11:25

輝達新晶片來不及上市! 郭明錤爆2款量產延期

輝達新晶片來不及上市! 郭明錤爆2款量產延期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今日發文表示,遊戲玩家和重度使用者都想入手RTX 5090和5080,會因晶片供應的限制造成缺貨。

2025-02-13 11:21

規模百億ETF近1月績效一次看 3檔超車0050

規模百億ETF近1月績效一次看 3檔超車0050

儘管川普再揮關稅大刀,以及DeepSeek模型推出引發AI股估值調整等干擾為台股增添波動,台股市值型ETF檔數有十多檔,若進一步關注規模在百億元以上、市場熱度高的產品,合計有6檔,包括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與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近一月表現皆不俗,打敗0050包括00923、00922、006208等3檔。

2025-02-13 09:57

英特爾出現救星!股價創逾2個月高點 3天漲逾17%

英特爾出現救星!股價創逾2個月高點 3天漲逾17%

根據國際金融服務供應商貝雅(Baird)發布的報告,美國政府可能正在推動一項涉及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和台積電組成合資公司的計畫。受此消息面激勵,英特爾股價在12日收盤大漲逾7%、台積電(2330)ADR下跌逾1.1%。

2025-02-13 10:40

蘋果發展「機器人」有眉目! 郭明錤:人形、非人形都研究

蘋果發展「機器人」有眉目! 郭明錤:人形、非人形都研究

擁「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外號的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個人X平台上指出,美國科技大廠「蘋果(Apple)」正在研究人形與非人形機器人,目前這些產品仍處於內部的概念驗證(POC)階段。

2025-02-13 10:55

川普下一個目標是油價!老謝:台灣增加對美購油 台幣易升難貶

川普下一個目標是油價!老謝:台灣增加對美購油 台幣易升難貶

川普於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觀察23天以來表現,並以「川普指揮棒下的新投資」為題撰文,對大小事都管的川普,讓金融市場迅速調整腳步,反映在比特幣、黃金、油價等議題上更是明顯,老謝直言「川普下一個目標可能是油價」,接下來台灣要增加在美國的投資,也許要改變油氣的配置,增加對美國購油,天然氣及農產品,而央行貨幣政策需要放手匯率,台幣今年易升難貶,但在日本升息下,日圓貶至161.95已到盡頭,老謝直言「便宜的日圓也將接近尾聲」。

2025-02-13 10:37

漲到受不了! 南韓造幣廠停賣金條

漲到受不了! 南韓造幣廠停賣金條

受到國際金價猛暴性飆漲影響,南韓造幣廠正式向外宣布暫時停止金條銷售業務,消息一出加深投資人害怕「買不到」的心理,進一步推升貴金屬吃緊市況。

2025-02-13 09:40

領錢了!一早4萬元入帳 還有17筆給付月底前發放

領錢了!一早4萬元入帳 還有17筆給付月底前發放

勞保局每月固定入帳的各項給付接力發放,今(13)日起至月底,共有18項給付接連入帳,今天有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率先入帳,每生1名寶寶可領近4萬元,雙胞胎以上按比例贈給;另攸關近194萬人的勞保年金給付將在26日入帳,平均每人可領1.92萬元。

2025-02-13 09:36

快訊/台股收盤大漲109.66點 台積電跌10元至1090

快訊/台股收盤大漲109.66點 台積電跌10元至1090

台股今(13日)開低走高,加權指數終場大漲109.66點,以23399.41點作收,漲幅0.47%,成交量3774.93億元。

2025-02-13 13:36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