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

負利率結束日圓反貶 「日圓先生」:年底還是看升至130

負利率結束日圓反貶 「日圓先生」:年底還是看升至130

日本央行才宣告終結長達17年負利率,不過日圓今(20)日不升反貶破151大關,創4個月新低,有「日圓先生」外號的前日本高級外匯官員榊原英資在日央升息後首度表示,如果日元兌美元匯率跌至155-160「有點過份」,日本當局可能會進行干預,最快今年底或明年日圓恐升至130的價位。

電價喊漲拉高通膨 央行總裁:上半年沒有降息可能

電價喊漲拉高通膨 央行總裁:上半年沒有降息可能

電價喊漲物價跟著蠢動,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14)日表示,若電價上漲,企業轉嫁成本,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恐破2%,「上半年沒有降息的可能」,關注重點是通膨預期。

選後新政府最大期待! 國泰金調查:改善房市

選後新政府最大期待! 國泰金調查:改善房市

國泰金(2882)今(20)日發布2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受訪民眾連3個月買房意走揚,不過針對2024大選後對新政府的期待,有超過2成5的民眾希望優先改善各項房市問題,為各項期待之冠;另包括創造就業機會提升薪資、物價穩定等期許,也都衝出逾2成以上的期望值。

賺錢都被通膨吃掉! 2023實質薪資創11年最大減幅

賺錢都被通膨吃掉! 2023實質薪資創11年最大減幅

薪資統計結果今出爐,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數據顯示,去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5,496元,不過在高通膨的情況下,去年通膨率為2.5%,創下15年新高,也讓物價漲幅吃掉薪水。

172萬人受惠!國民年金調增7.34% 2月底入帳

172萬人受惠!國民年金調增7.34% 2月底入帳

通膨居高不下,為保障民眾權益,國民年金基本保障金額自今年1月調增,調幅達7.34%創新高,調增後的年金給付將在2月底首次入帳,約172萬人受惠。

美國12月CPI年增3.4%高於預期 通膨降溫緩慢

美國12月CPI年增3.4%高於預期 通膨降溫緩慢

美國政府今天公布數據顯示,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高於預期,儘管潛在壓力看起來似乎略微減輕。

2023全年CPI漲2.5% 創15年來次高

2023全年CPI漲2.5% 創15年來次高

主計總處今(5)日公布最新物價指數,12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較上月下跌0.04%、年增2.71%;若扣除蔬菜水果,漲2.38%;再剔除能源後之總指數,核心CPI漲2.43%。2023年全年CPI平均漲2.5%,連續2年超過通膨警戒線2%,創下近15年來次高。

聖誕必備攻略 金流與保障一手準備

聖誕必備攻略 金流與保障一手準備

聖誕節即將來臨,各地瀰漫歡樂的過節氛圍,在慶祝聖誕節之際,準備好充分的保障禮物來因應未來的風險也是很重要。根據國泰人壽2021年「人生風險趨勢調查」,有超過八成的民眾認同在未來人生中,對於風險的發生,應事先規劃準備。

葉倫:美國通膨率2024年應會回落至2%

葉倫:美國通膨率2024年應會回落至2%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今天表示,美國通膨率明年底前可能會回落至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設定的2%目標區間。

阿公1千多萬存郵局!他憂「被通膨吃掉」 網勸別管:犯大忌

阿公1千多萬存郵局!他憂「被通膨吃掉」 網勸別管:犯大忌

投資理財方法百百種,加上年輕人與長輩的想法大相逕庭,經常會因為對金錢態度的不同衍生出摩擦!一名網友苦惱透露,阿公將一筆高達1千多萬的存款全存在郵局裡,但郵局最高計息上限為100萬元,超過金額就不再往上加計利息,解釋過後阿公仍堅持不動存款,讓他忍不住大嘆「每次想到都覺得好可惜」,引起網友熱議。

Fed快降息? 經濟學家:還早!明年7月才看得到

Fed快降息? 經濟學家:還早!明年7月才看得到

想賭美國降息賺一波的人可能要再等等了。英國《金融時報》與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肯特克拉克全球市場中心((Kent A Clark Center for Global Markets)對主要學術經濟學家的調查報告顯示,聯準會(Fed)將至少在2024年7月後才開始降息,且提供的紓困力道將低於金融市場的預期。

掌握三大要訣 自己的退休金自己存

掌握三大要訣 自己的退休金自己存

每個人都有夢想,買房、留學、環遊世界等等,不過,在薪資調漲追不上通膨漲幅之下,多數人為了攢退休後的生活費已經喘不過氣來,更遑論達成人生夢想。如何不讓退休變成人生夢想的句點,過自己想走的路呢?專家建議,只要趁早理財,並且掌握三大要訣,退休也可以過得有滋有味!

通膨降溫 聯準會傳聲筒:升息可能結束

通膨降溫 聯準會傳聲筒:升息可能結束

美國官方通膨數據明顯下降,有「聯準會傳聲筒」封號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指出,相關數據可能會結束聯準會歷史性升息步調,此舉並將引發華爾街的大幅反彈。

中國信託調查逾四成30世代憂無法退休 ETF躍升前三大投資管道

中國信託調查逾四成30世代憂無法退休 ETF躍升前三大投資管道

通膨、升息氛圍影響民眾對理財的不確定性,為了解不同世代的理財及退休需求,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公布「2023臺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結果顯示在通膨壓力下,高達65%受訪者憂心退休金不足,超過四成受訪者考慮退而不休繼續工作,五成受訪者擔憂退休後每月生活費僅剩新臺幣3萬元。此外,調查更發現30歲至50歲受訪者以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 ETF)為第三個主要投資管道。

永慶公益線上講座《我把冰箱變財庫》!楊賢英食材保存法讓冰箱變小財庫

永慶公益線上講座《我把冰箱變財庫》!楊賢英食材保存法讓冰箱變小財庫

在通膨時代下,現代人生活忙碌,為了省時又省荷包,有許多民眾往往一次購買大量的蔬果食物,但是如何良好地保存食材、延長保鮮期,就變成了大課題!

新興市場通膨比成熟市場早見高峰 M&G英卓:布局新興債好時機

新興市場通膨比成熟市場早見高峰 M&G英卓:布局新興債好時機

以美國為首的成熟市場去年起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持續升息,造成全球債市波動,事實上,全球債市近期已出現復甦跡象。M&G英卓投資管理新興市場債券投研團隊指出,新興市場通膨壓力開始放緩,將有降息空間,正是投資新興市場債的好時機。

以巴衝突升溫!孫明德:1關鍵 不會重演1970年滯脹危機

以巴衝突升溫!孫明德:1關鍵 不會重演1970年滯脹危機

以巴衝突迅速升溫,市場原認為中東情勢改變經濟學家對美國聯準會(Fed)暴力升息抑制通膨的預期,不過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美國近3年來在原油市場中所扮演的角色已從最大消費者轉為「賣方」,不但可從油價走升中得利,聯準會(Fed)還有更多彈性因應物價變動,不必著升息。

還會有二次通膨? 央行總裁楊金龍:不可能再高

還會有二次通膨? 央行總裁楊金龍:不可能再高

立委李貴敏今(3)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央行總裁楊金龍,她問,接下來還會不會有通膨危機?楊金龍表示,會持續,但要再高不可能。

國泰下修台灣今年GDP!明年有望2.9% 年底不會降息

國泰下修台灣今年GDP!明年有望2.9% 年底不會降息

各國緊縮政策壓抑全球景氣,中國經濟面臨逆風均不利終端需求,台灣出口續疲壓抑廠商投資,僅消費仍穩健有撐,國泰金控攜手國立台灣大學於今(27)日發布「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會中下修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率(GDP),從原本有機會2.5%變成1.9%。

物價攀升! 國泰:87%民眾認同明年會再漲

物價攀升! 國泰:87%民眾認同明年會再漲

國泰金控發布9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逾3成民眾有感外食、蔬菜水果、衛生紙等民生消費品價格上漲,逾8成民眾認為,一年後物價還是漲。

第4頁共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