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檢輕放科技金童 群聯案驚傳司法官買股護航

圖文/鏡週刊

有「廣達林百里第二」之稱的群聯科技負責人潘健成,涉嫌在境外成立公司做假帳,明明是最輕本刑3年以上的重罪,卻獲新竹地檢署緩起訴,免去牢獄之災,引起各界撻伐。

本刊調查,弊案爆發之初,盛傳不少司法官大買群聯股票,一旦潘健成被起訴,不僅拖累股價,進入法院審理後,買股名單勢必曝光。沒想到檢方都查到潘健成透過實質掌控的國內外公司,以低價向日本東芝取得記憶體次級品,再轉手以高價賣給群聯牟取暴利,明顯涉嫌掏空背信,竹檢偵結時卻隻字未提涉嫌掏空金流,諸多不合理難免啟人疑竇。

記憶體晶片控制大廠群聯科技涉作假帳案,新竹地檢署經過一年多調查,8月31日將負責人潘健成等人緩起訴,並須向國庫支付1.1億元罰金,引起檢察界不滿,砲轟竹檢用法謬誤,竟將潘健成所犯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證交法,硬以潘認罪為由減刑,片面變更法定刑,減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准予緩起訴,彷如量身打造,讓潘健成免除牢獄之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竹地檢署未將帶頭作假帳的群聯董座潘健成起訴,以緩起訴偵結全案,並諭知向國庫繳交1.1.億元,引起檢察界議論紛紛。

辦到底 恐扯司法官

就在外界滿臉疑惑竹檢為何反常厚待潘健成時,本刊調查,早在潘健成假帳事件爆發前,群聯頻放利多消息,包括績優員工調薪6成,還大舉招攬研發人才,加上新款晶片即將上市,業績看漲,不少司法官看好群聯前景,親朋好友也紛紛加碼進場買股。

群聯獲利佳,近來大舉招攬優秀人才,並興建嶄新廠房,擴大生產線規模。(翻攝群聯官網)

沒想到群聯突然爆發假交易弊端遭搜索,股價連番重挫,從每股269元一路下滑到直逼210元,不少投資人慘賠套牢。不過,竹檢將全案拖了一年,股價最高拉到450元,讓不少人趕緊出脫持股下車。

群聯去年8月因假帳風波遭搜索,當天盤中還出現480張異常放空,隔天果然重挫,殺到近210元,事後因竹檢緩辦,股價最高漲至450元,讓很多人下車。(翻攝畫面)

市場盛傳,一旦檢調當時再查下去,潘健成在海外虛設的公司資金流向曝光,案情勢必越演越烈,若演變成刑度較重的證交法背信罪,搞不好會被收押,群聯股價恐將跟著崩盤,藏身幕後的司法官家族將慘賠,甚至血本無歸。

更慘的是,萬一潘健成被起訴,案件進入法庭公開審理後,買股的司法官名單卷證資料也會跟著曝光,除了股票賠錢,聲譽也將跟著不保,到時候將掀起司法界滔天醜聞。

一名偵辦金融案件的檢察官不諱言地說,只要緩起訴確定,檢方就此打住,相關卷證就不用送進法院審理,真相將隨著案件結束而石沉大海。難怪外界會質疑,這才是竹檢甘願冒著挨罵風險,選擇將此案緩起訴的原因。

緩起訴 億元換免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除了司法官買股傳聞外,業界也傳出,潘健成是馬來西亞僑生,若出事,恐影響台馬外交,因此才能免於遭訴。

不管傳聞如何,竹檢遭批輕放潘健成不是沒道理,過去勁永炒股案也以虛增業績、美化帳面的相同手法犯案,負責人呂美月因內線交易罪遭判刑3年半定讞,博達案葉素菲作假帳掏空公司也遭判刑14年入監,其他涉及證交法獲緩起訴的案例,多屬販賣未核准上市櫃股票,從沒見過上市櫃負責人作假帳還能緩起訴,因為這形同鼓勵犯罪,只要作假帳被抓到,事後認罪再吐一大筆錢交緩起訴處分金就能免囚。

何況群聯與潘健成犯罪時間長達7年,從2008年至2014年,假交易金額高達四千萬美元,全由潘健成設立的境外及國內公司一手掌握,交易過程中只要有價差,產生的暴利非常可觀,儼然是私人小金庫。

↓圖為群聯案第2版新聞稿。原版讓外界誤為以商會法結案,遭各界砲轟。

但檢察官在緩起訴時,卻隻字未提涉掏空金流,偵結新聞稿更是只有一頁再多一行,大多使用艱澀法律字眼,攸關潘健成作假帳的鉅額資金流向,竟以「經查證潘健成等人確實未從中牟取個人之不法利益」一句帶過,毫無論述及交代查證過程。

本刊取得群聯案的19頁緩起訴書,發現連同潘健成在內的被告共11人,書類花了不少篇幅在描述潘健成設立子公司及假交易的過程,扣除證據及法條後,對於犯罪事實描述只有短短8頁,連最重要的1億1000萬元緩起訴金是根據什麼基礎算出來的,也不見說明,只見循環交易及美化帳面,至於資金流向卻不見論述,偵結內容可說荒腔走板。但從緩起訴書中又可看出檢察官已查出犯罪輪廓,只是未深入追究。

轉一手 7年賺飽飽

堪稱是記憶體業模範生的群聯,去年營收370億元,每股盈餘逾20元,一度還是股王,營收主要靠的就是銷售全球的快閃記憶體晶片,每五支手機就有一支使用群聯生產的晶片,上游材料最大供應商正是台灣首富郭台銘積極想收購的日本東芝。

群聯從東芝取得記憶體原料,垂直整合產業鏈,在全球晶片市占率極高。(東方IC)

但受制與APPLE簽訂最優惠保證合約,東芝賣快閃記憶體晶片材料給群聯時,價格只能高於APPLE,但APPLE的合約不包含次級材料(瑕疵貨),潘健成可能看到此一巧門,竟私設聯東等公司,以極低價格向東芝採購次級品,再轉手賣給群聯。

只是聯東將次級品調整後轉賣,創造鉅額營收,有這麼好賺的生意,群聯為何不自己做,潘健成非要轉一手讓聯東做?而且財報全未揭露,會計師查帳竟被蒙蔽,董監事也全然不知,公司監督能力蕩然無存,更讓人不解的是,聯東7年來的利潤跑去哪?是否被中飽私囊或轉到第3人?

對此,群聯董事長以個人名義發聲明嚴正駁斥,報導內容明顯非事實,混淆視聽,已經嚴重打擊群聯電子員工士氣、以及多年建立的公司形象,甚至影響客戶及廠商對公司的信心,不實報導對於公司、股東以及本人(指潘健成)都已經造成重大損害,為捍衛權利,絕不容許此類行為再度發生,希望周刊應盡速為更正報導,否則將依法訴追、決不寬貸。

聲明表示,此案所涉及相關交易均係考量群聯電子國際競爭力以及最大利益的必要行為,檢察官已經查明事實並依據證據認定相關金流均係用於公司營運及業務發展,決無個人不法利益,就這個部份,檢察官已經做了不起訴處分,報導內容,以偏概全,絕非事實。

群聯竹南新廠落成時,日本東芝高層(左)專程來台祝賀,並致贈晶圓,由潘健成(右)收下。(中央社)

巧的是,群聯最重要的原料供應商東芝集團,2年前也爆發作假帳風波,財報灌水7年,金額達一1500億日圓(約新台幣400億元),連同最近3任社長在內的9名公司高層全都下台,時間點不但與群聯作假帳高度重疊,出事的其中一人還是與群聯密切往來的東芝半導體副社長小林清志。

日本東芝副社長小林清志因假帳下台,當地媒體也大肆報導。

日本東芝副社長小林清志因假帳下台,當地媒體也大肆報導。

潘健成在自傳《為自己爭氣》一書中,特別感謝小林在他事業草創時,情義相挺供貨幫忙,如今2人都身陷假帳醜聞,而因假帳下台的小林還能越洋出具聲明書,替潘健成擔保雙方交易模式沒有問題。誇張的是,檢察官居然採信,潘健成是否與東芝高層勾結,將部分利潤藏在境外公司,也不見調查。

群聯董座潘健成是農家子弟出身,最愛到校園分享創業經驗,鼓勵學生只要有夢想,路就不會太遙遠。(翻攝環球科技大學國際部落格)

查金流 恐涉背信罪

群聯從潘健成私設的聯東取得貨源後,加工產出快閃記憶體晶片,明明能直接出貨給下游廠,卻又再繞個彎賣給在香港成立的永馳及華威達公司,潘健成已承認此為假交易、做假帳用意純粹在穩住市場行情,不讓晶片價格下跌太凶,但其中難道沒有為美化帳目,虛增營業額,操控股價之嫌?或是讓自己的公司從中賺一手,分掉原本群聯可以賺到的錢。

新竹地檢署將潘健成緩起訴,檢察界砲聲隆隆,檢察長姜貴昌也成為眾矢之的。(中央社)

一旦潘健成利益輸送到他名下3間公司,恐怕就不只作假帳的刑事責任,由於犯罪金額可能逾億元,恐涉及刑責更重的證交法特別背信罪,刑度從7年以上起跳,遠比做假帳還要嚴重。

群聯成立第一年就獲利,16年來平均每年淨賺一個股本,寫下業界傳奇,尤其目前全球每3個隨身碟,其中一個就是群聯的產品、每5支手機就有一支使用群聯的晶片,儼然是投資人眼中的金雞母,如今傳出弊端,國稅局已要求群聯補正資料。

綜觀歷年財報不實的起訴案例,投保中心均依法介入,並受理投資人損害登記,再提起團體訴訟,司法機關豈能輕縱?現在只能期待高檢署依法對群聯再議案駁回,將全案發回新竹地檢署重新偵辦,才能還給廣大投資人一個公道。

竹檢檢察長姜貴昌否認前述外界質疑,強調全案依法偵結,群聯案緩起訴只考慮合法性及必要性,例如遠雄案,趙藤雄被起訴後也判緩刑,且有學者也認為此案可緩起訴。

竹檢將群聯緩起訴案送高檢署再議,檢察長王添盛極可能將全案發回續查。

群聯案雖涉及循環交易,但查無挪用、掏空或背信等不法,但仍未細說調查的依據為何?至於緩起訴1.1億元處分金如何算出?他說這只是處罰,與犯罪金額無關。

姜貴昌還說,他不知道有司法官買股,勾稽比對的買股名單都在北檢或調查局台北市調處那,竹檢已無資料,全案也沒有政治力介入,修改新聞稿則是因為要讓文字表達更通順。

對此群聯嚴正駁斥,此報導非事實,希望更正報導,否則將依法訴追、決不寬貸。

群聯因假帳風波導致股價重挫,潤泰集團董事長尹衍樑(左)砸下20億元買股相挺,潘健成(右)特別贈送墨寶「情義」致謝。(中央社)
 
 


更多鏡週刊報導
【群聯假帳風暴】竹檢輕放科技金童 原來有內幕
【群聯假帳風暴】假交易金額驚人 錢都跑到他公司
【群聯假帳風暴】模範生也作弊 竟扯上郭董最愛的日本東芝
【群聯假帳風暴】馬國窮僑生變隨身碟教父 全球市占率嚇人

關鍵字: 鏡週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富爸爸砸4000萬助兒子買國有不動產 慘噴逾135.6萬贈與稅

富爸爸砸4000萬助兒子買國有不動產 慘噴逾135.6萬贈與稅

台北國稅局今(18)日指出,民眾協助子女取得國有不動產,需要注意贈與稅的問題。近期有一名富爸爸砸4000萬協助兒子標下價值6000萬元國有非公用不動產,雖然其中2000萬元由兒子自行貸款處理,但4000萬元購買房地的「助攻」行為已涉贈與稅,後遭核課135.6萬元稅金。

2025-02-18 16:19

大武山去年每股賺1.46元 配發現金股利2元、殖利率4.25%

大武山去年每股賺1.46元 配發現金股利2元、殖利率4.25%

大武山(6952)董事會今(18)日公布2024全年合併營收為12億元,年增6%,稅後淨利為9,572萬元,年增32%,EPS為1.46元,主要受惠中高階蛋品需求成長及牧場生產效率提升,帶動全年毛利率接近3成;也通過2024年度盈餘分配案,將配發每股現金股利2元,包含現金股利1元、資本公積1元,以今日收盤參考價47元計,現金殖利率約4.25%。

2025-02-18 15:57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大宗物資黃豆、玉米現在價錢已經是高價位,不過國內豬價維持、雞價有成長,但蛋價表現不好,卜蜂(1215)董事長鄭武樾指出,近期傳出飼料每公斤要漲0.4元,加上有禽流感因素,造成雞農損失很大,因此合理上來說蛋價應該要調漲。

2025-02-18 12:18

老牌ETF大暴衝 0050、0056規模雙雙攻破4000億

老牌ETF大暴衝 0050、0056規模雙雙攻破4000億

今(18)日0050、0056資產規模分別為4,656億、4,021億,雙雙突破4,000億,均創歷史新高,以市值型、高股息為代表的ETF 投資世代,持續加速擴展,元大投信表示,0050投資台灣上市市值最大50家公司,跟隨市場主流趨勢,成分股市值變化將直接反映於0050股價表現,在採隨規模增加費用率持續調整的架構後,更有利長期投資,包括未來規模成長至逾5,000億元至1兆元部分,經理費將再調整至0.08%,持續將規模成長回饋投資人。

2025-02-18 17:17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興櫃股王、擁「封測小巨人」外號的印能科技(7734)上櫃前公開申購今(18)日為最終日,因價差大,市場估「抽中1張賺44.5萬元」,吸引大批股民進場報隊。根據證交所統計,印能兩天來參與公開申購共有5萬2543筆,以印能公開申購價格每股1250元、每張125萬元計算,凍結市場資金逾656億元。

2025-02-18 11:33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8)日公告,將辦理新制勞工退休基金114年度國外投資「全球氣候轉型被動股票型」委託經營公開徵求受託機構,本次預計擇優徵選4家受託機構,每家受託金額為4億美元,總委託金額共16億美元。

2025-02-18 10:35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6446)昨(17)日晚間舉行重訊記者會,表示被國際商會仲裁庭要求藥華藥需賠償AOP公司2筆賠償金共156.29萬歐元,今日開盤後藥華藥股價重摔逾9%,股價最低來到695元,接近跌停。

2025-02-18 09:42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由於央行需求持續強勁,川普課徵關稅不確定因素,高盛週一將2025年底金價預期從每盎司2890美元上調至3100美元,若川普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再刺激,2025年可望衝上3300美元。

2025-02-18 10:00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新廠啟用 全球佈局再添新產能助力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新廠啟用 全球佈局再添新產能助力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五廠今日正式啟用,將可大幅增強公司在峇六拜自由工業區(Bayan Lepas Free Industrial Zone)的封測產能。此工廠是策略擴張計畫的一環,日月光馬來西亞廠區由目前 100 萬平方英尺,將擴大至約 340 萬平方英尺。

2025-02-18 13:00

卜蜂看今年審慎樂觀 桃園分切廠7月啟用可貢獻營收30億

卜蜂看今年審慎樂觀 桃園分切廠7月啟用可貢獻營收30億

卜蜂(1215)2024全年合併營收為279.57億元,年減4.12%,但仍寫下歷史第二高成績,董事長鄭武樾表示,主要是受到上半年雞價影響所致,今年整體來看審慎樂觀,桃園分切廠預計7月啟用,1年可貢獻約30億元營收;另針對股利政策,鄭武樾透露應該會是歷年來次高,會努力爭取,希望來回饋投資者。

2025-02-18 12:2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