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盈華
兩岸貨幣清算MOU在八月底正式簽署後,金融股股價反而趨弱,但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十月底的正式生效日,人民幣議題或許有機會再度躍上檯面。
攸關人民幣業務開放的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MOU),已在八月三十一日正式簽署,可謂國內金融業一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而隨著貨幣清算機制將在十月底正式生效(簽署後六十天內生效),代表金融業的人民幣商機即將全面啟動。
貨幣清算機制正式建立後,國銀DBU(外匯指定分行)即可從事人民幣存放款和匯款業務,也代表一般民眾可以到銀行DBU存人民幣。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更樂觀預期,「人民幣業務的全面開放,將啟動台灣金融業的下一個黃金十年」,未來實際效益究竟如何?
貨幣清算機制即將生效
兩岸貨幣清算MOU在八月底簽署後,兩岸必須各自遴選一家貨幣清算機構,其中,央行已選定台灣銀行上海分行作為在中國的新台幣清算行,中國大陸則會在十月底前選出在台灣的人民幣清算行,一般預料會由中國銀行台北分行擔任。由於貨幣清算MOU規定以簽署日後六十日內各自完成相關準備後生效,時間推估大約就在十月底,人民幣相關議題可望再度成為焦點。
未來發展前景究竟如何?倘若以目前唯一的人民幣離岸中心─香港的發展經驗來看,香港自二○○三年人民幣業務就起跑,不過,前五年僅允許香港銀行承作個人的人民幣業務,包括個人人民幣存款、兌換、匯款及信用卡業務,香港銀行的人民幣存款累積速度也較慢。
直到二○○七年中國允許金融機構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並從二○○九年七月開始推動跨境貿易人民幣試點,至二○一一年八月試點範圍擴大至全國,香港銀行的人民幣存款開始快速累積,迄今已達五千多億元,占香港銀行總存款比重約一○%,成為中國境外最大的人民幣資金池。
OBU人民幣存款大增
儘管台灣開放腳步落後香港,不過,兩岸經貿關係往來密切,雙邊貿易規模高達一六○○億美元,大陸是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台灣則為大陸第七大貿易夥伴;最重要的是,台灣是大陸主要貿易國家中唯一有順差的地區,去年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七八八億美元,一旦兩岸貿易採人民幣結算,自然形成人民幣的資金池,這跟香港的人民幣資金主要是因為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所產生,有著非常大的不同。因此,台灣雖然較香港起步慢,但依舊擁有獨到的優勢。
根據銀行公會國際金融業務委員會主委張雲鵬表示,DBU全面啟動人民幣業務,將帶來貿易金融、企業金融、消費金融及財富管理四大商機。貿易金融部分,預估開辦人民幣業務初期兩年內,人民幣存款將可達銀行總存款五%,兩岸跨境人民幣計價的貿易清算額占有率則可達一○%以上。
至於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則是相當看好未來國銀承作人民幣業務的商機,預估未來國銀人民幣存款規模至少上看六千億元,人民幣外匯交易量也可達到九千億元。而若再以港銀存放比五○%、利差一五○點來計算,未來每年有機會貢獻國銀獲利達到二百億元。
初期恐面臨淨利差縮小
人民幣商機雖然充滿想像空間,不過在發展初期,國銀恐怕會面臨淨利差縮減的不利情況,主要關鍵就在於人民幣去化的管道有限。目前OBU的人民幣存款水位雖然不斷擴增,但因境外人民幣去化管道有限,所以銀行吸收資金後,仍以拆借給陸銀為主,能賺取的利差受到限制,不超過二個百分點。
人民幣存款去化管道有限,關鍵在於大陸為外匯高度管制的國家,企業藉由借款、籌資行為取得的人民幣資金,還需要通過外匯管制局申請才可匯入,其人民幣回流管道並不暢通。例如香港經過八年時間,才將其人民幣匯回額度由二○○四年的八○億元提高到目前的二千億元。
另一方面,就在兩岸簽署貨幣清算MOU的前夕,香港金融管理局在今年八月一日正式開放香港銀行可向「非香港居民」提供人民幣業務,包括存款、匯款、兌換、理財、放款等項目,由於香港具有較多的人民幣計價投資商品,且在金額無上限的前提下,勢必吸引大額存款戶在香港進行交易,恐怕也會對國銀DBU發展人民幣業務造成某種程度的排擠效果。
長線「牛肉」仍可期待
整體而言,人民幣業務的啟動,對於目前營運成長陷入瓶頸的國內金融機構而言,還是開創了一個新契機,並創造了一個新的獲利來源;尤其,對於具備較豐富的外幣業務經營經驗、或是開發消金人民幣商品能力較強的銀行較為有利。
另外,就開發消金人民幣金融商品的能力來看,目前在金融商品行銷(TMU)市占率位居前兩大的中信金、富邦金相對有利。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695期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