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薪資長期凍漲,不少年輕人為求更好的生活品質,遠赴海外工作。(圖/視覺中國CFP)
文/台灣銀行家
中國大陸兩會開幕前夕,國台辦突然在2 月28 日公佈31 項惠台政策,12項涉及加快給予台資企業的同等待遇,19 項涉及逐步為台灣民眾提供同等待遇,開放力度之大、範圍之廣、涉及部門之多,遠超出各界預期。不管是對企業或民眾,都開啟了中國大陸對台「經貿促統、融合發展」的新時代。
多面向開放 磁吸台灣人才、行業、資金
這次公佈的惠台政策,本質上是從「中國大陸到台灣讓利」轉向「磁吸台灣到中國大陸」。相較於2008 年至2016 年,惠台政策主要是中國大陸來台採購、投資、交流;2018 年啟動的新惠台政策,將轉向中國大陸磁吸台灣人才、行業、資金。
首先就產業開放來說。這次最大亮點,無疑是中國大陸主動跳脫兩岸服貿障礙,單向對台灣開放服務業,尤其是攸關重大利益的金融業、政府採購、影視出版業等等,但中國大陸如今卻決定跳過服貿障礙,單向對台灣開放,擺明了「儘管台灣不讓我過去,我還是歡迎你來」,讓台灣相關行業和民眾可到中國大陸發展。
以金融業為例,中國大陸將允許台灣金融機構及商家與中國銀聯和中國大陸非銀行支付機構合作,提供便捷小額支付服務;台灣徵信機構將可與中國大陸徵信機構合作,為兩岸民眾和企業提供徵信服務;台資銀行將可與中國大陸同業合作,透過銀行團貸款等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金融服務。另外針對台灣金融從業人員,中國大陸將放寬台灣人在中國大陸申請證券、期貨、基金從業資格,接受台灣各種金融認證,只需通過中國大陸法律法規考試即可。
另一個產業開放亮點,是提供台資企業同等待遇,例如參與「中國製造2025」適用與中國大陸企業同等政策、支持享受高新技術業的減稅待遇、參與中國大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申報、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基礎建設、公平參與政府採購、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農業企業可同等享受農機購置補貼等。
此外,針對敏感的文化產業,這次也破格開放台灣人士參與中國大陸廣播電視節目和電影電視劇製作可不受數量限制;中國大陸電影發行機構、廣播電視台、視聽網站和有線電視網引進台灣生產的電影電視劇也不做數量限制;放寬兩岸合拍電影電視劇在主創人員比例、中國大陸元素、投資比例的限制;對台灣圖書進口簡化進口審批流程等等。對長期陷入低迷的台灣影視出版業來說,無疑為一大利多。
更引人矚目的惠台政策,無疑是開放台灣人才赴中國大陸發展,題為「逐步為台灣同胞在中國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中國大陸同胞同等待遇」,包括可參加53 項專業技術人員和81 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可申請參與
「千人計劃」、可申報各類國家基金項目、取得中國大陸醫師資格可在中國大陸執業、台灣醫師可透過認定獲得中國大陸醫師資格、鼓勵台灣教師到中國大陸高校任教等等。
重金納人才 主攻年輕世代
事實上,近幾年中國大陸已展開磁吸台灣人才戰略,31 項惠台政策只是做出總結而已。例如台灣高科技產業早已頻傳被中國大陸公司以2至5 倍高薪挖角,從面板到LED,從DRAM到晶圓製造,陸企甚至還專程到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台北101 大樓附近,僱用台灣專家獵才,對台灣高科技產業脈動和人事異動都非常熟悉。
2016 年12 月,光是中國大陸中央就已在20個省市公佈41 個國家級的青創基地、12 個青創示範點,入駐台資企業將近1,200 家,吸引超過6,000 名台灣年輕人在當地就業,17,000 人前往實習。青創基地提供財政誘因,包括開辦創業基金補貼、辦公室廠房補貼、住房補貼、醫療服務、子女就學服務等等。地方政府自行設立的青創基地,更已超過200 個,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
中國大陸甫公佈的 31 項惠台政策以各領域的多面向開放,吸引台灣資本、技術、業務、人才,乃至產業的整體性轉移,台灣要嚴正面對問題。
為了擴大兩岸融合發展,2017年1月,中國大陸宣佈將卡式台胞證改成和中國大陸身份證一樣18 碼,讓台灣民眾享有電商服務。2017年2月,中國大陸政協主席俞正聲正式宣示,將「加強與台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民意基礎」。2017年7月,中國大陸教育部宣佈放寬台灣學生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標準,從以前的「前標」(前12.5%)降至「免試均標」(前50%)。同年11 月公佈台灣學生獎學金新制(舊制是2006年),每年總發放金額從¥7,000,000大增至¥18,720,000,每人每年最高金額從¥8,000,三級跳達到¥30,000,核准人數則從2,000人增至2,900人。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圖/路透社)
台企通過上市 鴻海成前鋒
2月28日公佈新惠台政策之後,緊接著3月8日,中國大陸證監會又加速通過鴻海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的上市申請,從申請到通過,只用了36 天,跳過排隊等待的400多家公司,創下中國大陸申請IPO上市的最快記錄。
中國大陸快速通過FII首次公發,顯然是呼應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主張,將在中國大陸股市形成「台企類股」,FII及時通過上市,勢將成為台商上市樣板。鴻海決定赴中國大陸上市,顯然是為了募集更多資金。相對於上海A股給科技股高達43 倍本益比,鴻海在台股只得到11至12倍本益比,兩岸募資能量相差3 倍以上。FII總共發行19億股,預定募資¥272億,如能比照上海A股給電子業本益比將近43倍,FII市值可望逼近¥6,800億(約3.1兆元新台幣),不但將成為上海科技股龍頭,也將超過台灣母公司鴻海市值1兆5,000億元新台幣。
早在2015年6月25日,郭台銘就曾在股東大會表示「台股本益比太低,恐遭邊緣化」,將在未來3 至5 年,把鴻海集團的大陸投資分拆上市。2017年郭董兌現諾言,7月鴻騰精密赴港掛牌,10 月全球第二大PCB廠商臻鼎,也切出子公司鵬鼎在深圳上市。如今富士康也順勢改組為FII,2018 年3 月在上海上市,算是鴻海集團進一步脫胎換骨為中國大陸上市集團的里程碑。
FII在中國大陸上市後,鴻海固然仍擁有85%股權,但由於FII投資計劃都在中國大陸,未來不管是在中國大陸辦理增資,或是和陸企或外商進行合作換股,都將進一步稀釋鴻海股權。一旦FII在中國大陸籌資開始超過鴻海,鴻海原本對FII主導權也將隨之喪失。
兩岸資本市場落差 牽動連鎖效應
兩岸資本市場落差,不但會衝擊鴻海對FII主導權,也將進一步導致鴻海人才出走。兩岸本益比落差也將反映到員工配股,FII比鴻海具有更高本益比,將使FII員工享有更高配股,鴻海員工也將有更大誘因到大陸轉任,原本在鴻海就業的4,000 多名研發人員,隨著FII逐漸在中國大陸崛起,恐怕早晚也會出走。
就此而言,FII在上海上市,恐怕不只是台商赴陸上市的個案而已。由於鴻海和富士康在兩岸的厚重地位,兩岸資本市場落差所牽動的連鎖效應,恐將涵蓋兩岸資本、技術、業務、人才,乃至產業的整體性轉移。鴻海作為台灣資訊電子業龍頭,終將牽動台灣相關產業鏈跟進出走。
更嚴重的是,FII涉及的相關產業,舉凡智慧製造、物聯網、機器人、雲端計算平台,不但符合大陸十三五計劃,也和台灣急於推動的產業升級高度重疊。如果FII在上海上市,最後將演變成對鴻海的釜底抽薪,台灣相關產業鏈公司跟
進FII到大陸上市,最後也將演變成對台灣資訊電子業的全面掏空。
也難怪Bloomberg在3 月6 日,針對FII到中國大陸上市的報導,標題就是「富士康的中國豐收,可能是台灣的頭痛」(Foxconn's China Bounty Might be a Taiwan Headache)。日本經濟新聞甚至指出,中國大陸火速批准富士康上市,目的是讓台灣經濟更依賴中國,朝最終的統一再進一步。
台灣電子資訊產品,占出口比重將近4成,如果因為兩岸資本市場落差,導致中國大陸台商紛紛跟進FII,轉向中國大陸做分割上市,人才、技術、業務終將隨著資本往大陸移動,台灣恐將面對空前的產業空洞化危機。
縱觀兩岸博弈,這是大陸在2014 年台灣太陽花運動受挫之後,轉向「全面磁吸、經貿促統」的新對台路線,試圖透過「兩岸融合發展促成漸進統」,制衡台灣新世代的「天然獨」。兩岸較勁之後,最後究竟是「中國經貿統一」勝出,還是「台灣政治認同」勝出,仍有待歷史證明。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