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美第4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宣告破產,成為當年金融風暴的指標性事件。(圖/路透)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2008年全美第4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宣告破產,成為當年金融風暴的指標性事件。10年過去了,出版業仍不斷發行相關書籍,告訴人們當初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及我們該如何不再重蹈覆轍。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James Mackintosh列出5點,指出雖然雷曼兄弟的瓦解教會了我們許多事,但至今仍有些教訓我們還是學不會。
1. 不是每個泡沫都會出現估值過高的現象
在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以前,達康泡沫(dot-com bubble,網際網路泡沫)對許多人來說仍記憶猶新,人們認為當時的估值遠不及1990年代末的高峰,所以無須擔心泡沫,股市仍十分安全。
事實證明,這與1929年經濟大蕭條犯的是相同的錯誤。可悲的是,2008金融海嘯的泡沫是信貸,包括本益比在內幾乎所有估值工具都誤導了人們,因為泡沫也膨脹了本益比「P/E」當中的E(每股盈餘),而不是只有P(股價)。
2. 流動性會在危機中消失
許多投資人哀嘆交易變得困難,特別是在公司債方面。2007、2008年時,公司債從原本易於交易變得難以易手,景氣好的時候,初級債券交易商囤積了價值2850億美元的債券庫存,使債券市場的流動性變得空前的高,但當他們開始拋售手頭債券時,卻因交易枯竭觸發垃圾債券收益率飆升至23%,市場也迅速變得失去流動性。
3. 長時間的安定導致人們自滿
金融危機後,已故經濟學者Hyman Minsky的理論重新掀起討論,因為這場危機剛好符合他所說的「投機循環」。在經濟景氣時期,每個人都願意向銀行借錢,銀行也樂於放貸,當公司的現金流增加並超過償還債務所須,就會產生投機的陶醉感(speculative euphoria),於是,此後不久,當債務超過了債務人收入所能償還的金額時,金融危機就隨之產生了。
4. 金融創新經常出錯
已故經濟史學者Charles Kindleberger紀錄了這些魯莽通過的貸款是如何在監理機關致力限制資金和信用供給下找到出路的。金融創新透過創造類似金錢的工具來滿足這些興奮的投資人和企業對資金與信用的需求。今天的信用基金和P2P貸款人也同樣找到方式滿足人們的借款需求,所幸其規模仍不足以產生危機。
5. 認為這次會不同的想法通常都是錯的
在2007年至2008年間,銀行利用證券化及衍生商品將風險轉移給他人,因而被認為是比較安全的機構,但這也意味著沒有人知道風險在哪裡,因此每個人都做了最壞的打算而非試圖讓情況變好。
目前,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主要基於更多更好的資本流動性,但轉嫁風險的方式也已較先前更為複雜,銀行外金融機構的借貸也快速增加。雖然目前這些活動的規模還不及2007年時(至少在中國以外地區是如此),但這可能會在未來造成威脅。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