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ft周一股價暴跌12%至每股69.01美元,上市僅2個交易日就破發。(圖/路透)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叫車服務公司Lyft的業務前景與先前並無差異,但投資人對Lyft股票的處理方式與該公司IPO時的情況卻截然不同。Lyft上周五以每股72美元掛牌,首日股價就飆漲8.7%,但本周一(1)股價卻暴跌12%至每股69.01美元。
這在IPO的股票上是非常罕見的,一般情況下,投資人會在第一天湧入,隨著動力減緩股價可能會略為下跌,但不會出現這種迅速跌破發行價的狀況,股價急速下跌可能意味著投資人開始懷疑Lyft是否估值過高。CNBC報導,Lyft的第2個交易日就破發主要可歸咎於3個原因。
首先,Lyft上周五的交易量為7150萬股,周一則有超過4160萬股,都遠大於Lyft出售的3250萬股,這顯示出市場上短期投資者多於長期投資者。IPO顧問公司Class V Group創始人Lise Buyer表示,投機者退場可為真正的投資者騰出空間,基本面來說,Lyft資產負債表上多了20億美元的新資本。
其次,在缺乏動力的情況下,Lyft建立長期投資人的基礎仍面臨一些挑戰。其競爭對手Uber的規模則明顯大得多,預計很快就要上市,但尚未發布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Lyft目前尚沒有其他上市公司可以作比較,投資人無法判斷Lyft的業務營運、成長狀況相應的股價交易水位在哪。
最後,回顧過去科技巨頭IPO的歷程,臉書在2012年上市後的第2天大跌11%,第3天又跌9%,且在5個月內都未反彈;Dropbox去年3月以每股21美元上市,6月股價漲至42美元,但現在又跌回IPO價;Snapchat母公司Snap於2017年上市,當時估值達240億美元,如今則為150億美元。
Revolution Ventures合夥人David Golden表示,「許多所謂的獨角獸公司進入市場,都將受到創辦人及私人投資者的利益驅動,而非公共投資者的利益,這與10年前相比有這巨大的不同。」這樣的案例今年我們可能會反覆聽到,因為接下來Uber、Pinterest、Slack及Airbnb這些已獲得龐大估值的公司將於今年陸續上市。
Lyft目前只有11%的股份可以交易,其餘都有6個月鎖定期,屆時員工和早期投資者在交易解禁後不管是獲利了結或認賠殺出,都有可能面對買盤不足的情況。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