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掃遍機場高鐵火車站 4千人軍團掃廁所掃到登興櫃

圖/商業周刊提供。(僅限雜誌使用)

▲信實保全董事長:陸耀祖(右1)。(圖/商業周刊/攝影楊文財)

文/黃啟菱

信實保全員工流動率遠低於業界平均,僅6.4%

掃廁所也能掃到IP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信實保全在3月底登錄興櫃,「我們有3900多位員工,我要讓大家知道,掃廁所也是有尊嚴的工作!」信實保全董事長陸耀祖說。

去年信實保全合併營收17億7千萬元,有8成來自環保清潔,如台北車站、桃園國際機場、台灣高鐵與3大科學園區等,台灣9成的機場、7成的台鐵車站,都由信實承攬清潔工作。

台灣公寓大廈管理清潔維護協會理事長、泰和清潔董事長吳榮發分析,一般社區或辦公大樓,在清潔市場算是「文場」,服務要細膩、貼心;機場、車站等公共運輸場館,屬於「武場」,人潮川流不息,清潔強調快速有效率。

業界都清楚「武場」很難賺。台北清潔公會常務監事、泉興清潔董事長蘇柏園說,私人單位如果看清潔人員掃得好、有禮貌等,年度換約時可能會願意稍微加點錢,讓清潔人員加個薪,但公家標案預算固定。

這是難賺的辛苦錢,但,好處是總案金額高,信實營收有8成都來自承攬交通場館等案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相較於同業淨利率可以保5保6,信實去年淨利率僅3.68%,然而,能用低利做好清掃工作,這,就是信實最大的競爭門檻。

信實董事長陸耀祖,是中校退役,善於調兵遣將,讓這群平均年齡54歲、85%學歷高中職以下的員工發揮最大效益。

他拿到案子的第一步,就是「大軍壓境」。

人海×速度戰!
買遊覽車調派850名員工上班

以桃機為例,信實得標後,本來是2011年1月1日凌晨才要進駐,卻在前一天晚上8點,直接讓200多個清潔人員到場上工,時間提早,人數還比當時合約載明的多出1倍。

這樣不僅能讓業主對信實有好感,也會讓駐點的員工們開心,因為雙倍人力先徹底打掃,後續維護就會輕鬆點。今年3月初,信實接手基隆港的清潔業務,也是首日就進駐雙倍人力。

這招聽起來簡單,同業卻難以做到,主因是同業的規模多半在百人到1千人間,要一次調那麼多人,並不容易。信實總經理楊文榮強調,不論是買機具、調人力,都需要經濟規模。

為了培養這群清潔隊伍,從創業之初,信實就先用低價標案做出規模跟知名度,第1年虧了703萬元,第2年才開始轉正。

就像其他勞力密集產業一樣,清潔業老闆的最大問題,是每天要有足夠的人來上班。以全年無休的桃機為例,每天早午晚3時段,共需600多個清潔人員到班,少一個都不行,加上輪休者,就有850位人力要調度。

為了確保人力,信實買了10台遊覽車,開出8條接駁路線接送員工上下班,方便員工,也好管理。若有人臨時不能到,該車車長會第一時間掌握,立即找人代班,「我們在機場2公里外,就有個宿舍,可以住20多人,免費提供給員工住,如果要調人就很快,」楊文榮說。每年接駁車、宿舍與供餐,約占8%成本。

分工×抓心術!
依法實報勞健保,穩定軍心

第二招是分區管理,機場的廁所分「熱區」與「冷區」,像是出境大廳附近的廁所是熱區,隨時有清潔工待命,至於偏遠登機門的廁所則是冷區,15分鐘巡視1次。

如同軍隊作戰,大面積作戰開戰車,巷弄戰則加派步兵,信實會依區域採取不同人力戰術。陸耀祖舉例,大面積的地板清潔,若用機器,效率是人工的十倍。雖然依合約規定人數並沒有變少,但人力可以去顧廁所這類重點區域。

軍隊作戰貴在掌握軍心,管清潔工也是一樣,陸耀祖說,這一行,最關鍵的就是要肯做,「高鐵上的馬桶堵住了,怎麼辦?最快的方法,就是用手下去挖,不難,但你要肯。」

讓員工願意賣命的原因是,相較於同業很多都低報勞健保,信實都是遵照勞基法,勞健保都合法繳納。勞健保和勞退提繳,就占信實成本的11%。

陸耀祖還邀請「日本第1名清潔婦」新津春子來台給員工示範打掃廁所,讓員工認為,打掃是專業且有尊嚴的工作。

這些舉措讓信實去年全年的人員流動率僅6.4%,而業界流動率平均約3成至4成。

儘管信實的人力運用比別人好,未來仍須面對人力成本上升的問題。

對此,楊文榮說,將逐步增加獲利較優的業務,例如居家清潔、旅宿業代管等。未來若要獲得更高的成長,就看能否從賺勞務財轉向賺服務財。

※本文刊登於《商業周刊》1638期,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如果房仲說出「這句話」,代表你出的買房價,已經很接近屋主心中的成交價

第一次賣車,卻被老鳥拖到廁所揍一頓...總經理的告白:謝謝前輩教會我,不要用「學習」的心態做生意

雙薪教師夫妻卻兼職司機補貼家用...一個當不起首購族,在矽谷「工作到累死」的實例

處女、巨蟹可能成為新主管手下紅人!12星座4月運勢解析,工作運前三名是...

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全家到醫院集合...嫁給獨子的全職主婦,寫下婆婆中風後的失序生活

關鍵字: 商業周刊掃廁所信實保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富爸爸砸4000萬助兒子買國有不動產 慘噴逾135.6萬贈與稅

富爸爸砸4000萬助兒子買國有不動產 慘噴逾135.6萬贈與稅

台北國稅局今(18)日指出,民眾協助子女取得國有不動產,需要注意贈與稅的問題。近期有一名富爸爸砸4000萬協助兒子標下價值6000萬元國有非公用不動產,雖然其中2000萬元由兒子自行貸款處理,但4000萬元購買房地的「助攻」行為已涉贈與稅,後遭核課135.6萬元稅金。

2025-02-18 16:19

大武山去年每股賺1.46元 配發現金股利2元、殖利率4.25%

大武山去年每股賺1.46元 配發現金股利2元、殖利率4.25%

大武山(6952)董事會今(18)日公布2024全年合併營收為12億元,年增6%,稅後淨利為9,572萬元,年增32%,EPS為1.46元,主要受惠中高階蛋品需求成長及牧場生產效率提升,帶動全年毛利率接近3成;也通過2024年度盈餘分配案,將配發每股現金股利2元,包含現金股利1元、資本公積1元,以今日收盤參考價47元計,現金殖利率約4.25%。

2025-02-18 15:57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大宗物資黃豆、玉米現在價錢已經是高價位,不過國內豬價維持、雞價有成長,但蛋價表現不好,卜蜂(1215)董事長鄭武樾指出,近期傳出飼料每公斤要漲0.4元,加上有禽流感因素,造成雞農損失很大,因此合理上來說蛋價應該要調漲。

2025-02-18 12:18

老牌ETF大暴衝 0050、0056規模雙雙攻破4000億

老牌ETF大暴衝 0050、0056規模雙雙攻破4000億

今(18)日0050、0056資產規模分別為4,656億、4,021億,雙雙突破4,000億,均創歷史新高,以市值型、高股息為代表的ETF 投資世代,持續加速擴展,元大投信表示,0050投資台灣上市市值最大50家公司,跟隨市場主流趨勢,成分股市值變化將直接反映於0050股價表現,在採隨規模增加費用率持續調整的架構後,更有利長期投資,包括未來規模成長至逾5,000億元至1兆元部分,經理費將再調整至0.08%,持續將規模成長回饋投資人。

2025-02-18 17:17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興櫃股王、擁「封測小巨人」外號的印能科技(7734)上櫃前公開申購今(18)日為最終日,因價差大,市場估「抽中1張賺44.5萬元」,吸引大批股民進場報隊。根據證交所統計,印能兩天來參與公開申購共有5萬2543筆,以印能公開申購價格每股1250元、每張125萬元計算,凍結市場資金逾656億元。

2025-02-18 11:33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8)日公告,將辦理新制勞工退休基金114年度國外投資「全球氣候轉型被動股票型」委託經營公開徵求受託機構,本次預計擇優徵選4家受託機構,每家受託金額為4億美元,總委託金額共16億美元。

2025-02-18 10:35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6446)昨(17)日晚間舉行重訊記者會,表示被國際商會仲裁庭要求藥華藥需賠償AOP公司2筆賠償金共156.29萬歐元,今日開盤後藥華藥股價重摔逾9%,股價最低來到695元,接近跌停。

2025-02-18 09:42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由於央行需求持續強勁,川普課徵關稅不確定因素,高盛週一將2025年底金價預期從每盎司2890美元上調至3100美元,若川普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再刺激,2025年可望衝上3300美元。

2025-02-18 10:00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新廠啟用 全球佈局再添新產能助力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新廠啟用 全球佈局再添新產能助力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五廠今日正式啟用,將可大幅增強公司在峇六拜自由工業區(Bayan Lepas Free Industrial Zone)的封測產能。此工廠是策略擴張計畫的一環,日月光馬來西亞廠區由目前 100 萬平方英尺,將擴大至約 340 萬平方英尺。

2025-02-18 13:00

卜蜂看今年審慎樂觀 桃園分切廠7月啟用可貢獻營收30億

卜蜂看今年審慎樂觀 桃園分切廠7月啟用可貢獻營收30億

卜蜂(1215)2024全年合併營收為279.57億元,年減4.12%,但仍寫下歷史第二高成績,董事長鄭武樾表示,主要是受到上半年雞價影響所致,今年整體來看審慎樂觀,桃園分切廠預計7月啟用,1年可貢獻約30億元營收;另針對股利政策,鄭武樾透露應該會是歷年來次高,會努力爭取,希望來回饋投資者。

2025-02-18 12:2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