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統一砸70億買韓廠 羅智先為何老談「做自己」?

圖/商業周刊提供。

▲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左)。(圖/商業周刊/攝影郭涵羚)

文/陳承璋

統一產品創新火種寄託80億元營收的熊津食品

在統一企業的股東會上,當整排的主管都穿著正式黑西裝端正坐著,就只有董事長羅智先一人身著紫色亮西裝外套,顯得十分突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2、3年來,只要他在公開場合亮相,他的穿著總是引起所有人驚呼連連,橘、黃、綠等,堪稱最難搭的顏色他都穿過。身為全台最大食品集團董事長,羅智先的穿著,就跟他這幾年的集團策略一樣:「做自己」。而他想把逾50年老招牌變得獨特的重要一步,在於統一去年底花70億元購併的韓國食品企業熊津。

熊津食品在韓國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健康飲料大麥汁、蘆薈飲擁有高市占率,尤其在大麥汁的市占率顛峰曾超過8成。

熊津營收約新台幣80億元,對於年營收4千3百億的統一,規模算小,但被羅智先寄予厚望稱,「熊津能替統一建立亞洲大平台。」

這個亞洲大平台,最大的市場就是中國,飲品又是統一中控最大營收來源,去年達人民幣126億元,占中國營收近6成。熊津所掌握的健康飲品技術,又與中國趨於健康的飲料市場趨勢相同,併下熊津取得人才與技術,就能快速攻下這個灘頭堡。

曾重金促銷槓康師傅
營收增3倍,卻虧逾5億

然而,為什麼統一對於熊津技術的需求如此強烈?起因竟是過去統一與頂新的泡麵大戰,讓羅智先學到的一個教訓。去年營收人民幣217億元的統一中控,分為2大事業,泡麵與飲料。其實,2008年時,統一中控泡麵營收僅22億元,只是個市場小咖。

轉折關鍵,在於2008年研發出老壇酸菜牛肉麵,僅5年時間,竟讓統一中控泡麵市占威脅到康師傅龍頭地位,營收飆至78億元。但後來引發其他品牌的模仿,更引起統一與頂新的「火腿腸」大戰。

為了奪回市占,康師傅推出買酸菜牛肉麵每碗都送火腿腸的促銷,統一選擇正面迎擊,竟也跟著梭哈,這台灣兩強的泡麵大戰延燒了17個月,估計共送出40億根火腿腸。

1包低價牛肉泡麵不到人民幣4元,1根火腿腸就要人民幣3毛錢,占售價7%,微利低價泡麵還要送火腿腸,雖然營收幾乎成長了3倍,但2014年上半年統一泡麵事業竟虧損人民幣1億1千6百萬元(約合新台幣5億2千萬元)。
越賺越賠情況,讓羅智先恍然大悟,沒技術門檻的低價產品,很快會被模仿、取代、最後被超越,只能陷入削價競爭。

「最大問題是沒做自己」
改拚研發,要對手模仿不來

從這年開始,讓統一策略大轉向,「統一過去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做自己,」當年的羅智先對外宣示,要以研發為導向,積極做自己,也是從這年開始,羅智先彷彿念經一樣,到哪裡都不斷強調要「做自己」。

之後,統一推商品的邏輯,著重於研發,比如,檸檬海鹽風味水「海之言」從配方到外觀都有專利,因為口味獨特,創下統一進軍中國22年,首支第1個月銷售就突破1百萬箱的飲料,1年可貢獻人民幣20多億元營收。

韓國跟日本食品工業都走在台灣之前,「併下熊津,就是要補足技術上的缺口,」一名業內人士說,這表示研發碰上了瓶頸,需要有不同技術與供應鏈來找突破。當技術與口味有了突破,才能脫離低價泥淖。

除了找技術,羅智先形容購併熊津是要蓋一座廟,吸引更多信徒(消費者)。統一進入羅智先時代後,就先後發動5次購併,範圍從果汁到生技廠皆有,「我們購併都是策略性購併而非投資性購併,」他說。

其實羅智先本就擅長透過購併來補足集團的不足,而他的原則是品牌、通路、廠房、人才,只要有一個符合,都不排除購併的可能。如同2008年前後花了逾10億元購併的德記洋行,買的就是德記洋行旗下開喜烏龍茶擁有的檳榔攤、宴會廳等特殊通路,補足統一僅有便利商店通路的不足,進而接觸這些通路的信徒。

收購熊津,買的更是熊津韓國血緣的品牌力,蓋一間凝聚更多「韓粉」的廟。「畢竟韓國文化已經成為整個亞洲共同的語言了,」一名法人分析。這,也是羅智先研發之外的第2個策略,也就是讓產品品牌化,如同這3年來,即便是老產品紅茶與綠茶,都撒下大筆行銷費用結合電競、街舞等,朝個性化做轉型。

未來統一的產品,會有多「獨特」足以讓統一更加做自己?將是羅智先這70億,花得值不值得的觀察重點。

※本文刊登於《商業周刊》1650期,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長榮空服罷工》為何勞資都難妥協,還恐變持久戰?其實秘密藏在航班裡

中國打拚10多年,44歲回台求職碰壁1年...不論哪個年紀,生涯規劃都要做這件事

工作整天只賺57元、睡騎樓被大罵…七年級女孩變街友,看透為何「努力」無用

它的電子菸,竟成了美300萬青少年的「流行病」!舊金山帶頭喊禁,全美第2大獨角獸踢鐵板

不只冬季,天氣熱也好發心肌梗塞!女性出現這4種症狀,一定要趕快就醫

關鍵字: 商業周刊統一企業羅智先熊津食品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勞動部霸凌案 何佩珊喊話「調查絕對不會徇私」

勞動部霸凌案 何佩珊喊話「調查絕對不會徇私」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1名同仁疑似受到職場霸凌,選擇在辦公室結束生命,消息震驚各界,勞動部已啟動調查,並發出問卷,對此,勞動部長何佩珊今(14)日呼籲,各界給予足夠時間處理,強調事件不會雲淡風輕的放下,也不會在缺乏事實證據的情況下草率判斷,且事件的調查絕對不會徇私,後續也會依調查的結果,進行行政上的處置。

2024-11-14 15:01

泓德能源前三季每股賺5.72元 創同期新高

泓德能源前三季每股賺5.72元 創同期新高

智慧能源領導品牌泓德能源(6873)第三季單季合併營收為38.45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約294.17%,毛利率22.52%,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4.36億元,季增280.37%。前三季累計營收60.01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累計5.98億元,相較去年成長91.22%,累計EPS 5.72元,創同期歷史新高。

2024-11-14 14:44

台糖新董座由屏科大名譽教授吳明昌接任 主攻食安專業

台糖新董座由屏科大名譽教授吳明昌接任 主攻食安專業

台糖新董事長拍板定案,經濟部今(14)日公告,行政院已於11月13日核定,由屏東科技大學農學院名譽教授吳明昌專任台糖董事長。

2024-11-14 14:10

融資公司成打炒房破口!挨轟「土匪」 金管會:有掌握

融資公司成打炒房破口!挨轟「土匪」 金管會:有掌握

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打炒房,惟融資公司卻成為打炒房的破口,立委郭國文指出,融資公司用約2%的低利率,向國銀貸款底下成立投資公司,用12~14%再融資給建商,進行融資套利,讓融資公司反而成為銀行法72-2的破口。這簡直是「土匪」,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天(14日)證實,金管會已有掌握,會要求銀行要落實貸後管理。

2024-11-14 12:27

抽中賺2.3萬!三商餐飲今起申購 報酬率逾3成

抽中賺2.3萬!三商餐飲今起申購 報酬率逾3成

三商餐飲(7705)將於11/26掛牌上市,今(14)日起辦理公開申購,每股承銷價暫定為70.88元,以13日興櫃收盤價94.4元計,抽中可賺2.35萬元,報酬率逾3成。

2024-11-14 06:00

全球唯一「AI」全自動洗機車設備  COP29展現台灣製造力

全球唯一「AI」全自動洗機車設備  COP29展現台灣製造力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9)(11日)於亞塞拜然巴庫舉行,台灣的藍斯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與「50淨零解方聯盟」,以NGO的角色受邀參加,並於大會藍區展出全球唯一的省水省電AI全自動洗機車設備——XMOTO。

2024-11-14 22:04

Uber Eats併foodpanda公平會正式受理 對外徵詢至下周三

Uber Eats併foodpanda公平會正式受理 對外徵詢至下周三

Uber Eats與foodpanda兩大餐飲外送平台合併審合有新進展!公平會今(14)日晚間公告,正式受理相關合併案,對外徵詢期間自113年11月14日至113年11月20日(周三)為止。

2024-11-14 21:39

永捷前三季EPS 0.16元 今、明兩年不動產入帳高峰

永捷前三季EPS 0.16元 今、明兩年不動產入帳高峰

永捷(4714)公布第三季財報,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5.3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為2,557萬元、每股稅後盈餘0.16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38%、201%、167%,永捷與子公司信立的整合效益已明確展現在包括環保水性PU樹脂、高固含量水性溶劑等開發與應用上,結合普大後,更躍升為台灣規模最大的PVC、PU合成皮與真皮貼合一條龍實體生產線。

2024-11-14 21:30

漢翔拚年底前交完18架高教機 前3季每股賺1.72元

漢翔拚年底前交完18架高教機 前3季每股賺1.72元

漢翔(2634)今(14)日舉辦法說會,副總經理黃淑媛表示,由於全球供應鏈不穩、受到破壞,影響營收獲利表現,Q3每股賺0.26元、前3季EPS為1.72元,都比去年同期為弱;此外,漢翔仍堅持年度交機18架高教機的目標,亦即年底前還要再交付8架,同時也啟動短單接單作業,力拚全年營收獲利成長。

2024-11-14 17:45

虛擬資產服務未登記制 金管會:觸法最重關2年、罰500萬

虛擬資產服務未登記制 金管會:觸法最重關2年、罰500萬

打詐四法之一,提供虛擬資產服務的事業或人員(下稱VASP)之洗錢防制監管,洗錢防制法第6條於今年7月31日修正通過,增訂VASP登記制及非法業者的刑事責任,自施行日起,未依規定金管會完成洗錢防制登記者,不得從事提供虛擬資產服務業務,違反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0萬元以下罰金,法人違反者,除處罰其行為人外,對該法人亦科5,000萬元以下之罰金。

2024-11-14 17:32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