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Big Data大數據正在改變生活

圖、文/遠見雜誌

Big Data大數據正在改變生活.創造新生意
看見未來5分鐘


從個人電腦發明、網際網路到雲端,電腦科技和人們的關係愈來愈緊密, 每隔三、五年就會出現新概念,並且期待帶來新商機。2012年開始,「Big Data」正成為這個備受矚目的新概念、新機會。Big Data稱為大數據、海量資料或巨量資料, 其重要性不在於數據資料有多少,而是人們如何應用軟硬體,從各種數據中找出線索、趨勢,以及商機。更令人期待的是,只要資料夠多,海量資料不只能提供「後見之明」, 甚至可以預測大自然的變化、人們的購物行為。

早在多年前,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已經退出第一線實務經營。但是2009年時,經常遊走世界的他突然間活躍於台灣各大企業界,主動去敲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的門,希望跟他們溝通雲端大未來的台灣機會。

果然,雲端科技已是今天台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近幾個月,繼雲端後,張明正又看到了科技新浪潮。那就是海量資料分析的大數據潮(Big Data)。  

「先有了雲端,才有大數據,這是延續下來的發展,」他操著一貫的興奮語氣說,雲端,是真的錢,但很無趣,都在蓋伺服器資料中心,但大數據的應用很有趣,馬上資料分析後,就能給回饋,進入回饋經濟學的時代。

張明正已把大數據融入生活中。2012年中秋節,他計畫為二兒子在花蓮可眺望太平洋的地方,舉辦一個具海誓山盟意象的戶外婚禮,200多個賓客將飛往花蓮。

但事前CNN天氣預報,那幾天台灣將迎來超級颱風,而且會從花蓮登陸。逼得張明正猶豫不決,到底該換到台北大飯店?還是如期到花蓮?

這時Big Data給了他最佳判斷。當時他找到了「KNY台灣天氣資訊」App,這個App收集了過去幾十年來的台灣氣象資料,張明正想要知道中秋節當天花蓮會不會下雨?數十年的資料,經過海量資料分析後顯示,花蓮中秋節當天下大雨機率只有三成,讓他決定照原訂計畫,順利地舉行了一場圓滿婚禮。

2013年 台灣Big Data將全面引爆 能讓張明正這麼興奮的原因,還在於他看到了台灣的新機會。

「未來就是雲端,加行動裝置,加感應器,這是未來20、30年最重要的產業結構,」張明正認為,台灣擅長做硬體,海量資料的末端感應器商機,台灣絕對能掌握。

沒錯,總是走在時代尖端的張明正,再度看到了一個巨浪來襲。台灣若不抓住這次機會,恐怕會落後。

Big Data,台灣翻譯為海量資料或巨量資料,大陸翻譯為大數據,在2011年正式被命名,2012年被稱為全球「Big Data元年」。研究機構IDC則預測,台灣的Big Data將在2013年全面引爆。

這股大數據潮是怎麼發生的呢?為何會成為未來技術與應用的主流?

主要是隨著社群媒體、手機、監視器、天文望遠鏡到衛星、生產線和各種感測器等的普及,來自不同管道的資料不斷誕生,已經多到現有技術無法消化的地步。

根據IDC的估測,全世界資料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換而言之,也就是每兩年就增長一倍。而且,90%是近兩年才出現的。

第五波科技浪潮 大數據產業成形
「海量資料已是無可避免的IT變革,」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表示,個人電腦時代的殺手級應用,是Office文書處理軟體;但在目前的雲端時代,就屬海量分析「最殺」。

有人給了海量分析另一個偉大的封號「第五波科技浪潮」。第一波是大型電腦,第二波是個人電腦,第三波是網路,第四波則是社群媒體。

為了抓住新的歷史機遇,美國政府更於2012年啟動「大數據研發計畫」,投入2億多美元推動海量資料的提取、存儲、分析、共享、視覺化等研究,並將其與對超級計算和網路的投資相提並論。

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則認為,資料已如一股洪流注入了世界經濟。麥肯錫預估,未來10年美國保健產業與海量資料有關的商機,高達3000億美元,包含減少醫療糾紛、用藥避免浪費、增進健康品質。另外,根據IBM調查預估,海量資料目前的商機是71億美元,並將以年增長20%速度持續成長,預計2015年達到180億美元。

龐大的商機,這兩年吸引了上百家歐美公司相繼投入Big Data,組成了「大數據產業」的上中下游。矽谷在海量分析的新創公司迅速增多,經營模式可謂絢麗多彩、百花齊放。其中一家美國公司GNIP,擁有推特(Twitter)從第一天開張至今所有的推文,光是靠賣這些推文,GNIP就能賺錢。

2012年4月,海量資料的代表性公司Splunk成功IPO,當天市值高達32.8億美元,則再度掀起投資界對海量分析的關注。

不可否認,海量資料在歐美,正是方興未艾的新科技。把美國矽谷最時興的海量分析技術帶回台灣、功典資訊執行長陳傑豪相信:「海量資料的風潮會延續很久,十幾年。」

大數據在中國 年複合成長51.4%
海量資料在大陸也是異常火紅,從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網路公司一概投入。2012年網商大會,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便說:「假如我們有了一個數據預報台,就像為企業裝上了一個GPS和雷達,企業的出海將會更有把握。」

IDC預測,中國的海量資料技術服務市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51.4%的高速成長,在2016年達到6億1650萬美元。

海量分析在台灣,雖然大多數人還不清楚其效用,卻也有企業趕上了這股風潮的第一個浪頭。

中華電信研究院所開發的雲龍系統,可利用海量分析在10秒內畫出歹徒的行徑軌跡;104人力銀行正計畫利用海量分析的新技術,提高求才與求職之間的撮合度,均是看到大數據潮後的產物。

「不同行業的Big Data應用案例,將在2013年一一浮現,」專為企業提供海量資料解決方案的知意圖負責人蔣居裕,如此預估台灣的市場趨勢。

資料在以前被視為垃圾,現在卻被視為資產,這是大數據時代的第一個變革。2012年初的瑞士達沃斯論壇上,一份題為《大數據,大影響》(Big Data Big Impact)的報告宣稱,數據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經濟資產類別,就像貨幣或黃金一樣。

一個令人驚喜的發現是,資料不像機器、廠房一樣,會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多而折舊,相反的,重複使用、不斷雕琢,它可能增值。可預測未來5分鐘的股票漲跌 海量資料帶來的第二個變革是,它將成為微利時代的企業新優勢。

麥肯錫在2011年發表《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新領域》報告,明白揭露海量資料將成為競爭的關鍵性基礎,並成為下一波生產率提高、創新,和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支柱。

「找出大家都不知道的事,可以比競爭者早走一步,」EMC台灣總經理劉容志說,將會增加企業的競爭優勢。

換言之,誰能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找出有價值的資訊,誰就有機會在大數據時代占優勢,以確保公司每一個商業決策皆明智,在競爭的紅海中不至於犯錯。

所謂事出必有因,利用適當的分析工具,甚至可以從新聞中推測股票在未來的5到10分鐘會漲還是會跌,這一點也不神奇。

數據是死的,如何賦予生命?洪小文指出,微軟扮演的角色,就是提供海量資料的分析平台和軟體,也正在開發一個好用的工具,名為「metro eyes」。

「這會有點像office軟體,」洪小文說,任何人都能拿這個工具做自己想要做的分析,一裝上就能用,分析的人不需要再寫一行程式。「一旦普及,所有人進入海量資料的門檻就很低,」洪小文指出其中的重要性──本來是實驗室的人或是專家才能做的研究,現在每個人都能進行。

未來第三個顛覆性的變革是,海量資料的影響層面,不像雲端僅止於科技業,海量資料分析所帶來的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企業界。

在政府、醫療保健、交通和學術研究、體育等領域,均能將海量資料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快地,從小學生到老奶奶,社會各階層各行業都將意識到海量資料對日常生活、企業經營和政府治理,帶來大轉變。

「不過,它是一種進展,而不是一夕變天,」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翁偉修指出,海量資料對於日常生活的改變將是漸進式,為人們提供更好的選擇。

大數據、大改變、大商機。大數據時代的新應用和新的商業模式,即將改變全球每一個人的生活。歡迎來到大數據時代。

企業如何啟動大數據?
五步驟擁抱海量商機
■ 第一步 企業主願意接受並擁抱大數據潮。賽仕顧問服務處副總經理蔡宜真指出,企業的領導人要相信海量資料將帶來的利益,有領導人的支持,效果最好。

■ 第二步 決定要蒐集什麼資料。不要陷入資料漩渦中,應該清楚列明大數據計畫的目標,需要哪些資料、試圖從海量分析中獲取什麼情報等。企業應該從幾個指標開始,先專注於能提供最大價值的資料。

■ 第三步 成立Big Data小組,或是引進外部的諮詢顧問。

■ 第四步 了解哪些技術可用。分散式儲存架構是存放資料的基礎,接著加入預測型分析工具,包括Hadoop、Hbase、Cassandra等技術,最後是數據視覺化工具,包含展示資料、理解資料、演繹資料,以協助判讀。

■ 第五步 開始分析結果,調整作業流程。海量分析的關鍵是採取行動,只有最終付諸行動,資料才能發揮價值。
至於大數據計畫的相關費用,依資料量大小及應用層面而不同,從數十萬到上千萬元不等。台灣大數據顧問服務公司的收費方式,多為安裝啟動費加上每月會費,前者一次收5~300萬不等,後者每月3~120萬元不等,按服務內容多寡,價格區間差別很大。

台灣如何抓住大數據商機?
張明正:開發感測器是台灣優勢

大數據浪潮下,張明正看到台灣的新機會是開發各種各樣每人每天帶在身上的感測器。

例如在美國,有一家廠商想出Pebble手錶(小黑石手錶)的產品概念,個人手機與電腦中的資訊都會直接連到手表,光這個概念就吸收了1000萬美元資金。而類似這種手錶就是台灣人可以開發的商機。

可以上傳與下傳分析資料的感測器,一直是台灣強項,現在流行把5、6個感測器全部擠在一個小小的IC晶片上,而台灣的IC製程高達八成以上就是在做這些事。

此外,感測器的次系統要同時整合類比和數位,才會有電、有磁、有熱。但國外已經很少有人在談類比,台灣還有很多老師傅會做,且用很便宜的板子,有利於大量散布的低成本需求,這是台灣獨有優勢。

張明正最近就發現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張鳳麟有類似研究。過去13年來,張鳳麟自費1000多萬元,累積病人資料,並且研發一個指環,戴在食指上,隨即可將指溫以折線圖呈現在電腦螢幕上。若波形向上,代表血管比較擴張、手指溫熱,「意味著受測者處於比較放鬆的心理狀態,」張鳳麟說。

情緒指環原本是用來教導患者記住放鬆時的心理感覺,反覆練習,便可自行放鬆。張明正知道這個研究後如獲至寶,雙方決定合作,希望導入大數據的商機中。

張明正也分享,大陸某位市長告訴他,再興建機場已沒有意思,但若台灣可以研發出情緒指環,他可以買200萬個,免費發送給市民,每天蒐集市民情緒,等到蒐集的資料夠多,便可進行情緒分區,以市民的快樂度為施政依據,就是最棒的政績了。

大數據潮再度開啟台灣跟外商平起平坐的新機會。張明正熱情補充:「很多創業的機會會跑出來。」

個人如何因應大數據潮?
避免「被蒐集」, 隱私保護是關鍵

每一天,每個人在臉書所有的留言、打卡或按讚被蒐集在各企業的伺服器上;每個人的容貌和打扮都被安裝路口及大賣場的監視器捕捉並記錄;每個人何時何地刷卡買了什麼東西,都被發卡銀行分類歸檔。

在大數據時代,每個人在不知不覺中「被蒐集」,再加以資料整合與加總。或許有人不在意,但對於隱私至上的信奉者而言,等於是一種「數據監控」,因此有人說,Big Data就是喬治‧歐威爾的政治諷刺小說《一九八四》,書中那位極權社會裡的「老大哥」,無所不在地監視個人隱私。

IBM軟體事業處副總經理林世偉指出,從銀行帳號密碼、信用卡卡號、身分證字號、個人肖像權,到網路活動、交易行為、基因排序等,凡是「可以透過這些被蒐集的資料對應到特定個人」,這樣的海量分析便是侵犯隱私。比如,監視器拍到的個人面貌可以被蒐集,但除了犯罪偵察,不可再透過關聯分析知道這個人的姓名及住址。 專屬個人的資料,在被蒐集之前,個人要確保已被充分告知或授權,方為隱私自保之道。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

關鍵字: 遠見雜誌財經經濟生活Big Data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報稅首日爆人潮!國稅局30櫃火力全開 一表看7大加班收件時段

報稅首日爆人潮!國稅局30櫃火力全開 一表看7大加班收件時段

今(1)天是綜合所得稅申報首日,財政部估670萬人需要進行申報,不少民眾趁勞動節假期到國稅局鄰櫃諮詢和報稅,上午8點半台北市國稅局轄下中正分局大廳即爆人潮,國稅局30個櫃檯火力全開,財政部次長李慶華則指出,會視現場人潮加開櫃檯抒緩擁擠的狀況。國稅局另提供7大加班時段呼籲民眾分流,不用急於一時。

2024-05-01 11:10

新制勞退Q1大賺3331.1億元 每位勞工分紅2.6萬

新制勞退Q1大賺3331.1億元 每位勞工分紅2.6萬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公布最新績效,今年Q1勞動基金大賺4949.6億元,寫下同期新高,其中,新制勞退基金Q1獲利3331.1億元,收益率8.22%,以目前有效帳戶1272萬戶計,平均每人可分得2.6萬元。

2024-05-01 11:10

凍漲電價「還是漲」 王美花:顧及台電財務及穩定供電

凍漲電價「還是漲」 王美花:顧及台電財務及穩定供電

立院昨日表決通過凍漲電價,不過4/1起電價仍依法調漲,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今(1)日回應,調漲電價的考量因素非常細膩,若不調漲對台電財務會造成很大影響,也會影響供電穩定;建議還是由電價審議會、專家學者跟各界來審議比較好。

2024-05-01 09:42

報稅高手!綜所稅線上申報凌晨起跑 11萬人已完工

報稅高手!綜所稅線上申報凌晨起跑 11萬人已完工

今(1)天是綜合所得稅(綜所稅)申報首日,財政部次長李慶華指出,由於從凌晨00:01開始就已有申報完成進件,至今日上午8點左右,已有超過11萬件線上申報紀錄。她表示,財政部另外對網路申報、手機報稅準備獎金,其中網路報稅最高20萬元獎金,歡迎民眾多多利用。

2024-05-01 11:52

台灣精品前進泰國建材展 引領文化科技與永續建築新風潮

台灣精品前進泰國建材展 引領文化科技與永續建築新風潮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攜手外貿協會帶領台灣產業前進東協設計之都-曼谷,於東南亞最大的「泰國國際建材及裝潢材料展」(ARCHITECT)籌設台灣精品館,匯聚14家MIT代表性企業,強調減碳與循環利用。為期6天展出內容即涵蓋文化科技、智慧城市、永續工程及美好生活等主題產品,並與泰國建築設計界網紅KongGreenGreen與The Roommaker合作,向東協(ASEAN)粉絲們介紹來自台灣綠色解決方案。

2024-05-01 15:17

Q1經濟成長優於預期 朱澤民喊不能太樂觀「下一任主計長會抓狂」

Q1經濟成長優於預期 朱澤民喊不能太樂觀「下一任主計長會抓狂」

主計總處昨日公布今年Q1經濟成長率6.51%,創下近3年來新高,對此,主計長朱澤民表示,數據比預期好,主要受惠出口優於預期,消費狀況也不錯,且出口單價也轉為正成長,代表對台灣有需求,但不能說很樂觀,「不然下一任主計長會抓狂」。

2024-05-01 15:00

日次巡海外共證賽事 「2024中國信託女子公開賽」開打

日次巡海外共證賽事 「2024中國信託女子公開賽」開打

日次巡與台巡共同認證之年度大型女子高爾夫賽事「2024中國信託女子公開賽-JLPGA巡迴特別錦標賽」下週四(5月9日)起一連三天在桃園市龜山區東方高爾夫俱樂部開打,總獎金達日幣3,000萬元(約新臺幣630萬元),集結108位女子高球好手角逐后冠。

2024-05-01 14:09

台積電中科二期交地「3度延期至年底」 盧秀燕:市府已完成並批准

台積電中科二期交地「3度延期至年底」 盧秀燕:市府已完成並批准

台積電延後中科二期園區1.4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擴廠案,對此,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台積電在台中市一期已設有3個廠,由於台積電訂單量增加,於是提出申請中科二期,二期原預計要建4個廠左右。整個中科二期建設作業非常龐大,目前台中市的部分皆已完成並批准。

2024-05-01 13:52

台糖去年7大事業轉虧為盈 4月豬肉製品銷售量年增6%

台糖去年7大事業轉虧為盈 4月豬肉製品銷售量年增6%

台糖今年迎接78周年,董事長楊明州表示,台糖挺過食安疑雲,所屬事業部去年都締造亮眼成績,本業也不再虧損,7大事業獲利469萬元,在今年2月瘦肉精爭議後,4月豬肉產品銷售量已回升、且年增6.1%,雖然前4月豬肉製品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仍下滑12.2%,但5月有端午節商機,預計前5月營收就會回到去年水準。

2024-05-01 13:14

首波梅雨鋒面降雨明顯 石門水庫預估可增加750萬噸水量

首波梅雨鋒面降雨明顯 石門水庫預估可增加750萬噸水量

今年首波梅雨鋒面昨(30)日報到,水利署北區分署今(1)日指出,這波降雨對石門水庫及寶二系統帶來明顯降雨,其中為石門水庫預估可增加750萬噸水量;寶山+寶二水庫方面預估可增加260萬噸水量。北水分署強調,這波鋒面今天可能還會帶來更豐沛降雨,預估石門水庫蓄水率可望回升至30%,寶二水庫系統蓄水率亦可望回升40%。

2024-05-01 13:07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