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土重來!外媒:微軟借Surface Duo重寫自家手機業務歷史

▲為了因應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微軟將持續免費更新Windows 7。(圖/路透)

▲微軟(Microsoft)新品發表會周三(2日)正式登場。(圖/路透)

記者王曉敏/綜合外電報導

微軟(Microsoft)新品發表會周三(2日)正式登場,除了三款全新Surface產品外,微軟也發表了令人引頸期盼的雙螢幕系列:Surface Neo筆電以及Surface Duo智慧型手機。外媒報導,微軟如今已恢復了昔日的輝煌,並朝著不同的方向捲土重來,試圖重寫其過去備受打擊的手機業務歷史。

彭博報導,在退出智慧型手機業務3年後,微軟於周三發表了雙螢幕設備Surface Duo,預計將於2020年聖誕節前推出。微軟似乎並不想將此產品定位為手機,不過該設備能夠打電話也能發送簡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微軟回歸手機業務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微軟該如何銷售該產品。微軟目前的Surface系列筆記型電腦及平板電腦產品主要針對消費電子市場的高階用戶,包括企業用戶及重視精巧設計或能將工作及個人功能合而為一的科技愛好者。根據IDC的數據,微軟從未將「成為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最大製造商之一」作為其Surface硬體設備的銷售戰略,而微軟在全球平板電腦市場的市佔也僅有幾個百分點。

報導指出,目前的問題在於,微軟是否會以相同的策略銷售Surface Duo,即將之視為一款「英雄產品」,僅瞄準小部分市場,旨在於行動設備市場上展示其雲端服務能力;或者,微軟有意藉此向其它智慧型手機大廠發起挑戰。不過距離這款設備的上市日期仍有一年之久,目前仍不清楚微軟是否已制定出該產品的銷售計畫。

Surface教父、微軟產品長帕奈(Panos Panay)在發表會上強調了Surface Duo與其它Surface系列產品的相似之處,不過各媒體及分析師仍將焦點放在Surface Duo能夠「撥打電話及發送簡訊」上。「你可能會將其視為一支手機,」帕奈說道,「但不要誤會,該產品是一款Surface。」帕奈甚至告訴外媒Wired,他不想讓人們把它稱作「手機」。

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及該公司其它高管經常回答有關微軟何時再製造手機的問題,他們表示,除非產品具有差異性和重要的觀點,否則微軟不會這麼做。而就Surface Duo來說,微軟認為自己就是這麼做的。Surface Duo是個配備「兩個螢幕」的摺疊式設備,而非像三星Galaxy Fold那樣的摺疊螢幕,該設備能將微軟的應用程式與Android操作系統的應用程式合併在一起。

手機業務曾是微軟前執行長鮑爾默(Steve Ballmer)的主力之一,但並未取得成功。微軟於2013年以95億美元(約新台幣2975億元)收購諾基亞(Nokia)手機業務,以求為微軟帶來增長動能。雖然設計及銷售一款Surface手機的成本與當初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的交易額相較起來少得多,但若再經一次失敗,對微軟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同時,這也會削弱納德拉的聲譽。納德拉2014年開始掌舵微軟,為微軟打了一場翻身仗,作為一個精明的判斷者,他能夠判斷哪些業務應該恢復,哪些則該放棄。

微軟在行動設備上的挫敗,並不意味著微軟的技術領導地位衰落,但事實上,即便在微軟靠著旗下的Xbox及伺服器軟體服務建立起龐大業務的時期間,微軟手機業務糟糕的執行力及策略仍影響了公眾對這間公司的看法。微軟在2000年初開始涉足手機軟體領域,較蘋果及Google更早開始開拓智慧型手機市場,但其產品從未成為流行。2007年,時任微軟執行長的鮑爾默公開嘲笑了蘋果的第一代iPhone,同時,微軟的行動業務高層也對Android持同樣的態度,並稱Windows已為手機製造商提供了一種供手機使用的操作系統。

隨著Android及iOS逐漸蠶食Windows Phone的市佔,微軟愈來愈將諾基亞視為救星,並率先與諾基亞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將Windows應用於諾基亞手機上。後來,鮑爾默在擔任執行長期間與董事會決裂,並通過諾基亞手機業務的收購計畫。不到18個月後,微軟不得不減記這筆交易的全部金額,最終,微軟解雇了被收購來的諾基亞手機業務大部分員工,並退出手機業務。而退出手機業務不僅嚴重打擊了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更給蘋果、Google及三星的手機及平板市場讓出空間。

微軟本周的發表會會是對回歸手機市場的一種宣告嗎?雖然目前情況尚未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納德拉領導下的微軟對自己擅長的事情以及從哪家先進技術獲得授權,有一種更加健康的感覺,如Surface Duo將運行Google的Android作業系統,而非Windows。

關鍵字: 微軟MicrosoftSurfaceSurface Duo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報稅首日爆人潮!國稅局30櫃火力全開 一表看7大加班收件時段

報稅首日爆人潮!國稅局30櫃火力全開 一表看7大加班收件時段

今(1)天是綜合所得稅申報首日,財政部估670萬人需要進行申報,不少民眾趁勞動節假期到國稅局鄰櫃諮詢和報稅,上午8點半台北市國稅局轄下中正分局大廳即爆人潮,國稅局30個櫃檯火力全開,財政部次長李慶華則指出,會視現場人潮加開櫃檯抒緩擁擠的狀況。國稅局另提供7大加班時段呼籲民眾分流,不用急於一時。

2024-05-01 11:10

新制勞退Q1大賺3331.1億元 每位勞工分紅2.6萬

新制勞退Q1大賺3331.1億元 每位勞工分紅2.6萬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公布最新績效,今年Q1勞動基金大賺4949.6億元,寫下同期新高,其中,新制勞退基金Q1獲利3331.1億元,收益率8.22%,以目前有效帳戶1272萬戶計,平均每人可分得2.6萬元。

2024-05-01 11:10

凍漲電價「還是漲」 王美花:顧及台電財務及穩定供電

凍漲電價「還是漲」 王美花:顧及台電財務及穩定供電

立院昨日表決通過凍漲電價,不過4/1起電價仍依法調漲,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今(1)日回應,調漲電價的考量因素非常細膩,若不調漲對台電財務會造成很大影響,也會影響供電穩定;建議還是由電價審議會、專家學者跟各界來審議比較好。

2024-05-01 09:42

報稅高手!綜所稅線上申報凌晨起跑 11萬人已完工

報稅高手!綜所稅線上申報凌晨起跑 11萬人已完工

今(1)天是綜合所得稅(綜所稅)申報首日,財政部次長李慶華指出,由於從凌晨00:01開始就已有申報完成進件,至今日上午8點左右,已有超過11萬件線上申報紀錄。她表示,財政部另外對網路申報、手機報稅準備獎金,其中網路報稅最高20萬元獎金,歡迎民眾多多利用。

2024-05-01 11:52

財富「後段班」30年負債大增16倍 主計長勸:謹慎理財

財富「後段班」30年負債大增16倍 主計長勸:謹慎理財

主計處日前睽違30年公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顯示貧富差距已達66.9倍,且最低20%淨值僅77萬元,對此,主計長朱澤民今(1)日表示,財富最低20%者負債大幅增加,金融負債平均達405萬元,「要聽金管會的話,謹慎理財。」

2024-05-01 16:15

P2P爆雷!旭新科技突聲明 暫停提領出金、債權再轉讓

P2P爆雷!旭新科技突聲明 暫停提領出金、債權再轉讓

網路借貸平台imB營運爭議剛滿1年,新的「同業」爆雷聲又起!旭新科技發出聲明,因檢調凍結營運資金,影響投資人權益與公司營運,今(1)日起平台進行中案件之還款方將調整還款方式,同時旭新科技平台上的提領作業及債權再轉讓功能將暫時暫停,亦即不再出金,網路盛傳已有受害人組自救會,不過金管會表示尚未接到相關申訴陳情。

2024-05-01 16:15

台灣精品前進泰國建材展 引領文化科技與永續建築新風潮

台灣精品前進泰國建材展 引領文化科技與永續建築新風潮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攜手外貿協會帶領台灣產業前進東協設計之都-曼谷,於東南亞最大的「泰國國際建材及裝潢材料展」(ARCHITECT)籌設台灣精品館,匯聚14家MIT代表性企業,強調減碳與循環利用。為期6天展出內容即涵蓋文化科技、智慧城市、永續工程及美好生活等主題產品,並與泰國建築設計界網紅KongGreenGreen與The Roommaker合作,向東協(ASEAN)粉絲們介紹來自台灣綠色解決方案。

2024-05-01 15:17

Q1經濟成長優於預期 朱澤民喊不能太樂觀「下一任主計長會抓狂」

Q1經濟成長優於預期 朱澤民喊不能太樂觀「下一任主計長會抓狂」

主計總處昨日公布今年Q1經濟成長率6.51%,創下近3年來新高,對此,主計長朱澤民表示,數據比預期好,主要受惠出口優於預期,消費狀況也不錯,且出口單價也轉為正成長,代表對台灣有需求,但不能說很樂觀,「不然下一任主計長會抓狂」。

2024-05-01 15:00

日次巡海外共證賽事 「2024中國信託女子公開賽」開打

日次巡海外共證賽事 「2024中國信託女子公開賽」開打

日次巡與台巡共同認證之年度大型女子高爾夫賽事「2024中國信託女子公開賽-JLPGA巡迴特別錦標賽」下週四(5月9日)起一連三天在桃園市龜山區東方高爾夫俱樂部開打,總獎金達日幣3,000萬元(約新臺幣630萬元),集結108位女子高球好手角逐后冠。

2024-05-01 14:09

台積電中科二期交地「3度延期至年底」 盧秀燕:市府已完成並批准

台積電中科二期交地「3度延期至年底」 盧秀燕:市府已完成並批准

台積電延後中科二期園區1.4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擴廠案,對此,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台積電在台中市一期已設有3個廠,由於台積電訂單量增加,於是提出申請中科二期,二期原預計要建4個廠左右。整個中科二期建設作業非常龐大,目前台中市的部分皆已完成並批准。

2024-05-01 13:52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