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董姊夫遭拔權!30億投資放水流 郭台銘怒斥:別以為我不敢動你

圖、文/鏡週刊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10年前陸續投入近百億元,成立鴻海健康科技事業群(簡稱M次集團),上週三(15日)突然宣布裁撤M次集團總部,有近上百名員工恐將面臨失業。本刊調查,郭台銘今年初發現M次集團虧多賺少,下重手整頓,把旗下十多家公司整併、尋找新出路,原任M次集團負責人的吳良襄,正是曾馨瑩姊夫,還慘遭郭台銘狂電。

郭台銘(右)為了投資健康醫療事業,2010年邀請吳良襄(左)加入永齡健康基金會擔任副執行長,隨後成立M次集團,又請他擔任負責人。

▲郭台銘(右)為了投資健康醫療事業,2010年邀請吳良襄(左)加入永齡健康基金會擔任副執行長,隨後成立M次集團,又請他擔任負責人。(圖/鏡週刊提供,下同)

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不落人後,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近期馬不停蹄的四處奔走,4月初,先是幫鴻海集團牽線與美商醫材大廠美敦力(Medtronic)共同合作研發呼吸器,打造呼吸器國家隊;上週二(14日)又在郭辦前幕僚、現任民眾黨立委高虹安陪同下,前往大江生醫參觀自動化新冠肺炎檢疫設備外,還與羅氏等多家國際檢測大廠商討如何協助量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台銘抗疫動作頻頻,引發各界關注。但上週三(15日)位於新北市新店的台北矽谷園區內,郭台銘個人投資的鴻海健康科技事業群(簡稱M次)總部卻陷入一片低氣壓,因為接下來M次集團將走入歷史,約有近百名總部員工將面臨失業命運。

本刊調查,郭台銘下重手裁撤M次集團總部,並要求次集團負責人,同時也是曾馨瑩姊夫的吳良襄將旗下的10多家子公司只留賺錢的,剩下的全都整併與裁撤。「這次BB(Big Boss,郭台銘)下重手,全因今年初重新檢視M次財務,發現投資虧多賺少,就找LEO(吳良襄)跟專業經理人來向他報告,幾乎都講不出如何由虧轉盈,讓BB大怒,除了痛罵LEO外,更決定裁撤賠錢公司。」知情人士對本刊透露。

據了解,郭台銘想藉此將個人投資的M次集團,徹底跟鴻海集團切割清楚,並循「群創模式」自行掌舵發展永齡生醫版圖。熟知內情的人士向本刊透露,郭台銘過往統領4.6兆營收的鴻海帝國,要求各事業群就是要以賺錢為目標,經營績效不佳就是要檢討、做出處理。「Terry這次整頓M次也是,很多公司都投3、4年了,不該一直賠錢,要想辦法開源、節流,規模太小就整併,或找新出路,前陣子找美敦力合作呼吸器,就是同樣的想法。」

鴻海內部人士表示,公司的組織圖中,鴻海內部早就沒有M次集團,M次只是之前的俗稱,並非公司內部之實體事業群,因此健康科技事業群裁撤傳聞一事,對公司並無影響。

【郭董姊夫遭拔權4】30億投資放水流 郭台銘怒斥姊夫:別以為我不敢動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去年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曾因處理廣州面板廠貨款引發爭議遭外界誤解,怒斥心腹重臣鴻海集團財務長黃秋蓮,這次檢討健康科技集團經營績效,郭董同樣對曾馨瑩的姊夫吳良襄不假辭色。

去年,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為了投入國民黨總統初選,6月鴻海股東會卸下董座,除了在政治領域布局外,花了不少心力在健康產業,多次公開場合,郭台銘都會主動提到如何協助國人抗癌,以及自己怎麼能活到120歲引發不少話題。

沒想到,去年6月爆出郭董捐贈150億元興建的台大癌醫,因後續器材捐款未到位,一度傳出延遲開幕,雖然最後圓滿解決,但居中協調的恰好就是M次集團負責人吳良襄。「台大癌醫事件解決後,Terry(郭台銘)決定花更多時間了解M次。去年11月才申請上櫃的康聯生醫,卻在今年1月主動撤件。隨後花了1億美元投資的醫療公司Sotera Wireless又有財務壓力需要增資,讓Terry警覺到非得親自出手不可。」知情人士說。

這家位於加州的新創醫療公司Sotera Wireless,是郭台銘2014年透過基金會與高通、英特爾共同投資,所設計取名為「唯新」(ViSi Mobile)的行動監控儀器,放在病人身上可隨時監控心電圖、血壓、呼吸等6種數值,並透過藍芽傳送到護理站,讓護理人員不需每小時巡房,就能得知病患身體狀況。

【郭董姊夫遭拔權4】30億投資放水流 郭台銘怒斥姊夫:別以為我不敢動你

「英特爾、高通先後退出,最後由郭董全吃下,幾年下來投資已達1億美金,去年郭董赴美時,發現唯新系統無法做到輕量化、微型化,根本賣不出去,導致公司不斷失血。」該人士透露。「郭董還叫一級主管去診斷可不可以救,回來報告的結果還是沒救,Sotera Wireless的CEO查理.艾維茲(Charlie Alvarez)3月底也離職了。」

今年初,郭台銘下令吳良襄去美國解決Sotera Wireless,同時間,派出財務重臣,前群創董事長莊宏仁把M次集團的所有公司全都檢視一遍,還叫每家公司總經理報告營運狀況。「一查竟發現,光Sotera Wireless就燒了1億美金(約新台幣30億元),檢視其他10多家公司,竟只有3-4家賺錢,郭董看到報表大怒,叫LEO(吳良襄)帶著各家總經理到家裡,一家接著一家Review(檢討)。」親近郭台銘的人士說。

在檢討會議上,郭台銘鐵青著臉,要每家賠錢公司報告,如何能夠轉虧為盈?「沒想到,經理人都禁不起問,讓Terry更火大,直罵吳良襄:『你是怎麼用人的?』『不要以為你的身分,我不敢動你』。」就如同去年在重臣面前,狠K鴻海集團大掌櫃錢媽媽黃秋蓮一樣,郭台銘絲毫不給吳良襄面子。

對本刊報導,郭台銘未親自回應。永齡基金會表示,「大健康產業」在現今與未來都會有爆炸性的成長與機會,「除弊興利」是經營事業的不二法門,必然一步一腳印,以創業家精神保持對事業的熱情、專注、專業。相關整併都以事業長遠發展為考量,若有需裁撤之員工皆依相關法令合法辦理;高層人事安排與佈局未來將以組織發展需求做最佳規劃。永齡將長期對「大健康產業」持續投入,現階段專注於防疫升級的產品與服務研發,相信能對全球疫情控制做出貢獻。

吳良襄則回應,「本人為康聯生醫董事長,康聯生醫乃鴻海集團子公司,公司營運正常。至於其他健康事業體,各有其負責人。」


更多鏡週刊報導
【郭董姊夫遭拔權5】「郭董姊夫」身分壓力大 吳良襄工作管理評價兩極
【獨家】【郭董姊夫遭拔權6】郭台銘為了她賣「鴻參」 連張忠謀都成老主顧
【郭董姊夫遭拔權7】郭台銘有信心活120歲的祕密 M次集團版圖驚人

關鍵字: 鏡週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富爸爸砸4000萬助兒子買國有不動產 慘噴逾135.6萬贈與稅

富爸爸砸4000萬助兒子買國有不動產 慘噴逾135.6萬贈與稅

台北國稅局今(18)日指出,民眾協助子女取得國有不動產,需要注意贈與稅的問題。近期有一名富爸爸砸4000萬協助兒子標下價值6000萬元國有非公用不動產,雖然其中2000萬元由兒子自行貸款處理,但4000萬元購買房地的「助攻」行為已涉贈與稅,後遭核課135.6萬元稅金。

2025-02-18 16:19

大武山去年每股賺1.46元 配發現金股利2元、殖利率4.25%

大武山去年每股賺1.46元 配發現金股利2元、殖利率4.25%

大武山(6952)董事會今(18)日公布2024全年合併營收為12億元,年增6%,稅後淨利為9,572萬元,年增32%,EPS為1.46元,主要受惠中高階蛋品需求成長及牧場生產效率提升,帶動全年毛利率接近3成;也通過2024年度盈餘分配案,將配發每股現金股利2元,包含現金股利1元、資本公積1元,以今日收盤參考價47元計,現金殖利率約4.25%。

2025-02-18 15:57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大宗物資黃豆、玉米現在價錢已經是高價位,不過國內豬價維持、雞價有成長,但蛋價表現不好,卜蜂(1215)董事長鄭武樾指出,近期傳出飼料每公斤要漲0.4元,加上有禽流感因素,造成雞農損失很大,因此合理上來說蛋價應該要調漲。

2025-02-18 12:18

老牌ETF大暴衝 0050、0056規模雙雙攻破4000億

老牌ETF大暴衝 0050、0056規模雙雙攻破4000億

今(18)日0050、0056資產規模分別為4,656億、4,021億,雙雙突破4,000億,均創歷史新高,以市值型、高股息為代表的ETF 投資世代,持續加速擴展,元大投信表示,0050投資台灣上市市值最大50家公司,跟隨市場主流趨勢,成分股市值變化將直接反映於0050股價表現,在採隨規模增加費用率持續調整的架構後,更有利長期投資,包括未來規模成長至逾5,000億元至1兆元部分,經理費將再調整至0.08%,持續將規模成長回饋投資人。

2025-02-18 17:17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興櫃股王、擁「封測小巨人」外號的印能科技(7734)上櫃前公開申購今(18)日為最終日,因價差大,市場估「抽中1張賺44.5萬元」,吸引大批股民進場報隊。根據證交所統計,印能兩天來參與公開申購共有5萬2543筆,以印能公開申購價格每股1250元、每張125萬元計算,凍結市場資金逾656億元。

2025-02-18 11:33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8)日公告,將辦理新制勞工退休基金114年度國外投資「全球氣候轉型被動股票型」委託經營公開徵求受託機構,本次預計擇優徵選4家受託機構,每家受託金額為4億美元,總委託金額共16億美元。

2025-02-18 10:35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6446)昨(17)日晚間舉行重訊記者會,表示被國際商會仲裁庭要求藥華藥需賠償AOP公司2筆賠償金共156.29萬歐元,今日開盤後藥華藥股價重摔逾9%,股價最低來到695元,接近跌停。

2025-02-18 09:42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由於央行需求持續強勁,川普課徵關稅不確定因素,高盛週一將2025年底金價預期從每盎司2890美元上調至3100美元,若川普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再刺激,2025年可望衝上3300美元。

2025-02-18 10:00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新廠啟用 全球佈局再添新產能助力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新廠啟用 全球佈局再添新產能助力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五廠今日正式啟用,將可大幅增強公司在峇六拜自由工業區(Bayan Lepas Free Industrial Zone)的封測產能。此工廠是策略擴張計畫的一環,日月光馬來西亞廠區由目前 100 萬平方英尺,將擴大至約 340 萬平方英尺。

2025-02-18 13:00

卜蜂看今年審慎樂觀 桃園分切廠7月啟用可貢獻營收30億

卜蜂看今年審慎樂觀 桃園分切廠7月啟用可貢獻營收30億

卜蜂(1215)2024全年合併營收為279.57億元,年減4.12%,但仍寫下歷史第二高成績,董事長鄭武樾表示,主要是受到上半年雞價影響所致,今年整體來看審慎樂觀,桃園分切廠預計7月啟用,1年可貢獻約30億元營收;另針對股利政策,鄭武樾透露應該會是歷年來次高,會努力爭取,希望來回饋投資者。

2025-02-18 12:2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