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亞洲外籍主管盛讚台灣防疫成功「很幸福」 提醒企業數位轉型!

▲台灣微軟Teams高集總監史丹尼(Dan Stevenson)。(圖/記者吳佳穎攝)

▲微軟亞洲Teams資深工程總監史丹尼(Dan Stevenson)。(圖/記者吳佳穎攝)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

因應疫情升溫,台灣才開始感受到視訊會議軟體可能還是要來安裝一下。微軟亞洲Teams資深工程總監史丹尼(Dan Stevenson)說,去年以來,企業遠距開會量暴增,微軟的生產力溝通平台Teams需求大幅成長,翻了10倍以上!微軟不但要擴充流量和容量,也開發比讚、比愛心圖示小功能、還有劇場模式、自動屏蔽背景,「讓你家中亂糟糟、無關的家人經過,可照開視訊會議,因為這些都不會被發現。」

▲微軟teams開會軟體。(圖/記者吳佳穎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微軟Teams開會軟體,只有最右邊的開會者用真實空間背景,其他4個都是套用「虛擬背景」,但有些看起來非常擬真。(圖/記者吳佳穎攝)

史丹尼說,微軟的生產力溝通平台Teams目前也是微軟所有服務中成長最快速的!雖然大家可能熟知一些視訊的App,但是企業端要求更高的安全等級和功能,所以Teams其實像是一套「作業系統」。

史丹尼已在台灣定居,子女也就讀台北一般公立小學。他說,在台灣真的很幸福,去年12月他為了參加親友告別式,飛了一趟美國,「疫情真的很可怕。」,但是就因為台灣防疫成功,不知道全球有多少會議改為線上辦,而且每天開的會更多、參與的人也更多,一開始有的人只開麥克風不開相機,開起會來「有開像沒開」。

微軟Teams為了要提升大家的參與度開發了很多功能。其中第一,「替代的背景」,不管你開會之處是「亂室」,或是家人經過,都可以被漂亮的背景屏蔽遮蓋。

▲微軟teams開會軟體。(圖/記者吳佳穎攝)

▲微軟Teams開會軟體,可屏蔽真實環境,同一個螢幕可以2個人在螢幕前開會。(圖/記者吳佳穎攝)

而且Teams使用AI偵測主要發言的人,同一個螢幕可以2個人在螢幕前開會。研發工程師還給這個模式一個可愛的名字「爺奶模式」,因為靈感來自於視訊時,阿公、阿嬤最常兩個人一起擠在鏡頭前。

▲微軟teams開會軟體。(圖/記者吳佳穎攝)

▲微軟Teams開會軟體,圖示揮手更禮貌,也容易被看見。(圖/記者吳佳穎攝)

史丹尼說,再來是「舉手功能」,有些文化不喜歡用聲音去打斷別人,所以會議變成「乾等」、沒效率。設計舉手,就能用視覺的方法,讓與會的人知道,有人要發言。另外,有比讚、比愛心的小圖示來表達心情,可以讓開會更活潑、更容易被別人看見表情。

▲微軟teams開會軟體。(圖/記者吳佳穎攝)

▲微軟Teams開會軟體有大家坐在一起的模式。(圖/記者吳佳穎攝)

第三個,大家虛擬空間中,沒有「在一起的感覺」,所以有一個「在一起模式」(Together mode)。會看到大家好像在一個劇場、電影院、大型會議廳的畫面。

另外,之前很多人抱怨,「開完會好像什麼也沒留下」。所以工程師又開發錄影、錄音功能;影音還可以轉文字,做逐字稿,甚至想要講話時上字幕也可以,使用者舒適度大提升、資料記錄保存更有效率,也不用指派人當「會議紀錄」了。

史丹尼說,一般人用App,比較難想像企業的虛擬開會情境的複雜性,有很多牽涉到工作流程和安全性的問題。

比方,工作常常需要簽核、蓋章、檢視文件,如果是用一般App,可能就要跳出視訊,另外再開一個App;但用企業用的Teams ,就沒有這種問題,安全性更嚴格,檔案分享、文件簽核也更方便流暢。

他說,台灣的工程單位、半導體廠商、日本的電梯廠商目前都很熟稔Teams。在國防方面,美國空軍和亞洲4個國家的空軍也都是微軟Teams的客戶。

史丹尼表示,台灣很幸運又聰明,有效防堵疫情,所以目前還沒感受到數位轉型的急迫性,企業也容易忽略;但如果現在還沒有行動,就可能因此錯過數位轉型的重要時刻。企業一邊借鏡國外經驗,同時進行轉型,是非常有必要的「超前部署」!

史丹尼說,彈性、混合的工作模式已變成未來趨勢,也加強員工滿意度跟員工舒適體驗、增加生產力。先前渣打銀行就已宣布要讓全球的員工都採行「永久的彈性上班工作模式」,這樣一來,他們就不侷限於特定市場去雇用員工,可以在全球找雇員,也增加營運的韌性。

關鍵字: 微軟teams視訊會議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獨/中信銀73萬數位存戶注意 7/28起ATM日額縮至1萬元

獨/中信銀73萬數位存戶注意 7/28起ATM日額縮至1萬元

73萬中信銀第3類數位帳戶存款人注意!為了強化數位存款帳戶風險管控,中信銀宣告調整第三類數位存款帳戶金融卡每日提款限額,由現行12萬元大幅縮至1萬元,7月28日起正式生效。

2025-07-13 10:19

一戶都不能少!9600戶待復電 集中嘉義、台南

一戶都不能少!9600戶待復電 集中嘉義、台南

丹娜絲颱風襲台造成全台近2500根電線桿斷桿,台電經過7天搶修,至今(13)日下午4點仍停電戶數首次降至萬戶以下,達9600戶,雖然復電率已超過99.04%,但台電強調「一戶都不能少」,雖然線路末端馳援難度更高,仍會持續修到100%復電為止。

2025-07-13 16:39

CNN爆台灣遠洋漁船涉虐外籍移工 「手指斷不能返航」

CNN爆台灣遠洋漁船涉虐外籍移工 「手指斷不能返航」

台灣外籍移工在遠洋船隻上的勞權問題再度受到國際重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13)日報導,多名移工痛訴台灣遠洋漁船不人道待遇,有38歲印尼移工湯科達(Silwanus Tangkotta,音譯)指控去年工作時手掌重傷,船長卻以捕撈量不足為由拒絕返航,他只能靠指甲剪與牙籤自行剔除外露骨頭,忍痛強撐1個多月才終於返回台灣就醫。

2025-07-13 14:12

加油等等!明起汽油降0.2元 柴油不調整

加油等等!明起汽油降0.2元 柴油不調整

台灣中油公司自明(14)日凌晨零時起汽油調降0.2元、柴油價格不調整,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6.8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3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6元。

2025-07-13 12:01

全美零售聯合會估下半年進口櫃量僅7月增2.1% 之後雙位數負成長

全美零售聯合會估下半年進口櫃量僅7月增2.1% 之後雙位數負成長

根據日本國際貨運代理協會(JIFFA)的報告指出,5月份美國貨櫃進口量年減6.4%,主要港口的貨櫃輸送量約為195萬箱(20呎櫃);全美零售聯合會(NRF)則是估6月進口櫃量年減3.7%、7月年增2.1%,8-11月都是雙位數負成長,11月年減幅見2字頭,估高達21.3%。

2025-07-13 07:00

台灣對等關稅將出爐 法人估指數區間22000~23000點

台灣對等關稅將出爐 法人估指數區間22000~23000點

上周美國總統川普連發關稅訊息,市場卻不再受其影響,台股開低走高,穩中透堅,步步為營,永豐投顧認為,靜待台灣、歐盟關稅揭曉,倘若股價出現波動,則是進場機會,選股範圍收窄到唯有AI概念,但各家公司業績或有起伏,建議在AI題材上廣泛布局,預估指數區間22000~23000點。

2025-07-13 06:05

特斯拉船暫停生產Optimus 技術瓶頸可能引領人型機器人產業轉型

特斯拉船暫停生產Optimus 技術瓶頸可能引領人型機器人產業轉型

近期中國供應鏈傳出Tesla將暫停生產人型機器人Optimus的消息,根據TrendForce分析,Tesla目前主要面臨產品續航不足和軟硬整合的挑戰,即便能藉由AI優化運動規劃與能耗以改進續航問題,若關節馬達、傳動裝置等硬體架構效率偏低,仍無法突破瓶頸。此外,此次傳出承載力不足的靈巧手橫跨精密機械、微型致動,以及AI控制的複雜整合,更涉及人類行為模擬,需要更長時間的研發迭代。

2025-07-13 06:00

台電未獲得千億撥補 經濟部5大說明電價議題

台電未獲得千億撥補 經濟部5大說明電價議題

立法院三讀通過的特別條例,但台電未獲得千億撥補,經濟部能源署今(12)日針對近期電價議題提出5大說明指出,台電因配合政府凍漲電價政策財務已造成沉重壓力,且立院多次刪除對台電撥補預算,使得國家難以善盡對台電凍漲成本的基本承擔,更延宕加強電網韌性時程。

2025-07-12 16:53

關稅談判籌碼? 路透:台灣中油有意收購美國頁岩氣資產

關稅談判籌碼? 路透:台灣中油有意收購美國頁岩氣資產

根據《路透社》報導,三位知情人士透露,台灣中油集團正在就收購美國頁岩氣生產資產進行初步討論,除可確保台灣經濟所需的天然氣供應,對於把關稅政策與擴大進口美國能源互相掛鉤的川普政府,此舉也能讓台灣獲得更多政治籌碼。

2025-07-12 12:40

00919大換股、高配息! 專家:背後潛藏2隱憂

00919大換股、高配息! 專家:背後潛藏2隱憂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上(6)月進行換股大調整,增加金融及擴大航運股佔比,同時6月除息配息來源「資本利得」提高,玩股網的玩股神探解析,前者換股意味著基金對景氣循環的敏感性顯著提高,後者未來若股市因國際政治如川普效應造成劇烈波動,配息雙位數的榮景可能難以持續。

2025-07-12 11:47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