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爭取代工莫德納 最快6個月可量產3億劑

圖、文/鏡週刊

對抗疫情,疫苗被視為最有力的備戰武器。本刊調查,台灣除對外採購及靠外援取得疫苗,政府還有二大策略,一是向國外mRNA疫苗廠爭取授權量產,二是建立國內自主的mRNA疫苗技術平台,其中扮演火車頭角色的國衛院,正盤點國內廠商的技術及量能,準備與莫德納(Moderna)洽談授權,若順利簽約,估6至9個月即可生產3至5億劑。另為建立國內自主疫苗技術平台,國衛院生物製劑廠更準備擴廠上萬坪作為疫苗戰略基地。

莫德納採用的mRNA技術被視為是疫苗製備趨勢。

▲莫德納採用的mRNA技術被視為是疫苗製備趨勢。(圖/鏡週刊提供,下同)

「進貨的速度事實上是慢,但我們也盡力去多方溝通,整體疫苗都非常吃緊,(國際)現貨市場難以供應。」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各國都在搶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坦言,台灣向國際採購的疫苗到貨率確實不如預期。除了對外採購,本刊調查,政府備戰疫苗供應還有二大策略,一是向國外mRNA 疫苗廠爭取授權量產,二是在國內建立mRNA 疫苗技術平台,以因應新興傳染病的緊急生產任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政府捐助創設的國衛院是任務導向研究機構,除協助爭取國外疫苗授權,擴廠後將打造能快速生產的疫苗技術平台。

向國外廠爭取授權部分,本刊掌握,有別於代工不能取得技術,政府正盤點國內疫苗廠的量能,希望取得莫德納的授權量產,並由國衛院扮演洽談授權的窗口負責整合,目前已透過食藥署找來國內相關廠商開會討論,藉以掌握國內疫苗廠的技術及產量,擬採多家廠商分工模式向莫德納爭取授權,6至9個月的產量初估可達3至5億劑。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台灣正向莫德納爭取授權量產,由國衛院負責整合、盤點國內廠商量能。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接受本刊採訪時,不願透露疫苗授權的進度及產量,但他說,國內疫苗主要有採購、授權量產、國產自製3條途徑,其中疫苗自製從戰略角度而言一定要做,至於採購每年必須重新談,加上買方、賣方市場未定,還有國際政治因素等,若能談定授權量產,一旦簽約就是5或10年甚至更長,等於至少有一條線是穩定的、每年可穩定提供,另也可取得疫苗技術的know-how,有助研發工作,藉以扶植國內廠商。

我國去年也曾與AZ洽談授權,但因當時國內廠商量能不足,最後破局。(AZ示意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為何選定莫德納?梁賡義表示,AZ的技術平台是腺病毒,須在生物安全第二等級(P2)環境進行,一旦產線建立就要固定,無法改回來,也無法切割分工,國內廠商評估後多數意願不高;至於輝瑞/BNT是美德合作,背後牽涉德國、歐盟,甚至與中國的關係,就政治角度的確較複雜,但莫德納相對而言比較單純。

梁賡義並說,一來莫德納屬於mRNA技術,這已是疫苗製備的國際趨勢,二來生產線也不必在P2環境,若台灣談成授權,屆時可採分工模式生產,不同廠商負責不同區塊,例如發酵槽、反應槽、包埋充填等都可分開進行,國衛院負責的就是整合、盤點國內相關單位及廠商的技術與量能,與對方洽談細節,一旦順利,後續再由廠商出面簽約。

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表示,mRNA疫苗技術門檻較高,先爭取國外廠授權、再同步建立國內技術會是較可行方式。

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則表示,國內疫苗廠多屬中小企業,研發量能不足,加上商業考量,要他們把現有賺錢的產線停下來去冒險開發新興疫苗,意願不會太高,過去多數都靠國衛院先在上游完成病毒分離及小量製造產程後,才技轉給廠商量產,以腸病毒疫苗為例,國光、高端都循此模式,這次新冠疫苗,部分廠商的動物實驗及一期臨床使用的疫苗也靠國衛院協助;未來建立mRNA疫苗技術平台,相較國內已做了幾10年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技術門檻較高,所以才會先爭取國外授權來台生產,再同步建立自己的技術,會是比較可行的方式。

此外,本刊調查,疫情爆發1年多來,台灣不是沒有嘗試爭取國外疫苗大廠的授權量產。一名任職英國牛津大學的台灣學者去年7月曾牽線,與國衛院的窗口溝通AZ疫苗授權,但因台灣疫苗廠的產量當時最多僅約上億劑,不符AZ方的產量需求而破局,最後才由爭取授權改為洽談採購。


更多鏡週刊報導
【疫苗新基地1】不讓疫苗斷炊重演 會議紀錄曝mRNA新計畫
【疫苗新基地2】國衛院50億新闢6條生產線 萬坪疫苗基地拚年底動工
【疫苗新基地3】追趕病毒變種速度 國衛院曝疫苗研發關鍵

 

關鍵字: 鏡週刊影音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蘋菓西打重生!大飲睽違9年首見配息 每股擬發0.35元現金

蘋菓西打重生!大飲睽違9年首見配息 每股擬發0.35元現金

「蘋菓西打」母公司大飲(1213)經歷食安危機後強勢復出,去年Q4透露債務全清償,全年轉虧為盈,稅後淨利為4.93億元,EPS為8.71元,今董事會決議股利分派,每股擬配發0.35元現金股利,是睽違9年再度發放股利。

2025-04-22 17:35

52萬股民注意!兆豐金擬配1.6元現金 殖利率破4%

52萬股民注意!兆豐金擬配1.6元現金 殖利率破4%

52萬存股族注意!兆豐金(2886)今(22)日公告董事會決議,擬配發每股1.6元現金股利,以兆豐金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2.35元,盈餘分配率逼近7成,現金殖利率則在4%以上。

2025-04-22 17:50

哈日族大哭!日圓現鈔「0.2357」 10萬台幣少換6.37萬日圓

哈日族大哭!日圓現鈔「0.2357」 10萬台幣少換6.37萬日圓

哈日族赴日消費預算要拉高一點了!受到日圓暴升影響,台銀今(22)日下午日圓現鈔賣出價出現「0.2357」逾3年新高,10萬台幣換匯少領6.37萬日圓。

2025-04-22 16:04

日圓暴升!兌美元衝破140 刷7個月新高

日圓暴升!兌美元衝破140 刷7個月新高

受到避險情緒推動下,市場瘋狂拋售美元,日圓兌美元匯率今(22)日升破140,由於升值的壓力加大,週二(22日)升破140關卡,觸及139.86,創7個月新高。

2025-04-22 15:44

美債倒債?專家曝「影響更勝2008金融危機」 股市重挫7成

美債倒債?專家曝「影響更勝2008金融危機」 股市重挫7成

近二周美國公債跌跌不休,許多傳言扶搖塵上,「美國國債會倒債嗎?」猜測聲充斥市場,雨果在「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臉書上指出,他個人認為機率非常低,若真的發將是全球金融市場的一場震撼彈,影響會遠更勝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股市可能會有超過70%以上的跌幅。

2025-04-22 14:30

台股面臨萬九保衛戰 00929、00904窘貼息

台股面臨萬九保衛戰 00929、00904窘貼息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於今(22)日除息,00929配息0.05元,受到大盤下挫逾200點的拖累,早盤以盤下16.32元開出,暫時呈現貼息,00904此次配息0.15元,同樣呈現開低,最低來到14.95元。

2025-04-22 10:08

中菲行看海運亞洲線Q2續強 歐洲線運價5月下旬看漲

中菲行看海運亞洲線Q2續強 歐洲線運價5月下旬看漲

川普關稅影響海空運市場,中菲行(5609)今(22)舉行法說會,海運副總林永川指出,目前中國往美國航班大幅縮減,但亞洲間航班轉趨熱絡,Q1淡季不淡、Q2續強;歐洲線貨量運價穩定,預估5月中旬過後運價有機會往上調漲。

2025-04-22 15:30

中菲行看空運「且戰且走」 東南亞貨量暴增、歐洲艙位供不應求

中菲行看空運「且戰且走」 東南亞貨量暴增、歐洲艙位供不應求

中菲行(5609)今(22)舉行法說會,針對川普關稅戰議題,集團總經理邱鈞榮指出,若是沒有關稅今年真的太好,主要是因油價下跌創20個月新低;整體來說今年空運市場「且戰且走」,台灣到東南亞貨量暴增、台灣到歐洲價格很穩且艙位吃緊供不應求、亞洲到歐洲貨量增加,4月非旺季但台灣及中國都有增班。

2025-04-22 15:25

三星傳停產DDR4 南亞科衝破40元大關、成交量破25萬張

三星傳停產DDR4 南亞科衝破40元大關、成交量破25萬張

三星計劃於今年底停止生產DDR4記憶體模組,預計12月進入產品壽命結束階段(EOL)。目前,記憶體模組廠商已逐步轉向台灣業者進行認證及採購。利多帶動下,今日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品安(8088)成為台股人氣前三,品安股價再度衝上漲停,南亞科一度突破40元大關。

2025-04-22 12:13

首檔ETF分割來了!00663L通過「1拆7」 1張約2萬元

首檔ETF分割來了!00663L通過「1拆7」 1張約2萬元

國泰投信旗下正向二倍ETF「國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已於昨(21)日舉行受益人會議,決議啟動分割,成為台灣市場當中首檔分割的ETF,也是全台最便宜的台股正2,以昨(21)日收盤價139.7元,平均一張13.97萬元,本次執行分割作業約為「1拆7」,分割後每受益權單位淨值回歸接近20元初始發行價格,交易價格回歸市場習慣的交易區間,換句話說,一張僅需約2萬元即可交易,投資更便利。

2025-04-22 11:17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