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記者會中致詞。(圖/科技部提供)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科技部今(25)日召開記者會,展現防疫科學研究中心研發重點成果,分別由臺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長庚大學暨長庚醫院及國防醫學院,集結各大學跨域研究量能、高防護實驗室平台與醫學中心場域等三大重要元素,落實「精準健康、精準防疫」。
從2019年11月疫情爆發迄今,COVID-19疫情對全球各國的公衛、經濟、社會都產生非常大的衝擊,台灣汲取19年前的SARS的經驗,在公衛嚴防、科技研究已奠定應對新興傳染病的基礎,在這基礎之上,科技部自去(109)年6月投入經費1.85億元,成立「防疫科學研究中心」。
而面對此次更為嚴峻的挑戰,科技部部長吳政忠表示,在全球高速萬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科技發展下,導入防疫所需要的監測、預防、檢驗、醫療甚至零接觸照護等,將可開創精準有效的新思維與應用。
科技部表示,防疫科研中心為即時掌握COVID-19病毒變異情形,透過高防護實驗室進行新冠肺炎病毒株的分離、培養、分析與監控,以確保迅速有效篩檢新變種病毒。其中長庚團隊已開發出精準並能快速檢測人體血清中和抗體效價之檢測試劑,此試劑已獲得緊急授權使用,已可用以追蹤疫苗施打後,體內新冠病毒有效抗體的長期變化,作為全球建立疫苗效期監控指標,是未來防疫管制及邊境開放時重要檢測利器,為守護國門的第一道防護網。
今年社區感染爆發初期,核酸檢測量能緊繃,防疫科研中心提供篩檢量能以支援疫情防堵。例如,今年5月間宜蘭遊藝場傳播鏈造成16例確診,陽明交大團隊迅速結合基因體中心高通量核酸檢測系統,進行大規模篩檢找出感染源,成功於1周內阻斷傳播鏈之擴散,堪稱蘭陽地區最強大防疫守門員。
防疫科研中心率先擬定新冠肺炎臨床治療指引,讓國內醫療人員有所遵循,此外、亦協助業者與政府橋接引進潛力的新藥及支援臨床試驗。如衛福部緊急核准新藥治療新冠重症患者之專案申請,以恩慈療法為重症患者點燃治療的曙光。另透過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找出多款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效果的潛力老藥,其中,中藥複方「淨冠方」可用於預防病毒感染及防止重症為目的。
防疫科研中心具跨領域能量,因而能迅速開發出智慧防疫系統,如成大團隊研發新冠肺炎AI影像自動判讀系統,僅需1秒鐘,即可辨識患者是否感染新冠肺炎,準確率逾90%;臺大團隊結合產業共同開發低血氧雲端監測平台,期能減少新冠肺炎病患發生寧靜缺氧導致猝死的風險,桃園市政府檢疫所架設的低血氧即時監測平台即是使用此系統,可守護國門安全,另外、臺大團隊亦結合HoloLens混合實境頭戴裝置,打造「混合實境病房」,減少醫護暴露在高風險場所的機會,未來可望推廣至全台防疫旅館與檢疫所。
科技部也指出,防疫科研中心已建立高防護實驗室,可進行病毒及變異的研究分析,新冠肺炎的細胞及動物試驗平台,協助產學界開發新冠肺炎新穎藥品、次世代疫苗及檢測試劑的研發及認證。其中國防團隊更建置生物安全第4等級(P4)及第3等級(P3)等高防護實驗室,以執行病毒培養、鑑定及分析工作。另因應各方快篩試劑、治療藥物及疫苗開發的測試需求,積極培育防疫科技研究人才。
科技部強調,新興傳染病的威脅仍存在,政府對於防疫科技非常重視,未來規劃持續推動「防疫科學研究中心」計畫,以科研力量作為政府防疫的堅強後盾。在全球精準醫療發展趨勢下,科技部持續跨部會推動「臺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發展方案」,帶動精準健康產業發展,建構臺灣為全球精準健康及科技防疫標竿國家。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