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裁判 可以沒量漲了又漲嗎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文/林友銘

上月專欄提到「台股四千億以下才是常態,但作空仍太早,台股仍會創高」結論,主要在顛覆市場共識的無量作右肩論點。一個月過後,台股在台積電調漲晶圓代工價、土洋回補晶圓雙雄下,於9/3反彈正式站穩季線,也確立本次反彈的強度。

當然,擔心無量會再殺一波的人大有人在。關於無量會不會一直漲一直漲?我的看法同前:只要美國不快速縮表或升息,則台股實質籌碼的供需是不會惡化的;而當沖限制只是造成名目籌碼高週轉的降低,表現在股市就是量潮退,但不代表人氣退,因為大前提是美國FED鴿或鷹,市場熱錢退不退,才是台股關鍵。

目前Delta病毒肆虐,疫情不因疫苗高施打率而停歇,由9/3美國公布的非農就業新增人數急凍一事來看,美國著實沒有立即縮表的可能,這會讓美股繼續走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台股前波從15159彈到創新高的18034,型態著實不是五波而是三波,且量價背離。這意謂台股未來就是走楔型模式,而楔型若走成a-b-c-x-a-b-c,即便一路量價背離,也是可以創高的,這就是市場的迷思之一。

其二則是近期台幣異常強勁,不排除是中國新一波「共富論」政策下,對岸轉進台灣避險的資金所致。如此一來,台股自然在9/3站上季線後,有再續攻的本錢。

而台股算時間波,十月及明年一月各有一個高轉低的轉折;若配合事件,如圖一所示:本波台股十月創高後會再壓回,一個月反映Q3季報回檔,然後再於十一月續挺走到明年一月,內涵是元月效應及升息前的逃命波,然後開始做出正式大回檔。

接下來的操作策略,圍繞在幾個重大趨勢的交集上:

*晶圓代工全面調漲,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就看誰有轉嫁能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台積電為挽救毛利率,於日前全面調漲晶圓代工價,當然第一階衝擊仍是IC設計業者。但IC設計業者能否轉嫁成功,取決於終端產品的需求。
目前來看,LCD TV在奧運後需求下滑,面板上所需的驅動IC、控制IC需求也會跟著下滑。相關IC設計業者若面對的TV客戶比重較高者,即有可能不具轉嫁力,投資人應避開,如聯詠、敦泰及天鈺。

然而一體二面,IP業者樂當二房東,自然直接受惠。但IP股的高本益比現象在電子大多頭時有利,在此時電子同樂會快散場之際,筆者倒是有更好的選擇。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大馬疫情反反覆覆,電子供應鏈戰戰兢兢

馬來西亞及越南近期受Delta病毒影響幾近封城,前者至少有全球五十家以上重要半導體大廠在內,並佔全球15%封測產能(見圖二)。

而全球電子元件產出量被影響程度依序為:功率元件(二極體)>MOSFET>MCU>感測IC。經研究,IDM廠MOSFET委外薄化需求大量溢出下,是唯一能成功轉嫁的電子元件,畢竟車用比重高的MOSFET,仍較其他小IC業者面對的下游手機及NB客戶更具價格談判力,市場也有共識它們Q3繼續成長、Q4與Q3相當。

經上述兩項趨勢,綜合出的選股方向如下:

「捷敏-KY」(6525):光通訊大廠聯鈞子公司,主攻MOSFET封裝,具有大馬疫情下國際IDM大廠的轉單效益,表現在營收上是三至七月連五個月創歷史新高。

投信之前認養比重達5%以上,但九月初部分基金開始調節,研判應是換股操作至蘋概股短期操作蘋果新品發表會題材,致捷敏-KY股價從124元回落。

但上半年EPS為3.05元,展望全年有挑戰6.5元機會,本益比約15~16倍,仍屬偏低。技術面觀察,月線最高點132.5元當月為天量,量先價行應會再突破;同時月線做突破後的回測,回到日線觀察正好也守住前波大量支撐,是值得留意的標的。

「威健」(3033):屬IC通路,第二季受惠晶片漲價獲利激增,EPS來到1.24元,小結上半年獲利1.99元,為該產業模範生。

鑑於接下來晶片及電子產品漲價力道減弱,但因代理晶焱的靜電保護元件提升毛利率,全年獲利應仍可挑戰四元,致使本益比落在六倍左右,較該業平均本益比八倍為低,具投資價值。

近期有跨足碳化矽(Sic)的轉投資新題材,該題材一度造就矽力-KY及中砂本波上漲,市場重新聚焦卡位未發酵的威健,技術面上碗底形成而量價加溫,值得留意。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1098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

關鍵字: 理財周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興櫃股王、擁「封測小巨人」外號的印能科技(7734)上櫃前公開申購今(18)日為最終日,因價差大,市場估「抽中1張賺44.5萬元」,吸引大批股民進場報隊。根據證交所統計,印能兩天來參與公開申購共有5萬2543筆,以印能公開申購價格每股1250元、每張125萬元計算,凍結市場資金逾656億元。

2025-02-18 11:33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8)日公告,將辦理新制勞工退休基金114年度國外投資「全球氣候轉型被動股票型」委託經營公開徵求受託機構,本次預計擇優徵選4家受託機構,每家受託金額為4億美元,總委託金額共16億美元。

2025-02-18 10:35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6446)昨(17)日晚間舉行重訊記者會,表示被國際商會仲裁庭要求藥華藥需賠償AOP公司2筆賠償金共156.29萬歐元,今日開盤後藥華藥股價重摔逾9%,股價最低來到695元,接近跌停。

2025-02-18 09:42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由於央行需求持續強勁,川普課徵關稅不確定因素,高盛週一將2025年底金價預期從每盎司2890美元上調至3100美元,若川普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再刺激,2025年可望衝上3300美元。

2025-02-18 10:00

DeepSeek刺激AI導入 法人看好台灣供應鏈優勢

DeepSeek刺激AI導入 法人看好台灣供應鏈優勢

在台股轉強帶動下,台股ETF近一月績效亮眼,去年2024年發行成立的台股ETF共有10檔,近一月全面正報酬,不過,唯有台新臺灣AI優息動能ETF基金(00962)重新回到發行價之上。展望台股後市,台新投信表示,DeepSeek並不會改變AI的趨勢,反而更顯AI是國力競爭所在,更多公司將AI導入期產品分析及行銷之中,將帶動更廣泛AI產業之產值成長循環,並進一步推升台股獲利,分析師估2025年台股獲利2位數成長,拉回即是買點,其中,台灣AI概念股是全球重要供應鏈,業績成長看俏,建議逢低布局台股AI ETF。

2025-02-18 10:43

12年來最怒!9成勞工不滿薪資 65%還被變相減薪

12年來最怒!9成勞工不滿薪資 65%還被變相減薪

年後轉職潮仍持續進行,不少勞工仍對薪資狀況不甚滿意,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有超過92%上班族不滿意現在薪資,且更有約65%曾被變相減薪,對於薪資滿意度平均只有36.4分,寫12年新低,平均希望能加薪6140元。

2025-02-18 08:00

日月光吳田玉:AI引三大變革「競爭更激烈」 台廠應廣結善緣合作

日月光吳田玉:AI引三大變革「競爭更激烈」 台廠應廣結善緣合作

封測龍頭大廠日月光(3711)馬來西亞檳城新廠落成啟用典禮前,執行長吳田玉也針對半導體產業及AI帶來影響進行深度分析,他認為AI的出現與發展,將會為全球帶來三大項重大變革,包括改變世界上的一切、硬體成為進步的瓶頸以及供應鏈的重組,至於要如何面對及前進,吳田玉則重申他先前曾多次提倡的「廣結善緣、多交朋友」,同時,也要勇往直前,不要停下來考慮,但往前同時,也要努力走在對的道路上,這樣才會成功。

2025-02-18 00:26

00878輸了!2月台股高息ETF年化配發率大車拼 00894黑馬竄出

00878輸了!2月台股高息ETF年化配發率大車拼 00894黑馬竄出

2月份台股ETF配息排行榜,第一名竟然不是00878! 只有1檔ETF配息破10%,想要參與除息02月17日前記得買進!

2025-02-18 00:02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大宗物資黃豆、玉米現在價錢已經是高價位,不過國內豬價維持、雞價有成長,但蛋價表現不好,卜蜂(1215)董事長鄭武樾指出,近期傳出飼料每公斤要漲0.4元,加上有禽流感因素,造成雞農損失很大,因此合理上來說蛋價應該要調漲。

2025-02-18 12:18

日本三菱電機成泓德能源前十大股東 雙方共同成立合資公司佈局日本

日本三菱電機成泓德能源前十大股東 雙方共同成立合資公司佈局日本

國際智慧能源大廠泓德能源(6873)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與日本三菱電機株式會社等夥伴在日本共同設立合資公司,以推動當地能源資源聚合業務。三菱電機亦參加泓德能源首次私募案,成為泓德能源前十大股東。

2025-02-18 11:5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