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推餘氫發電,綠能所副所長萬皓鵬指出,計畫在一年內完成驗證,隨後將搬進半導體廠域施行。(圖/記者吳康瑋攝)
記者吳康瑋/綜合報導
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今(14)日開展,工研院研發的各項前瞻技術也逐一曝光,近年「淨零碳排」話題不斷,工研院也攜手國內各產業龍頭研發新技術,而半導體製程方面,也攜手工程設備大廠帆宣、氫能源商亞氫動力簽MOU推動餘氫發電技術,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萬皓鵬指出,該瓩級燃料電池系統,目前已在沙崙的綠能科技單位進行「驗證」,且規劃在一年內完成,接下來就會搬到半導體實際的廠域內去試行。
萬皓鵬指出,這項系統用最簡單的發電方法,更可視為一階段的燃料電池,過去要將氫氣成功發電,需要把pem氫氣純度達到99.9%,不過瓩級燃料電池系統,將直接採用工業生產過程的混合氣體,省去純化氫氣過程,直接讓製程產生的50%餘氫,透過系統再進到燃料電池來發電。
萬皓鵬表示,目前工研院透過驗證,發現其燃燒效果可達到蠻大的氫氣濃度,雖然產出物及能量,大部分又會回到發電循環裡,不過發電的副產物只有潔淨純水及電力,所以這項發電技術,可以視為很乾淨的電池,只要利用比以往更少的製成氫氣,就完成循環發電的最終目標,絕對可有效降低企業碳排。
萬皓鵬表示,工研院在研發過程中司長「控制系統」角色,主要負責對整個系統進行全面性的整合,而燃料電池商亞氫則負責提供燃料電池,團隊當中還有半導體設備商帆宣,負責在氫氣產出後,規劃其銜接回系統的管線、產物怎麼循環;目前第一階段是對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為主,下一階段則瞄準化工製成產業,對其中的「餘氫」進行再利用、發電的規劃。
針對實際應用面,萬皓鵬表示,目前主要針對運用於「石化廠」、「造紙業」、「半導體」,國內許多大企業面臨「淨零碳排」進程都深感急迫,其中部分龍頭企業急需處理這件事情,但不只大企業有排放問題,一些小一點的製成廠也都必須面對,因此他相信未來在燃料電池技術成熟後,這項技術很快就會普遍使用,大家的腳步是很快的,在沙崙的驗證一年內完成後,接下來就會直接搬進半導體廠域內試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