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雄人壽,永達保經,富邦人壽。(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陳依旻/台北報導
單身獨居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台灣邁入單身社會,壽險業者提醒單身族群要做好壽險、醫療、退休3大保障規劃,防範於未然是當務之急,也能安穩無憂打造一個人的精彩未來。
國內單身男女越來越多,根據內政部統計,25到44歲人口裡有超過300萬人尚未結婚,占該年齡層人口比約43%,其中,30到34歲未婚占比更高達57%,整體單獨生活戶也已突破300萬戶,占家庭總戶數34%,意指台灣已經邁入「單身社會」。
遠雄人壽表示,基本人身保障方面,單身族可善用定期壽險保費較低、多種保障年期等優勢,建立人生風險屏障。以「遠雄人壽新定期壽險(110)」為例,提供6種年期,保額最高可達2,000萬,如繳費期間內不幸身故或完全失能,給付保險金額;另「遠雄人壽千禧一年期定期壽險」,續保年齡最高達95歲,可依人生各階段需要,自由調整保障額度,以20歲女性,保額100萬為例,年繳保費僅400元,小小預算即可擁有相當保障。
其次,是醫療保障,如果因病住院,除了醫療費用支出外,還要考慮無法上班造成的薪資損失,建議可以規劃結合日額型及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如「遠雄人壽新康富醫療健康保險附約」,經醫師診斷需住院治療,則提供7倍保證給付的「住院慰問保險金」,立即補助入院初期的龐大支出。
此外,同次住院期間曾住進加護病房或燒燙傷病房或超過60天者,投保計劃之「住院醫療費用限額」提高為原限額的兩倍,並另提供「住院前後門診保險金」保障,包含住院診療的前兩週和出院後14天內的門診給付。
此外,針對手上預算較少的單身族,可透過遠雄人壽「輕5飛YOUNG專案」套裝組合商品,一次擁有癌症醫療、手術醫療、疾病住院、長期照顧、意外住院、傷害失能及意外身故等保障。
最後在退休保障部分,以時間複利效果來看,退休規劃當然越早進行越好。建議可透過有複利增值效果的增額終身壽險,按部就班累積資產,打造穩定的現金流。近期美元匯率來到低點,可選擇美元利變型保單彈性規劃,以美元收付,提供6、10、15及20年期繳費方式,無論小資族、青壯族或是熟齡族皆可投保。
永達保經提醒,當超高齡社會遇上超單身社會,如何在退休後保有「與生命等長的現金流」,是所有單身族群面對退休議題必須提早採取的重要策略。屆齡21到35歲的單身青貧族,口袋深度大多不深,最重要在於轉嫁承擔不起的風險,首重實支實付醫療與重大傷病險,如果因意外傷病的症狀嚴重,影響到未來工作能力時,還得靠失能照護險來解決收入中斷及請人照護的問題。
36至50歲還未結婚的單身青壯族,正處於事業與薪水向上發展階段,建議先配置基本型保險商品打底基礎保障,如意外險和壽險,以有限的預算補貼風險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並加強一次性給付的癌症險與重大疾病險等醫療險保障,提高醫療品質並掌握黃金治療期。至於單身青貧族與單身青壯族的退休規劃部位,則建議經由增額終身壽險的商品機制,定期定額儲備退休金,只要謹守「長時間持有、鎖定複利因子」這兩大重點,就能創造未來源源不絕的現金流,並透過雙豁免的規劃保障自己的賺錢能力,即便面臨失能時也能豁免保費,藉由保險的機制解決風險發生時的經濟問題,延續對家人的愛。
51歲以上的單身高齡族,無論是因為不婚、失婚或喪偶等原因,如果在年輕的時候沒有規劃足夠的風險保障,很容易立即侵蝕過去工作時儲備的財富,尤其實支實付、終身醫療、重大疾病、癌症等保障型保險,年紀愈大保費愈高貴,還有一些投保限制,投保前建議先詢問專業保險經紀人的規劃意見。
富邦人壽建議未婚七年級生們,善用「631法則」完整部署生活開銷,每月保留6成薪水給日常生活消費需求,剩餘3成薪水即可投入財富規劃,挑選適合自己風險屬性的金融商品,開拓固定薪水以外的金流來源,如「類全委保單」,此類保單廣受歡迎的3大特色就是,具資金門檻較低、委由專家代操、具現金撥回機制,不僅小資族也能入手,還可省去自己研究市場、蒐集資訊、挑選標的時間,即使專心拚工作而無暇他顧,也能隨時參與市場行情,甚至做到多元布局及靈活調配,輕鬆做好資產配置以及風險控管,增進寵愛自己或照顧他人的經濟餘裕。
由於目前市場上類全委保單眾多,富邦人壽也提醒,選擇此類商品前,應先檢視自身資金規劃以及風險承受度等,選擇績效良好、評鑑優良,且較具規模的壽險公司、銀行及專業投資團隊,才能享受更有品質的保障。
剩下1成則用於醫療險規劃,根據統計,癌症在台灣已連續近40年穩居國人死因首位,癌症對於25歲以上各年齡層的民眾而言,死亡率均遠遠超過其他疾病或傷害類型,因此,富邦人壽也呼籲未婚七年級生們,繼完善實支實付型、日額型與手術險等基本醫療保障之後,應進一步強化癌症來敲門時的應對能力,建議及早納入「防癌險」,轉嫁長期癌症治療所需門診、住院、手術、化療費用負擔,同時可搭配「重大傷病險」的一次性給付即時援助效果,當面臨突如其來的治療需求時,才能獲得保障後盾的支持,從容應對驟增的財務壓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