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達飛航運實施新一輪凍漲現貨市場運價辦法。(圖/翻攝自達飛官網)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全球第三大貨櫃船公司法國達飛,公布去年全年淨利有179億美元,約新台幣5046.91億元,並宣布6月底前暫停新一輪現貨市場運費上漲。對此攬貨業高階分析,歐美一再對高運價施壓,達飛凍漲現貨市場運費並不影響該公司今年獲利,因為將原過低的長約運價與現貨市場超高運價拉近,船東實質獲利就會提高。
達飛2021年營收達560億美元,年增78%,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231億美元,利潤率為41.3%,年增21.8個百分點,淨利增長9倍至179億美元。
該公司已決定將90%的淨利投資於公司的持續發展、能源轉型及其員工身上。達飛2021年航運業務收入達453億美元,年增88.5%;EBITDA為221億美元,年增近3.2倍。
達飛去年貨運量達2204萬箱(20呎櫃),年增5%,每箱平均運價為2055美元,與2020年的1145美元相比大幅增加近八成,同時運營成本也急劇上升,去年第四季運營成本年增30%,主要是因油價、裝卸與租船成本提高。物流業務全年收入為109億美元,年增46.9%;EBITDA為8.82億美元,年增43.6%。
達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Rodolphe Saad表示,去年集團對船隊、貨櫃、飛機、碼頭和倉庫進行了大量投資,以支持客戶應對物流挑戰。通過戰略收購加快了集團的發展。今年,達飛將繼續就運輸和物流這兩大支柱進行轉型,並加快能源轉型。
他表示,全球物流鏈持續緊張,這對中小企業來說尤其具有挑戰性,達飛決定在緊張程度最高的歐洲、北美,以協商價格為中小企業分配船上的專用運力,這通常在更大運量的承諾下才能提供。
另去年9月至今年2月凍漲運費的達飛,在解凍一個多月後,宣布實施新一輪凍漲計畫至6月底止,前一次跟進達飛凍漲的赫伯羅德是否再次跟進引發關注。另達飛已決定讓其空運部門CMA CGM AIR CARGO成為一家法國航空貨運公司。這家公司並計畫到2050年實現淨零碳,並打算加快運輸和物流的能源轉型。
對於2022年的展望,達飛表示,自2022年開始,全球貿易健康發展,但存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自2022年初以來,全球供應鏈的緊張局勢繼續影響了全球船隊的有效運力。因此,該集團進一步增加了船隊運力,並計畫分配近91億美元用於購買和租賃貨櫃和船舶。
達飛表示正密切關注當前地緣政治形勢的發展,並已決定暫停所有往返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預訂。該公司已決定立即暫停所有往返白俄羅斯的艙位預訂,直至另行通知。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