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陷入困境?lativ宣布移除商品頁面產地標註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國民成衣品牌lativ2日宣布,決定移除商品頁面上的產地標註,但服飾上的吊牌仍按照台灣法令,具備標示說明。lativ是網購知名品牌,去年創下40億元的驚人業績,年前還宣布發放最高40個月的年終獎金。

成立於2007年4月、約有300位員工的lativ米格國際2日在官網表示,從2010年開始,lativ將台灣廠商無法負荷的訂單,逐步轉往越南、印尼與中國大陸等地,但有些原料則仍是從台灣生產。lativ指出,一直有擔心誤導消費者的隱憂,如何標示服飾產地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lativ在網站上宣布在商品頁面拿掉產地標註,上面卻是斗大的MADE IN TAIWAN。(圖/翻攝lativ網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lativ指出,多數人總認為該品牌以MIT做為銷售訴求,現在卻將訂單移至海外生產,諸多外界的聲音讓lativ重新思考在頁面上標註產地的做法。

官網上還表示,「最終,我們決定移除商品頁面上的產地標註,但服飾上的吊牌仍按照台灣法令,具備明確的標示說明。」「若您非『台灣製造』不買,我們誠懇地建議,請您不要下單,因為台灣已經沒有這樣的生產環境。」

lativ的聲明稿也引起許多網友討論,有人就認為,lativ當初會紅就是主打產品原料到製作都是MIT。也有人感嘆,lativ的初衷已變。有網友則不滿地表示,當初lativ主打MIT起家,現在在商品頁面下單之後無法知道產地。

該名網友建議,如果以後下訂單之後,回家發現衣服上標示是不喜歡的產地國,只好用消保法第19條第一項「郵購或訪問買賣之消費者,對所收受之商品不願買受時,得於收受商品後七日內,退回商品或以書面通知企業經營者解除買賣契約,無須說明理由 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價款。」

而lativ也在聲明稿中放上《MIT的現況與困境》的文章,解釋因為勞工結構老化與產能飽和等因素,所以只好把部分商品外移其他國家生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延伸閱讀

1.若一定要買MIT成衣!lativ:請不要下單


▲網友貼上當初lativ主打「給台灣產業一個機會」的訴求,(圖/取自網路)

▲lativ宣布在商品頁面拿掉生產地標記,引發網友不滿。(圖/翻攝lativ網站)

《MIT的現況與困境》全文

近來有許多網友討論到MIT問題,質疑lativ打著MIT招牌,卻把部分商品外移其他國家生產。看到這些似是而非的討論,讓全心堅持品質的lativ團隊感到無奈又無力,我們認為有必要在這邊把現實狀況說清楚、講明白。然而網路是個公開自由的環境,無論我們做再多解釋,信者恆信,不信者仍有一套說法,在這篇說明之後,我們將不再對MIT做相關解釋。

成衣環境現況:

在台灣的成衣廠大都20~30人的規模,lativ目前在台灣外發的工廠大大小小加總已經超過15家,這些都是經過lativ三年來千挑萬選,經過漫長的溝通與磨合,不是各位想像中找到成衣廠馬上就能生產的。

產能飽和:

許多會員常常抱怨lativ商品缺貨或是補貨很慢。在台灣,lativ配合的工廠大都處於產能滿載的狀況,師傅們已在平日加班、週六日不放假的趕工情況下仍常有延誤交貨的情況。然而,成衣業有很現實的季節性問題,一旦遲交就會影響銷售甚至變成沉重的庫存。

產線消失:

在台灣目前可以生產的主要還是tshirt、polo衫等較簡單基本的款式,因為這類商品的作工比較單純。其他如:羽絨外套、水洗牛仔褲、毛衣、襯衫、休閒褲都是屬於作工較複雜的款式,而作工複雜相對就會提高人力成本,所以這些產線也是早期第一波外移往中國、越南等地的工廠,在台灣要找到這類產品的工廠相當困難,即使找的到生產的工資也是相當昂貴!部份專櫃牛仔褲品牌也在台灣生產,但一件售價動輒3.4千、甚至上萬元,走的是高單價小量生產模式,與lativ訴求大眾、平價、高品質的方向不同,台灣工廠產能有限的情況下,當然也無法承接lativ的訂單。

勞工結構老化:

目前生產線的主要年齡在50~65歲之間,六七年級生不太可能上生產線車衣服,政府對於外勞的配置也有相當嚴格的規範。年輕人沒有意願投入,老師傅們人數有限也不適合長期加班,成衣廠雖然有心想擴充,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隨著老師傅們幾年後退休、目前外勞人力配比的限制,台灣成衣廠勢必要面對存續的抉擇!

品質控管不易:

國外的專業工廠大都是上千人的規模,生產、品管可以在同一個工廠內完成。但在台灣成衣廠目前大都是家庭代工居多,一款衣服可能分散在多個工廠同時生產,品質控管相對困難,也因如此lativ常為了品質的要求與成衣廠爭的面紅耳赤。在成衣界lativ的名聲可能不是太好,為了品質、交期等問題不得不更換工廠,卻也換得了過河拆橋的惡名,而成衣廠也總是抱怨,我們的品管要求比國際大品牌還嚴格。

外來競爭挑戰:

台灣店面的成衣品牌主要來自香港,今年日本國民服飾即將進入台灣市場,挾帶著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勢必對台灣市場造成另外一股衝擊,ECFA簽訂後,目前成衣還尚未開放零關稅,這是台灣成衣能夠與進口商品競爭的最後一道防線,一但全面開放零關稅,台灣成衣產業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lativ把部分產品外移是事實,一路以來我們也從未掩蓋產地訊息,從網站頁面、衣服吊牌、洗標,每個環節都誠實標示產地來源,並非打著MIT招牌招搖撞騙!在台灣原本配合的優良成衣廠仍持續合作生產中,超出台灣產能負荷或是台灣無法生產的款式,lativ才會轉到其他國家生產。然而,在其他國家生產就代表品質比較差嗎?這仍掌握在品牌經營者的理念,品質與平價也正是lativ一路以來從未改變的信念。

關鍵字: lativMIT米格國際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股下周開盤多慘? 「富台指」給答案 指數恐重挫 2000點

台股下周開盤多慘? 「富台指」給答案 指數恐重挫 2000點

美股血流成河,台股下周一(4/7日)開盤不妙,市場以清明連假台股休市期間有交易的富時台灣指數(富台指)期貨在川普公布對等關稅後至今凌晨夜盤交易結束計算共計重挫9.1%,等同台股在下周一開盤要重挫1960點,指數直接跳水回測19000點,如果再加上融資追繳令萬箭齊發,盤中有可能要跌掉2000點。

2025-04-05 16:45

美股大逃殺!單周跌幅5年來最慘 恐慌指數飆升

美股大逃殺!單周跌幅5年來最慘 恐慌指數飆升

中國對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出重拳,全球關稅戰升級,美股連續第二日暴跌,道瓊工業指數2天摔了快4000點,那斯達克指數較去年12月所持的紀錄高位跌去22%,跌入熊市區間,標普500指數已較近期高點下跌逾17%,主要指數均創下疫情高峰、5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2025-04-05 12:12

快訊/美國銷中國的貨傳出開始搶運 謝志堅與攬貨業都認為很可能

快訊/美國銷中國的貨傳出開始搶運 謝志堅與攬貨業都認為很可能

中國昨(4)日宣布報復美國高關稅,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對課徵34%關稅,TikTok今日出了一支影片,指出進出口商已經開始搶運美國輸中國貨載,要趕在5月13日以前到港,造成運價一天內上漲47%。對此國內兩家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表示沒聽說,但有可能,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則認為,美國出口商應該都有搶運的準備了。

2025-04-05 14:28

越南向關稅低頭! Nike、Lululemon股價強彈

越南向關稅低頭! Nike、Lululemon股價強彈

越南遭美國重課46%的對等關稅,不過越南政府釋出願將美商品進口稅率「降至0%」,在越南設有大型生產基地的企業運動鞋、服裝製造商獲得解套,激勵Nike和 Lululemon Athletica等股價在美股周五(4 日)大幅反彈,Victoria's Secret (維多利亞的秘密、簡稱維密)更大漲14%。

2025-04-05 11:06

中國反擊34%關稅 謝金河示警「美國2大品牌」首當其衝

中國反擊34%關稅 謝金河示警「美國2大品牌」首當其衝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震撼全世界,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這場關稅大戰只有兩個主角,其他都是陪榜,川普宣布對中國開徵34%關稅,中國立刻還以顏色,也宣布對美課34%關稅,首當其衝的是在中國擁有廣大市場的APPLE,Nike等知名品牌產品。

2025-04-05 09:48

台積電攜手英特爾合資建廠 花旗搖頭「不會成功」

台積電攜手英特爾合資建廠 花旗搖頭「不會成功」

外媒日前拋出台積電(2330)與英特爾(Intel)已達成初步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企業,共同經營英特爾位於美國的晶圓廠,對此花旗分析師持懷疑態度,鑑於營運方面的根本差異,此舉不會成功,相反地,花旗認為英特爾應該徹底退出晶片製造業務。

2025-04-05 18:15

鴻海3月、Q1營收創同期新高 估Q2表現「雙增」

鴻海3月、Q1營收創同期新高 估Q2表現「雙增」

鴻海(2317)今日公布3月營收5521億元,月增0.13%、年增23.37%,創歷年同期新高,首季整體營收為1兆6422億元,季減22.98%但年增24.20%,也寫歷年同期新猷,預估第2季營運展望將呈現季增、年增的「雙增」表現。

2025-04-05 17:17

被課32%重稅!胡采蘋曝2現況「台灣對美國很大方了」 1點超納悶

被課32%重稅!胡采蘋曝2現況「台灣對美國很大方了」 1點超納悶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台灣即將面臨32%的高關稅,衝擊全台產業發展,財經網美胡采蘋看完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的「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後,發現台灣對美國的貿易壁壘並沒有很多,主要是農產品跟汽車,但相對開放了,不禁疑惑「全台灣產業賠下去的意義是在?」

2025-04-05 17:14

台股下周變「做空的天下?」他點名1類股最慘 一票嘆:來不及了

台股下周變「做空的天下?」他點名1類股最慘 一票嘆:來不及了

中國對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出重拳,引發全球股市劇烈波動,美股連續第二日暴跌,台股雖尚未開市,但不少投資人皮皮剉,有網友直呼「下周一是做空的天下」,求大家推薦好的個股做空,並猜測AI相關個股會很慘。對此,網友大喊來不及了,「開盤跌停鎖死,完全沒肉吃」。

2025-04-05 14:36

友人不玩股、不看新聞「開心出國玩」 大票愣:這才最可怕

友人不玩股、不看新聞「開心出國玩」 大票愣:這才最可怕

股市震盪、經濟下行,會影響到不投資的一般民眾?有網友表示,身邊不少朋友不太看新聞,也沒投資股票,這幾個月還是開心出國、過生活,似乎沒有受到任何衝擊,讓他好奇「最近對不玩股票的一般民眾有影響嗎?」貼文一出,網友紛紛點出隱形壓力已經悄悄逼近,「溫水煮青蛙,不痛不癢才最可怕。」

2025-04-05 12:4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