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適
全球央行為了打通膨,貨幣政策轉向緊縮,全球股市大地震,台股也難逃修正命運,上半年下跌3393點,跌幅達16%,創三十二年來最慘上半年。在此背景下,交易大戶持續退場觀望,根據證交所統計資料,今年第二季單季交易金額達五億元以上的大戶降至2322人,較去年第四季的3791人減少1469人,減幅達39%;單季交易金額約一億元到五億元的中實戶降至19236人,較去年第四季的30463人減少11227人,減幅達37%。
定存族最愛金融股榜上有名
有別於大戶退場,操作偏好越跌越買的一般投資人交易倒是逆勢增加。第二季單季交易金額低於一億元的投資人降至417萬4194人,較去年第四季的412萬228人增加5萬3966人,增幅達1%。不少熱門指標股,在股價下跌過程中股東人數更大幅增加,與目前市場悲觀氣氛形成強烈對比。
統計今年來股東人數增加排行居前的個股以金融股居多,排名前三十檔中就佔了十一檔,截至六月底十五家金控股東人數達622萬584人,較去年底增加54萬1850人。其中,增加排行前三名分別為開發金(2883)、新光金(2888) 及台新金(2887),增加人數分別為11萬5412人、8萬3951人及5萬5156人。市場認為股東人數增加主要理由是金控股股東多以存股族為主,股價下跌時不易停損仍會續抱,未持有者還會逢低撿便宜,或看好七月有除權息行情,近期陸續逢低進場。
市場原預期金融股將會是全球央行升息循環的最大受惠者,但從近來的獲利表現來看,似乎有點事與願違。十五家金控六月稅後純益合計258.3億元,年減57.9%,前六月稅後純益合計2294.5億元,年減32.8%,領先台股出現獲利衰退,主因金控中的產險子公司或孫公司上半年提列防疫險理賠金額大增。
金融股利多提前反映
防疫保單理賠六月加速,整體產險公司賠付件數及金額分別增加24.38萬件及85.6億元,平均理賠金額為三萬五千元,上半年理賠件數佔有效保單8.75%,仍低於確診率17%。再加上全球股債雙殺,十五家金控上半年累計獲利全數呈現衰退,六月也僅有永豐金(2890)、日盛金(5820)及合庫金(5880)三家較去年同期成長。
雖然第三季進入壽險認列現金股利收入高峰期,美國十年公債走升至3%將有助壽險新錢收益率提升,但仍不利壽險債券評價。市場預期七月及九月美國聯準會將再度各升息三碼及二碼,九月台灣央行可能再度升息半碼,台美央行持續升息有助提升銀行淨利差及淨利息收入,但對壽險換匯避險成本擴大。
法人認為金融股的升息利多已在第一季提前反映,本波股價高峰恐已過,加上金融股跌幅又不如台股指數大,對想搶反彈的投資人不具吸引力,甚至還有補跌的壓力。由於短線基本面不會有太大起色,在股東人數大增後頻頻面臨台股破底考驗,持股信心不足的賣壓很容易被誘發出來。
※精彩全文,詳見《理財周刊》1142期,2022.07.15出刊。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1142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