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AI Day2022主題圍繞在人工智慧,展示科技堆疊演進的成果與未來發展的願景,三大主要項目分別為機器人、自動駕駛以及超級電腦。
文/黃俊超
海倫凱勒曾說:「許多人對真正的幸福有錯誤的認識。它不是透過滿足自己的願望而實現的,而是透過忠於一項有價值的任務來實現。」Tesla創辦人馬斯克貴為首富,不過相較於提升生活品質,更樂於推動科技持續進化,Tesla全球EV銷量高居首位,SpaceX為首屈一指的航太企業,但馬斯克所擘畫的遠景,說明這些都只是夢想一部分的環節而已。
Optimus機器人開始實習
雖然Tesla官網宣稱是電動車、太陽能與清潔能源公司,不過真實的業務範圍並不侷限於此,就如馬斯克所說,Tesla是眾多新創公司的集合。二○二一年首次舉辦的AI Day,發表了酷似人形的機器人Tesla Bot,然而更重要的是「D1」晶片和超級電腦平台「Dojo」,意味著擁有發展上游到下游整個生態圈的能力。
而今年的AI Day,展示了「Optimus」原型機,包括二.三kWh電池組、電腦運算、二八個關節驅動器、六個驅動器等配置,全身能夠產生二○○個以上不同角度的動作,足以負重十公斤,並精準抓握小型零件,馬斯克表示目標是製造能夠取代人力的人形機器人,並將低成本造車策略移植到生產機器人,期望未來價格壓低至兩萬美元以下。
相較於知名的Boston Dynamic機器人,Optimus看起來失色不少,縱然經過工廠測試,距離實際發揮作用與大規模量產,仍然有著一段不短的路要走,但是,馬斯克點出了兩個人形機器人重要但是被忽略的關鍵,即「製造成本」與「可以和真實世界互動的大腦」, Optimus價格比車輛更便宜,且目標成為Tesla工廠主力,導入大量造車經驗運用於機器人。
過去Tesla曾被嘲笑是將電腦裝在四個輪子上,然而在電動車熱銷後,再度引用這句話卻有著新的生命,Optimus是把電腦放在兩條腿上。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進行危險、重複且無聊的工作,且可廣泛應用於各產業智慧製造、生活所需的各項服務,透過AI晶片的演進,賦予更強大觀察、預測、識別的進化能力。
智能化將成下一個兆元產業
全球工業演進大致分為三階段,從動力取代體力、以計算力協助腦力,到新一代資訊技術取代決策力,機器人是邁向智慧製造的重要環節;製造轉型智動化有四大方向,自動化技術智慧化、勞動人力數位化、供應鏈體系優化與營運分析與決策,透過聯網化、可視化、透明化、預測化與自適化建構基礎能力。
台灣智動化產業概分控制元件、工業機器人與自動化設備及系統三部分,關鍵零組件主要有控制元件,包含控制器、工業電腦、馬達及致動器等;工業機器人如直角坐標型、平行結構型、SCARA機器人、協作型機器人、多關節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與系統則可有專用設備、檢測設備與自動化系統等。
國內知名零組件廠商,如上銀、台達電、研華、盟立等,工業機器人如廣明旗下達明、直得等,設備如佳世達、均豪、帆宣等。工研院預估我國今年智動化產業產值為六六二○億元,二○二八年將成另一個支撐經濟發展的兆元產業。
國際機器人聯盟(IFR)定義工業和非工業型機器人與機器裝置,服務型以用途分為專業與消費用,專業用銷售量以運輸物流用機器人為最高,且預期至二○二四年複合成長率將有三成,專業清潔用則因疫情而出現高成長,醫用機器人則是銷售金額最高,消費型則以家務用占比最高,而居家照護是持續成長的利基市場。(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16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