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岬型船運價在中國黃金周內漲了22.57%。(圖/裕民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散裝船運市場上周碰上中國十一黃金周,原本業界預期將是非常平淡的一周,未料這一周內波羅的海乾貨船綜合指數(BDI)漲了11.42%,差一點就漲破2千點,海岬型船平均運價漲幅高達22.57%。有分析師形容,船東就像舞池中的明星,費率攀升,讓租船人爭先恐後的尋找舞伴。
雖然上周四、五BDI有小幅下修,但能夠在中國黃金周有這樣熱絡的行情,業界都相當驚喜,而實際上過去運價上漲多數是因為中國因素,這一波卻是因為歐洲能源不足問題引發的搶購煤炭潮所造成。
俄烏戰爭讓俄羅斯減少對歐盟的天然氣供給,而歐盟又為了制裁俄羅斯停止進口俄羅斯煤炭,結果發電用的燃料煤售價暴漲至歷史新高,歐洲買家四處尋找可購買的燃煤,積極儲存燃煤,生怕過不了寒冬,雖然氣象專家預估今年歐洲很可能是暖冬,但是估計初冬天氣還是寒冷,為防萬一,歐洲各國還是願意支付高價買燃煤,除了從哥倫比亞、澳大利亞、美國和南非等國進口煤炭,甚至非洲坦尚尼亞、波札那與馬達加斯加的煤炭也被搶購。
由於第四季是美國與加拿大穀物出口旺季,運送穀物的主力船-巴拿馬型與超輕便型船,也是運送煤炭的主力船,噸位不到海岬型船一半的巴拿馬型船與更小的超輕便與輕便型船,今年運價多數時間是超過海岬型船的,以致於有進口商改以海岬型船運送煤炭,但因海岬型船都在17萬噸以上,還要看兩邊港口吃水允不允許大型船彎靠。
業者分析,每年首季是散裝船運市場淡季,12月到1月是巴西雨季,鐵礦砂出貨量會降低,現在就看歐洲實際天候發展,根據過去經驗,天氣寒冷時天然氣用量是平日的三倍,天然氣不夠,就只能靠煤炭支撐了。
而明年散裝船運市場好過今年的機率是非常高的,關鍵因素是明年散裝船船噸供給估計僅增加0.6%,需求估增2.2%,而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減碳新規明年1月就開始實施,不符合要求的船隻如果不拆解,就只能減速航行,會讓船舶實質供給量進一步被壓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