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能否幫英女王解惑? 陳冲:10年多前為何沒人注意金融危機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第260次「公亮紀念講座」,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圖/記者湯興漢攝)

▲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資料照/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依旻/台北報導

202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日前曉,由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與經濟學家戴蒙德(Douglas W. Diamond)以及戴布維格(Philip H. Dybvig)共同獲得,這3位過去數10年來都在檢視銀行體系不穩定性,不過,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想問,能否解答伊莉莎白女王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提出來的疑惑:「Why did nobody notice it?」

英國女王駕崩,一個月後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這兩件事有何關係?陳沖今(24)日指出,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之際,11月4日伊莉莎白女王移駕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這是總統蔡英文的遊學地。當時,伊莉莎白女王心念滿目蒼夷的金融中心,面對滿座經濟學家,提出一個簡短的問題:「Why did nobody notice it?」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場啞然,研究中心主任不得已回應,講了一句說了等於沒說的話::「At every stage someone was relying on somebody else and everyone thought they were doing the right thing(在每個階段,都有人依賴其他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在做正確的事)」。簡單的說,就是搞不清楚,推卸責任。

2012年12月13日女王造訪英格蘭銀行,一位主管自告奮勇要回答四年前的問題,結果說法還是令女王失望:「危機發生前,金融市場太過自滿,很多人認為監管沒有必要。」(大家都太鬆懈了)。

10年以降,女王已薨,仍沒人給她滿意的答案,直到一個月後,瑞典皇家科學院再將金融議題拱上世界舞台。

2022年10月10日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由三位美國學者戴上桂冠,其中柏南克因曾擔任聯準會主席,當然眾所矚目。

三位學者以八零年代對銀行擠兌與金融危機互動關係的研究為基礎,成功詮釋銀行社會功能,避免金融事件引發的經濟危機。

柏南克更以大蕭條為背景,說明銀行擠兌甚至倒閉時,由於借戶資料流失,快速重建不易,減損社會將儲蓄引導至生產的能力,致使金融危機更難善後。

柏南克等三人的創見,以現在眼光看來也許不足為奇,但誠如諾獎主辦單位所言:「近期全球面臨經濟衰退,以及疫情引致經濟低迷兩大危機,各國央行及金融監理機關採取的行動,幾乎都是基於這些得獎人的貢獻」。

換言之,自2008年迄今各國採取的因應措施,諸如QE(數量寬鬆)、Blanket guarantee(全額保障)、買入銀行欠缺流動性資產等,都是避免倒閉的邏輯思維;甚至美國為避免危機擴大,有主動發給銀行執照的特例。

這些措施由柏南克執行,其實再自然不過,也可解決問題於一時,尤其在金融危機發生初期,可以避免銀行對同業、對客戶的credit freeze,但吸毒上癮後,如何戒毒?

多年來所謂的QE2、QE3、乃至QE4,美國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由2008年的兩兆美元,成長到2022年的9兆,應該都是這種後遺症。

女王的疑惑,學者當然可以用華爾街事前過於自信、主管機關缺乏風險意識解圍,然從市場實務觀察,持續成長的貪念,也是主因。

看到華爾街高薪,其實金融界人士應了解,豐厚的獲利不當然要轉換為高薪、紅利或獎金,而是有一大部分應作為提升柏南克等所說的「信用中介成本」,這是指將資金從最終存款人引導至優良借款人的必要花費,包括篩選、監督、會計、各項提存、呆帳以及賠償準備,如實扣除這些成本,華爾街的高薪,可能只是幻影,日前產險業的防疫保單事件,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另外,除了諾貝爾獎,女王在LSE提出的問題,LSE的學生能解答嗎?

關鍵字: 諾貝爾陳冲金融海嘯伊莉莎白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南亞科成台股最強軋空股? DDR4報價暴漲、資券對峙 

南亞科成台股最強軋空股? DDR4報價暴漲、資券對峙 

DDR4價格異常飆升,現貨甚至超越DDR5,南亞科成為最大受惠股。軋空行情升溫之際,投資人應掌握補庫節奏與關稅時限,謹慎因應短線波動。

2025-06-21 19:00

萬年謠言「電價三時段收費」 台電:假消息、一般家戶只看用電量

萬年謠言「電價三時段收費」 台電:假消息、一般家戶只看用電量

萬年謠言又來,網傳電價將改成三時段差別收費,台電今(21)日澄清,此為假消息,一般家戶用電計費只看用電量,無關時段,民眾可透過電費帳單或台灣電力APP確認,若有看到親朋好友在群組轉傳相關訊息,也請一同支援澄清。

2025-06-21 14:23

聯電下周二除息!6%殖利率誘因 專家:留意2面向

聯電下周二除息!6%殖利率誘因 專家:留意2面向

聯電除息在即,殖利率達6%雖具吸引力,但回顧過去15年填息紀錄,殖利率越高,填息機率越低,投資人應關注公司基本面與下半年營運挑戰。

2025-06-21 11:48

鴻海傳攜手輝達打造「機器人生產線」 休士頓廠明年Q1啟動

鴻海傳攜手輝達打造「機器人生產線」 休士頓廠明年Q1啟動

《路透》報導,兩位知情人士透露,鴻海(Foxconn)與輝達(NVIDIA)正在洽談計畫在鴻海位於美國休士頓的新工廠導入人形機器人,這座工廠將生產輝達的AI伺服器,此舉代表著兩家公司可能是首次將人形機器人融入大規模生產。

2025-06-21 11:00

006208爆存股「出走潮」?股東人數連8降 小資0050 刷新高

006208爆存股「出走潮」?股東人數連8降 小資0050 刷新高

隨著元大台灣50(0050)分割後恢復交易,因一張入手價不到5萬,吸引小資族搶進,根據集保統計至6月20日,0050股東人數飆新高,來到逾121萬人,不過因此孿生兄弟富邦台50(006208)受波及,股東人數連八周下滑,2檔市值型ETF進入白熱化競爭。

2025-06-21 10:28

最新妖股出現!中藥公司股價飆漲48630% 市值一度超越美超微

最新妖股出現!中藥公司股價飆漲48630% 市值一度超越美超微

一家專攻草藥療法的香港生技公司Regencell Bioscience(美股代碼RGC),近期在美股市場掀起熱潮。儘管尚未獲得任何營業收入,今年股價卻飆升至驚人的48630%,市值一度突破386億美元(約新台幣1.13兆元),超越AI伺服器大廠美超微(Supermicro)。

2025-06-21 06:22

台股年線震盪整理 本益比回升至16.7倍企業獲利依然穩健

台股年線震盪整理 本益比回升至16.7倍企業獲利依然穩健

昨(20)日在國際市場變數影響下,台股震盪收紅,周線幾乎收在平盤,微幅下跌27.21點,跌幅0.12%,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009803)經理人張芷菱表示,目前台股反彈後反覆測試年線位置,現在預估本益比已回到16.7倍左右,不僅低於兩年均值的18倍,更凸顯此時指數的評價面更具吸引力,建議投資人持續聚焦成長性明確的核心AI企業,以及評價較低的消費性電子股、金融、航運類股,另看好進入除權息旺季,亦可配置殖利率概念股。

2025-06-21 06:05

台灣虎航響應淨零碳排 A320neo新機飛渡將添加5%永續航空燃油

台灣虎航響應淨零碳排 A320neo新機飛渡將添加5%永續航空燃油

受先前交機延誤影響,台灣虎航今年陸續將有2架A320neo新機報到,而為響應政府「台灣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政策,台灣虎航也持續針對永續及減碳議題努力。台灣虎航20日宣布,將於2025年起引進之全新A320neo航機飛渡航班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永續航空燃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此舉也展現台灣虎航積極投入綠色飛航的決心,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

2025-06-21 06:00

志信股利1.64元 美麗信今年維持好成績、竹南接續推新建案

志信股利1.64元 美麗信今年維持好成績、竹南接續推新建案

志信(2611)今(20)日股東會通過配發現金股利1.64元,配發率100%,以今日收盤價20元,殖利率達8.2%。公司總經理陳秀奇指出,公司轉投資的美麗信花園酒店,去年平均住房率超過九成,配發現金股利0.96元,今年估計仍有好業績;在竹南蓋的住宅與店面,預計今年年底完工,接續還有約一百戶住宅與店面建案將推出。

2025-06-20 22:10

12強紀念銀幣來了! 央行:下周一正式亮相

12強紀念銀幣來了! 央行:下周一正式亮相

總統賴清德催生的12強冠軍紀念幣有譜!央行今(20)日公告,下周一(23日)上午10點,將由央行發行局局長鄧延達正式向外說明「2024年第三屆世界12強棒球錦標賽冠軍紀念銀幣」相關事宜。

2025-06-20 21:17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