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估貨櫃船運漲運費可行性及持續性很低(圖/港務公司提供)
張佩芬/台北報導
航商積極推漲價計畫,有法人今(23)日評論指出,因為歐美庫存很高,加上中國即將大規模休假的情況下,又將進入季節性最淡的1Q,市場貨量將處在很低的水準,航商就算短期漲價成功,長期持續性也很低,無法阻擋長期供給過剩態勢。昨晚公布的德魯里貨櫃運費指數(WCI)跌幅僅0.3%,讓分配到很少艙位的台灣市場有機會調漲運價。
法人分析,歐美聖誕銷售旺季即將結束,但下游零售業庫存依然很高。另亞洲上游製造業庫存很高,例如:傳產業的巨大及電子業的華碩 都是明顯的例子。
中國因為缺乏訂單+疫情嚴重(解封後,每個國家疫情都會狂飆幾個月時間)+農曆過年,即將進行大規模停工,貨量會大減。
此外,要強調的是,營收=運價,減班幾成,總貨量就掉幾成,營收跟著下滑。航商進行大量減班,代表航商自身的總貨量會大幅減少,這樣即使撐住運價,營收還是會大幅下降,獲利還是會減少。
同時,減班會造成船舶周轉率下降,每單位運輸成本會明顯跳升,造成損平的運價要求更高,這樣撐住運價有啥意義。
簡單來說,長期供給過剩 終將 持續主導整個貨櫃航運產業。此外,所謂2023年減碳會影響 10%供給,這是指 若依規定如期實施,「未來 5年」會發生的影響,不是說1年就會減少10%供給;相對於2023年及2024年的大量新船下水,即使減碳每年減少2%供給,根本不足以扭轉貨櫃航商的長期供給過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