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圖/資料照,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廖婕妤/台北報導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在2022年締造多項紀錄,包括股價創新高、赴美設廠、在台量產3奈米、吸引股神巴菲特進場投資等,不過外媒認為,台積電雖然靠美國晶片禁令「少奮鬥10多年」,但總裁魏哲家2023年將遭遇更大挑戰,需要更大膽的新年決心。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2022年的台積電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年。在魏哲家出任總裁4年後,這家台灣晶片製造商打破了一個又一個紀錄。在此期間,股價也翻了一番。但面對艱難的2023年,魏哲家需要一些大膽的新年決心。
外媒認為,台積電2022年的銷售一直很強勁。8月營收總額爲71億美元,創單月新高,隨後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的出口禁令,爲台積電贏得了10多年的時間,而中國大陸同行一直在快速追趕,並壓低價格。
然而,晶片需求和價格對半導體週期或全球經濟的低迷高度敏感。魏哲家不能指望2022年的成功經驗,可在2023年重演。
之所以會這樣說,來自於半導體業競爭所帶來的挑戰已超越產品週期或經濟衰退。
三星、英特爾都將全力投入2奈米技術,台積電剛剛開始量產3奈米晶片,而三星已經在7月份開始出貨。這可能意味着台積電的主要客戶蘋果公司(Apple)相關產品要推遲。
外媒強調,「晶片行業幾乎沒有品牌忠誠度。能穩居客戶榜首的關鍵在於一件事:誰能提供最先進的晶片。」
另一個問題來自於內部,全球晶片製造商目前的人才短缺從未像現在這樣嚴重。多年來,台積電的競爭對手,尤其是中國大陸企業,一直在挖走台積電的工程人才,人才爭奪戰是地方性的。
除了台積電,台灣聯發科(MediaTek)和聯華電子(United Microelectronics)都計劃在本土招聘數千名員工。總部位於美國的美光(Micron)、英特爾(Intel)和輝達(Nvidia),以及全球晶片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和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也在台灣大舉招聘。魏哲家將不得不付出代價來留住人才。
外媒認為,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選擇台積電作爲其有史以來最大的亞洲科技投資之一。他的持股提振了該公司的股價。但正如波克夏減持比亞迪股份後比亞迪股價下跌20%所顯示的那樣,這可能是一把雙刃劍。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