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產業受惠缺料緩解,自2021下半年起,展開一波凶猛的報復性出貨潮,雖然2022下半年雜音漸增,但事實證明,IPC剛需強勁,廠商業績多看回不回。
文/王宜弘
對很多IPC業者來說,2022下半年因缺料緩解而大爆發的出貨潮,才剛開始而已。
這一波IPC榮景,其實要追溯到2021年初,當歐美地區逐漸解封的時刻,許多在2020年因疫情被壓抑的工商業甚至政府基建的需求,終於獲得了釋放。因此,儘管當時各國企業差旅往來尚未恢復正常,但嗷嗷待哺的需求,早已透過線上會議的管道釋出,位居台灣的IPC業者訂單開始如雪片般飛來。
缺料禍延逾兩年
當時研華、樺漢、凌華等年營收逾百億的IPC大廠,乃至於中小型廠如艾訊、安勤、廣積、振樺電、飛捷等,都宣稱已感受到客戶強勁的需求。猶記得2021年3月,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在法說會直呼「訂單史無前例的強勁」,凌華董座劉鈞也直言當時「是史上接單最佳紀錄,同比大增四到五成」,榮景可見一斑。
不過,大好之後還有大壞,就是禍延超過兩年的IC缺料、漲價潮。受到疫情導致海、空運以及全球IC生產線的不順,加上PC、車電需求大爆發,加乘效應之下,相當多的零組件面臨嚴重缺貨,交期甚至超過一年,因此,相對利基型的IPC業者需求遭排擠,成為搶料的弱勢族群,即便在手訂單爆滿,也只能把對客戶的交期不斷往後延。而廠商為了搶料各顯神通,除了不計價在現貨市場掃料之外,也紛紛尋求策略合作的大廠如鴻海、華碩、佳世達等奧援。
這樣的態勢,到了2021年第三季開始有了轉機。隨著解封效應發酵,PC遠距商機開始大幅降溫,部分零組件如面板供應舒緩,儘管多項IC零件仍然很缺,但對於部分IPC業者已有顯著效益。以振樺電、飛捷兩大端點銷售電腦(POS)為首的智慧零售業者,從2021年第三季起業績起飛,虹堡、連宇等電子支付系統品牌商的大單也展現出貨狂潮,單月營業額呈跳躍式成長,成為本波IPC族群業績表態的領頭羊,也帶動這些業者股價的大漲走勢。
不過,對於以工控、網通等垂直領域為主的廠商,缺料仍是一直到2022上半年左右業績的主要議題,缺料的項目像是PMIC、MOSFET、MCU、WiFi、網通晶片等,當時預估要到2022下半年才可望緩解。因此,像是近兩年辛苦拿下美系網通大廠大單的廣積,2022上半年的零組件缺口仍然高達五成,網通晶片的短缺讓其網安大單苦無料件出貨,幸賴工控、智慧零售業務出貨的提升才得以脫胎換骨,而且工控、智慧零售業務因專案性質高,也有效提升上半年毛利率。
直到2022年第三季,整體IPC族群業者的業績走勢基本向好,固然按照個別公司所涉垂直領域,以及接單的內容,營運成長強度有所區別,但整體欣欣向榮的格局相當確立,尤其第三季傳統旺季來臨,加上缺料進一步緩解,各家業者積壓在手訂單如猛虎出柙,再配合新台幣走勢因美國聯準會不斷地升息而重貶,第三季多數業者都繳出非常亮麗的財報,更不乏創下前所未見的歷史新高紀錄。
季報百花齊放
以龍頭大廠研華而言,2022年第三季合併營收逾186億元,EPS達4.1元,雙雙改寫歷史新高紀錄,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高達515.6億元,稅後盈餘逾82億元,已賺逾一個股本,EPS達10.59元;樺漢也不遑多讓,前三季合併營收逾831億元刷新紀錄,稅後盈餘超過14億元,已賺贏過去任何一年的全年實績,EPS達13.29元,其中,第三季合併營收361.21億元、EPS 6.15元,都是歷史紀錄。
振樺電雖以POS、KIOSK為主體,但併入了以工控、網通為主的瑞傳之後,成為IPC整合性大廠,2021下半年起,靠著智慧零售市場的起飛,以及瑞傳在美國市場的高成長,業績持續仰攻,直到2022年第三季登頂,單季合併營收達35.48億元,稅後盈餘3.21億元,一路超前進度,雙雙刷新歷史紀錄,單季EPS就達4.27元,前三季提前賺逾一個股本,EPS達10.41元。
廣積2022上半年靠工控自動化、智慧零售業務帶動營收獲利的成長超乎預期,第三季則在網通晶片大舉到貨之下,業績跳升,單季合併營收衝上18.78億元新高,EPS則大賺3.4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逾48億元,EPS突破7元,達7.23元,2022開年以來,營運表現一路超前進度,相當亮眼。
儘管廣積2022年合併營收成長率僅個位數,但主要是因為旗下的廣錠進入營運調整期,營收大幅收斂所致,但廣積個體IPC業務則跳躍式成長,下半年美系網通大單出貨之下,單月個體營收衝破6億元,雖毛利率略低,但經濟規模使整體獲利衝高,因此繳出跌破市場眼鏡的成績單。
其餘如飛捷、安勤、艾訊、立端、研揚、融程電、泓格、維田、鑫創電子等,不論單季或前三季均繳空前佳績,更不乏同比倍增或賺贏前一年者。(全文未完)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財訊快報 理財年鑑第202301期》
或上https://ssl.invest.com.tw/investSSL/o-m1.asp?pptype=A訂閱;內有當期更多精彩的文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