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通設備廠2024年很「悶」,2025年營運有機會重回成長,而沉浸作夢行情的局端光通訊元件廠,股價能否續強則要看是否交出亮眼成績單。
2025-01-15 18:21
電影科幻情境,如今已一一實現,VR/AR被視為新一波殺手級消費應用產品,宏達電、華碩、佐臻、錼創、宏齊等紛紛展示科技實力。
2025-01-15 18:15
AI伺服器供應鏈業績進入實質貢獻期,一、二線系統廠業績皆大幅成長,市場持續關注2025年GB200、GB300超級AI伺服器的發展。
2025-01-15 18:14
晶圓前段先進製程量能有限,後段CoWoS產能崛起,耗材供應與設備廠產能擴張幅度驚人,擴產計畫將提前實現,下世代製程商機全面引爆。
2025-01-15 17:27
工業型機器人將逐漸轉向服務型,預期人形機器人將爆發性成長,整體潛在市場年複合成長率驚人,機電整合、諧波減速機、滾柱螺桿商機龐大。
2025-01-15 17:24
IPC產業受惠缺料緩解,自2021下半年起,展開一波凶猛的報復性出貨潮,雖然2022下半年雜音漸增,但事實證明,IPC剛需強勁,廠商業績多看回不回。
2023-01-18 15:38
談起電動車的濫觴,可追溯到1860年代前後,鉛酸電池出現,1867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第一輛兩輪電動車,行駛速度比燃油車來得慢、續航里程短等條件限制,讓電動車發展停滯下來。
2023-01-17 18:04
各國大力布局6G搶當領頭羊,台灣及早卡位有機可趁,被視為主導6G技術關鍵的低軌衛星,供應鏈先受惠;WiFi 7成就高傳輸,2023下半年放量。
2023-01-17 18:03
元宇宙很夯,但目前多屬於概念性,現今真正落地的產品非常有限,多為AR/VR裝置,並以眼鏡為主,應用端以遊戲為多,但這是會實現的技術,且內含的半導體產值將上看百億美元。
2023-01-16 18:06
在《財訊快報2022理財年鑑》文章裡,筆者認為當時市場並未充分反映中國政經危機、美國緊縮貨幣以及美中對抗的交互影響力,更擔心美國聯準會如果因故升息強度加大,甚至形成長期連續升息預期,屆時幾十年來資產價格持續上漲的慣性會被改變,絕對價格計價的金融資產將會反螺旋式的反覆下跌
2023-01-16 18:04
全球科技產業度過變化莫測的一年,疫情導致新科技的應用爆發,同時衍生了缺櫃塞港及半導體產能嚴重不足的窘境,業者滿手訂單「只欠東風」。
2022-01-27 17:06
蘋果、三星2022年產品技術藍圖加持,Mini LED兩大封裝打件技術成熟化,COB可以滿足薄化移動式行動裝置需求,POB對於大尺寸TV背光、直下式顯示器有成本優勢。
2022-01-26 18:32
台積電引領台灣半導體技術持續向前推進,下世代的重心,已非傳統的代工微縮,而是新領域的竄起,包括小晶片、異質整合等,讓投資市場出現可以關注的新標的!
2022-01-26 18:22
5G行動通訊上路讓許多創意變為可能,頻寬布建加溫推升WiFi、光纖等升級需求,帶動超大型資料中心布建潮;被視為全網路最後一哩路的低軌道衛星密集發射,供應鏈樂翻。
2022-01-26 17:46
臉書更名為Meta,轉型為元宇宙公司,蘋果、微軟、輝達、谷歌等國際大廠也紛紛宣示進軍元宇宙;而元宇宙結合現實與虛擬世界所創造的經濟規模,更可望超越實體經濟。
2022-01-26 17:45
雃博國際打勝戰,台灣國際能見度提升,為品牌發展注強心針,加上三大機會市場萌芽,環瑞醫、益安帶進國際品牌、創新合作新模式,醫材產業展現新氣象。
2015-02-23 13:00
陽明董事長盧海表示,油價跌,貨櫃航運商有機會左右逢源,一方面是燃油成本降低,另一方面是民眾口袋變有錢,消費力增加、貨源跟著增加。
2015-02-16 13:00
一路攻城掠地的上證綜指已經站上了3200點整數關卡。起始於2014年11月中下旬的本輪反彈已經延續數個月之久,面對2015年的行情將如何演出?包括高盛、花旗、國泰君安、興業證券、中信證券等,中外各大投資機構相繼發布報告,依然看好A股市場的牛市趨勢,中國社科院更上看5000點!
2015-02-09 13:00
行動支付是一種無卡支付的概念,讓手機與錢包整合,以手機當作付費工具,甚至出門不用帶錢包。行動支付的應用起源於Google電子錢包,是Google Play商店的服務之一,一般使用在購買手機應用程式,並以信用卡、金融卡為付款工具。
2015-02-02 13:00
從交通工具、電信再到網路,透過科技演進突破了地域與時間隔閡,而持續進化的網路基礎布建與升級,再度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預期下一步的延伸,仍是如同於輝煌卻短暫的NOKIA經典台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驅使科技打破生命的藩籬,連結人類與物品之間,物聯網的世界終將到來。
2015-01-27 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