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險公會理事長李松季。(圖/資料照)
記者陳依旻/台北報導
未來輕症者將不需通報,意即產險業者將迎來曙光、防疫險理賠風暴將大減壓,但何時上路?產險公會今(1)日舉行新春團拜,理事長李松季在致詞時透露,「剩最後一哩路!」
李松季指出,最近幾個月,不斷為了這防疫政策上最重要的一哩路,向行政院、衛福部發函及當面陳請,表達由於目前99.5%以上確診個案均屬輕症,疫情已流感化,期盼為了早日讓國人正常生活,以及恢復各行各業的生機,在這各行各業中,當然也包括為了防疫保單承擔了鉅額損失的產險業,請行政院即時修改「法定傳染病」定義,即「新冠肺炎併發重症」才適用「法定傳染病」定義。
李松季強調,目前除了陳情,主管機關金管會也努力協助業者跨部會溝通中,希望早日促成「法定傳染病」定義的修改,讓業者們及早止血。
李松季指出,過去一年,許多產險業者是非常艱鉅、辛苦的一年,因為辛苦,所以讓他們彼此更加靠近,事實上,除了與主管機關保持密切溝通外,特別謝謝六家主要同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在過去幾個月陪著他向行政院秘書長、衛福部長、立法委員四處陳情,也謝謝八位常務理監事,開會幾乎隨傳隨到,以及理事會共同決議或核備了許多他們對內對外溝通的事項。
公會作為一個平台,依照章程,有三個重要的利害關係人,包括保戶社會大眾、主管機關及19家會員公司,在這之間要做到盡如人意,實務上很不容易,所以常務理監事會、理事會的良好運作,彼此之間誠信的溝通機制,就顯得格外重要。
最近國內一家保險雜誌邀請許多金融保險同業負責人,發表「回顧2022年及展望2023年」的專輯企劃,他也寫了一段簡短的感言,想利用今天的機會,再次跟大家報告:
「2022年因國內疫情不斷延燒而衍生防疫保險嚴峻挑戰,產險業者在面臨空前的鉅額賠款危機考驗下,仍以最大誠信原則,依照各家保單契約條款約定,善盡了賠付的責任。產險業作為台灣社會安全網重要的一環,在這痛苦紛擾的一年,顯現了值得信賴的強大靱性,產險業的社會價值是不容抺滅的。
展望2023年後疫情時代,雖然國內外政經環境,仍受到各項眾所周知的因素干擾,呈現不確定狀態,但產險業者秉持再出發的精神,仍將本於協助客戶風險管理及保險「損失填補」(Loss of Indemnity)的基本原則,提供台灣社會與時俱進的各項產物保險商品服務,共同構建一個永續、充滿靱性的台灣。」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