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人希望陽明海運趕快動起來,不要把錢放著等領利息。(圖/陽明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所屬THE聯盟成員,德國赫伯羅德(Hapag-Lloyd)執行長(CEO)詹森(Rolf Habben Jansen)在2021年3月與上周兩次談話,都被業界解讀是向陽明喊話,期待陽明能夠儘快造新船,而該公司的業務長(COO)Maximilian Rothkopf上週三悄悄來台訪問陽明,引發業界關注。陽明退休高階指出,公司應該趕快動起來,積極進行船隊更新並做適度擴充。
陽明在2018年年中,由前任董事長謝志堅主導下,訂造10艘2800箱(20呎櫃)中小型貨櫃船與14艘1.1萬箱貨櫃船,靠這兩批新船,大幅拉高陽明在疫情期間的獲利。陽明已經近5年未再下單造船,因為董事會意見分歧,經營團隊幾次提出的造船案都未能通過,直到去年4月董事會才決議新建5艘1.5萬箱LNG雙燃料貨櫃船,但至今也還未能簽約訂造。
Hapag執行長詹森在2021年3月以市場上新造船太少,呼籲同業要多造新船,當時業界認為是在向陽明喊話,因為該聯盟當中陽明運力最少,是唯一沒有訂造兩萬箱貨櫃船的公司,更是三大海運聯盟當中,唯一沒有訂造兩萬箱貨櫃船的公司。
業界大老分析,陽明沒有出手造兩萬箱船有兩個原因,一是過去長期虧損,資金不足,又不像韓國韓新遠洋(原現代商船)有政府全力支持,建造了12艘2.3萬箱貨櫃船與8艘1.5萬箱貨櫃。2019年韓新遠洋爭取加入THE,當時謝志堅強力支持,看上的也就是韓新擁有的新船。
業界高階分析,2萬箱以上的超大型貨櫃船,等於是兩艘運力1萬箱上下船舶運力,但是只要用一組船員,加上因為是最新節能船,耗油量大幅壓低,陽明前董事長盧峰海就曾經透露,8千箱貨櫃船與1.4萬箱貨櫃船耗油量是一樣的,因此越大越新的船,單位成本越低。
陽明內部透露,韓新2020年4月加入THE後,因為共享艙位,公司一年多賺了好幾千萬美元,這也是為何聯盟成員希望其他成員都能貢獻新船、大船的主因。
上周詹森談到THE聯盟現況,除了否認該公司與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NE)合併的消息,也強調THE非常強大與穩定,結盟合約將持續到2030年。而詹森提到:目前沒有理由認為聯盟不會持續合作下去,目前還可看到合作夥伴間的協同合作有所改善。
他認為,這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他相信多年來,聯盟在降低託運人成本方面,發揮很好的作用,還允許較小運送人保持競爭力。詹森所指的較小運送人就是陽明,讓陽明人聽起來很酸,也有業者認為就是在酸陽明。
業界大老分析,目前雖然市場有船噸過剩問題,但每次市場翻轉時,每一家船公司都嫌自己的船不夠多。陽明之前租用的20艘1.41萬箱貨櫃船,2025開始10年租約陸續到期,目前有5艘延長兩年租約,但就聯盟其他成員看,當然是希望有更新、更好的船,且根據減碳新規,也需要用節能新船來進行汰舊。
與陽明同名的ONE,在本月15日剛發布訂造10艘1.37萬箱貨櫃船,預計在2025-2026年交付,不因市場短期波動影響造船計畫;該公司去年5月就已訂造了10艘同級船。
另以陽明決策速度之慢,現在就需要開始推動分批建造新船。陽明到去年年底為止,約當現金餘額有1494.28億元,公司負債比從2019年的91.06%降到去年年底的32.35%,公司高階與退休高階都認為,錢不能放在那生利息,應該妥善運用,做適當的投資,否則海運聯盟下一輪重組時,恐怕會被萬海、以星航運等取代。
陽明懸缺已逾半年的兩名獨立董事缺,上級已指派由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與政大教授黃智聰接任,將待陽明5月26日股東會通過後正式上任,陽明人期待新的獨董上任後,能讓陽明變得有企圖心,有發展前景,不再是守著鉅額現金等領利息,放任公司逐漸萎縮,不求長進的過度保守現狀。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