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個月,特斯拉橫掃北美電動車充電市場,同時也正瞄準歐洲,意味著電動車市場的戰爭,已經從單純的銷售量,演變成充電規格的淘汰賽。
文/吳旻蓁
近一個月來,特斯拉北美充電標準(NACS)勢力大幅躍進,自今年五月底福特(Ford)宣布加入特斯拉NACS標準陣營後,跟進特斯拉充電標準就如骨牌效應一般展開。先是福特表示,二四年初起旗下車主將能使用特斯拉遍布北美的上萬座超級充電樁,並規劃從二○二五年開始生產支援NACS標準的電動車;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與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Rivian緊跟其後,同樣宣布自二五年起,將在旗下電動車安裝特斯拉使用的充電端口。
特斯拉超充陣營持續壯大
不僅如此,這股趨勢仍在持續,繼福特、通用和Rivian後,日前Volvo也跟進表示加入特斯拉充電陣營,值得一提的是,Volvo是首家靠攏特斯拉充點網路的歐洲車商,在Volvo開啟歐洲汽車品牌第一槍後,後續有機會吸引更多車廠跟進,是否會因此牽動歐洲品牌的網路布局,也已成為市場關注的一大焦點。
不只車廠相繼入夥,第三方充電站營運商包括ChargePoint、Blink Charging、EVgo、Tritium DCFC、ABB E-mobility等也都宣布將增設支援NACS標準。就連德克薩斯州、華盛頓州等地區也都紛紛表示電動汽車充電業者必須採用特斯拉的北美充電標準,才能獲得高速公路電氣化計畫的資金補助。
隨著越來越多業者以及地方政府的加入,NACS標準頗有一統江湖的味道。綜觀目前全球主流電動車充電規格共有五種,分別是:美規CCS1(Type1 J1772)、歐規CCS2(Type2)、日規CHAdeMO、中國規格GB/T,以及特斯拉專有規格Tesla TPC,然而在近來這些業者轉向NACS標準前,組合充電系統(CCS)才是特斯拉以外多數車廠在北美市場的選擇。
事實上,特斯拉的充電站大局已低調布了超過十年,其早在Model S上市之後,也就是一二年九月就開始投入充電站發展,目標就是要建置全球的充電網絡,就如同特斯拉搶在市場仍在做燃油車時就開始做電動車一樣,在充電站領域中亦具備先行者優勢。如今特斯拉超級充電樁已覆蓋至美國、亞洲、歐洲和中東大部分地區,被市場視為精明且具深具戰略性的商業模式。
專家也認同指出,特斯拉擁有全球密度最高、站點最多的充電網路,無疑是NACS標準最具吸引人的特點,因此雖然過去CCS獲得較多車廠採用,但若以北美充電樁的數量來看,特斯拉超級充電站是北美最大的充電網絡;依照美國能源部的資料,北美總計有接近三.六萬座快充,其中有超過二.一萬座都屬於特斯拉;換句話說,特斯拉的快充在北美有接近六成的市占率。此外,截至今年第一季末,特斯拉在全球擁有超過四萬五千個充電樁或連接器,在美國,其充電連接器數量更是第二名德國福斯汽車投資的充電連接器品牌的三倍之多。
都說時勢造英雄,不過英雄也可以造時勢,特斯拉十多年前超前部署充電商機,現在不僅布局逐步開花結果,更創造出全新時勢,可望大賺充電財。像是金融服務公司Piper Sandler調查數據指出,至二○三○年,特斯拉可從福特和通用這兩大車廠身上大賺高達三○億美元的充電財。而根據研究機構Piper Sandler的報告則預估,至二○三○年特斯拉將有三○億美元收入來自非特斯拉的車主,這相當於其去年約四%的營收;而到二○三二年,來自非特斯拉車主的營收更將有機會倍增至約五四億美元。
大一統趨勢逐漸成形
另外,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考量二○三○年預測電動車里程數比率、特斯拉超級充電站的市占率和稅後淨營業利益率等變數,推測特斯拉超級充電網的估值有潛力跨越一千億美元,也凸顯電動車充電基礎建設有龐大的獲利潛能正待開發,亦顯示出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的領先幅度。然而對比近來頻傳的好消息,今年三月,特斯拉宣布向所有非特斯拉的車主開放所有北美充電站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恐怕為了獲得政府補助而導致競爭優勢流失,如今可以說是徹底翻轉了局面。(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55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