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女友租公寓創業 4年拚上IC通路股王

2019年在華碩副董事長徐世昌牽線下,祥碩取得文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圖/報系資料照)

▲2019年在華碩副董事長徐世昌牽線下,祥碩取得文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圖/CTWANT提供,下同)

圖、文/CTWANT

在IC通路產業的生態裡,併購是生存壯大的主旋律。月前,以1200億新台幣,約當12倍股本併購加拿大通路商Future Electronics的台廠文曄(3036),成軍30年來經歷8次併購,才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廠壯大為全球第四大,四年前,還險些被台灣同業大聯大「併購」,成功突圍的59歲創辦人鄭文宗,如今越戰越勇,月前完成第9次併購,一舉打入世界前三強。

「IC通路的產業規模其實佔整體半導體產業來說,大約10%左右,其實並不大,因為多數的IC產品,主要還是由原廠直接銷售給系統廠(如ODM、EMS)或是品牌廠(如蘋果),這樣大約佔了超過60%,透過通路商銷售的產品比重約35%左右。在市場成長空間有限下,併購就成了通路商擴大供應商及客戶的重要方式。」光電協進會特約顧問柴煥欣告訴CTWANT記者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的鄭文宗,雖有工程師背景,但對工廠生產興趣遠不如銷售工作,他光寶集團旗下旭寶,負責半導體零件銷售的經驗,1993年,29歲的鄭文宗決定創業,與當時的女友許文紅在新北市中和區租了一間公寓,成立「文曄」,從電子零組件銷售做起。

回顧文曄成軍三十年,從兩人小公司翻身為世界前三強,法人分析,可分為3個階段,首先是上市櫃,2000年就上櫃,2002年轉上市,當時文曄的股本才3.6億元,但是每股稅後純益(EPS)超過4元,透過募資,來獲得營運資金。上櫃隔年,鄭文宗展開第二步擴張布局,由於中國是台廠主要生產基地,因此進入上海設點,卡位崛起的中國市場。

第三階段則是併購。據文曄年報資料,從2008年開始,加上這次併購Future,文曄共計有9次併購,包括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5年都有併購案,接連併購所羅門半導體部門、通訊領域的茂宣、車電相關領域的韓國NSU、以及網路通訊領域的志遠,5年後,收購應用設計解決方案供應商宣昶,2022年收購新加坡商世健科技,今年則是併購Future。

大聯大無預警宣布將公開收購文曄30%股權,讓文曄董事長鄭文宗親自寫報告指出合併將造成四輸局面。(圖/報系資照料)

▲大聯大無預警宣布將公開收購文曄30%股權,讓文曄董事長鄭文宗親自寫報告指出合併將造成四輸局面。

法人分析,文曄持續透過併購,增加通訊及資料中心、伺服器的新趨勢市場所需。接連的併購,也反應在文曄營收上,從2007年不到400億元,2014年衝過1000億元,四年後翻倍2000億元,直上2734億元,2019年再飆到3350億元,2021、2022年受惠疫情缺料,連續創新高達4470億元及5710億元。今年前三季,文曄營收已達5700億元,其中逾60%來自中國。

與此同時,身為台灣IC通路龍頭的大聯大,也從2005年啟動併購,比較受市場關注的有2008年換股併購凱悌、2009年換股併購詮鼎,及2010年換股併購友尚,而最知名一役,就是2019年11月大聯大無預警宣布,將以溢價逾26%的價格公開收購台灣第二大半導體通路商文曄流通在外30%股權。

這場突如其來的訊息,讓人在大陸的鄭文宗如臨大敵,立刻飛回台灣迎戰。當時,大聯大宣稱收購案是「財務投資」,鄭文宗親自寫分析報告,昭告天下,強調若大聯大成功入股,將讓市場成為寡占,客戶或供應商都不樂見,一定會轉單,這樣兩家公司的股東及員工也會受害。

後來2020年2月,在鄭文宗的「好鄰居」華碩副董事長徐世昌居中牽線下,由祥碩以換股方式取得文曄22.39%股權,化解文曄被併吞危機。目前兩家持股分別為大聯大19.96%,及祥碩19.27%,而併購危機解除後,這四年來,文曄也交出漂亮成績單,營收成長70%,獲利更是翻倍,連股價也從大聯大相當,直接衝過百元大關,海放大聯大。

儘管鄭文宗四年前化險為夷,「文曄對於大聯大的併購依然有一定程度的芥蒂,這次併購Future,不排除也有互別苗頭的意味。」法人分析。

文曄在度過大聯大併購危機後,營運呈現大幅成長。(表/記者整理)

▲文曄在度過大聯大併購危機後,營運呈現大幅成長。

延伸閱讀
逆襲大聯大3/文曄併購獲利大進補 分析師:「這兩大股東」同步受惠
身障一家人2/老屋面臨「樹木吞屋」斷電危機 里長:望各界伸援手助急難
超強發電機2/熊霓獲胡瓜青睞 打趣要她換掉搭檔籃籃

關鍵字: 周刊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股5大爆跌紀錄一表看! 重挫後20日勝率100%

台股5大爆跌紀錄一表看! 重挫後20日勝率100%

台股3日大跌830.7點,跌幅3.53%,收在22694.71點,也創下史上收盤第四大單日跌點紀錄。不過今(4)日在川普關稅出現轉機下美股跌幅收斂,台指期開盤率先反彈漲逾300點,法人指出,台股近5次大跌逾700點後20日勝率100%,投資人要留意。

2025-02-04 08:54

DeepSeek嚇壞AI股 郭明錤:台積電還是大贏家

DeepSeek嚇壞AI股 郭明錤:台積電還是大贏家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今日發文表示,台積電與NVIDIA均預期裝置端AI將在2026年顯著成長。先前台積電法說提到裝置端AI趨勢在2026年才明顯,NVIDIA AI PC處理器N1X/N1量產時間為4Q25/1H26。然而,DeepSeek爆紅後,裝置端AI的趨勢將加速。

2025-02-03 23:33

LINE Pay逆勢上漲創波段新高 蛇年紅盤日並列14檔注意股

LINE Pay逆勢上漲創波段新高 蛇年紅盤日並列14檔注意股

雖然台股蛇年紅盤重挫830點,不過支付股王LINE Pay(連加網路,7722)今(3)日股價逆勢走揚,盤中一度衝破800元大關,終場以上漲50元或6.73%、每股773元的價格作收,刷1年新高,證交所今日盤後提出2大理由,將LINE Pay等14檔個股列入注意股。

2025-02-03 22:42

台股蛇年紅盤狂跌 金管會5大重點信心喊話

台股蛇年紅盤狂跌 金管會5大重點信心喊話

金蛇年新春開紅盤反映川普關稅戰開打、美國科技股跌勢,今(3)日台股開低走低,終場大跌830.7點或3.53%、22694.71點作收,創下台股史上第4大跌點,外資賣超743億元,創下史上第8大賣超金額,金管會針對台股跌勢提出5大重點信心喊話,其統計至2024年上市公司營收達43.46兆元,創歷年新高。

2025-02-03 18:11

外資台股提款743億史上第8大 狂殺鴻海、台積電

外資台股提款743億史上第8大 狂殺鴻海、台積電

受到川普關稅開戰與DeepSeek重擊AI股的雙重利空下,台股今(3)日蛇年開紅盤首日,指數終場暴跌830點,其中外資賣超逾743億元,居史上賣超第八大,而賣超前十個股中老AI股居多,鴻海(2317)遭大砍逾9.5萬張居冠,台積電(2330)逾3萬張居次。

2025-02-03 17:04

00923群益台ESG低碳50配息0.77元 2/17最後買進日

00923群益台ESG低碳50配息0.77元 2/17最後買進日

台股在反應長假期間國際股市利空,金蛇年首個交易日表現失利,補跌逾800點,台灣首檔台股低碳市值型ETF-群益台ESG低碳50 (00923)宣布本次基金每受益權單位預估配發金額為0.77元,若以今(3)日收盤價21.8元來推估,單次現金配息殖利率預估近3.53%,除息日訂於2月18日,最後買進日 2月17日,收益分配發放日則在3月17日。

2025-02-03 16:52

越南也停止快遞進口小額商品免徵加值稅 各國恐競相跟進

越南也停止快遞進口小額商品免徵加值稅 各國恐競相跟進

大型航空貨運承攬業者指出,越南政府總理搶在美國總統川普之前,就已宣布自2025年2月18日起,停止對通過快遞進口的100萬越南盾(約新台幣1308元)小額商品免徵加值稅的政策。業界擔心各國競相取消免稅額,除了會對航空貨運造成衝擊,也將引發通貨膨脹,對於喜歡買電商貨的中低收入民眾影響也很大。

2025-02-03 16:36

81萬人注意!00929再配0.05元 2/19除息

81萬人注意!00929再配0.05元 2/19除息

擁有逾81萬名受益人的「月配ETF始祖」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今(3)日公告最新一次配息,每股配0.05元,為連續3次維持低檔,預定2月19日除息,2月18日為最後買進日,3月18日入帳。

2025-02-03 16:30

遠百、Global Mall春節業績年增1成 SOGO成長2成

遠百、Global Mall春節業績年增1成 SOGO成長2成

春節9天連假,不少民眾逛街走春,百貨業者業績亮眼,遠百(2903)整體業績成長近1成,其中家飾禦寒商品飆出3成佳績;遠百轉投資遠東SOGO整體業績成長逾2成,人潮亦有雙位數成長;冠德(2520)旗下環球購物中心(Global Mall)全台8店春節期間湧現滿滿人潮,9天連假業績、人潮雙成長,年增近10%。

2025-02-03 15:52

00878開獎!每股配0.5元小縮水 2/20除息

00878開獎!每股配0.5元小縮水 2/20除息

擁有157萬受益人的「國民ETF」國泰永續高息(00878)今(3)日公告配息0.5元,相較去年第4季少了0.05元,預定今年2月20日除息,2月19日為最後買進日,3月18日入帳。

2025-02-03 15:48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