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 重視跨境布局

▲中信銀行攜手BCG發布《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中信銀行總經理楊銘祥(左四)、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左三)、財富管理事業總處總處長隋榮欣資深副總(左二)、私人理財經營處處長楊子宏資深副總(左一)、境外私人銀行事業處處長陳怡達副總(右一)、BCG亞太區金融機構專項負責人陳昭蓉(右四)、董事總經理暨合夥人陳威震(右三)、合夥人翁詩涵(右二)與會。/中信銀行提供

▲中信銀行攜手BCG發布《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中信銀行總經理楊銘祥(左四)、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左三)、財富管理事業總處總處長隋榮欣資深副總(左二)、私人理財經營處處長楊子宏資深副總(左一)、境外私人銀行事業處處長陳怡達副總(右一)、BCG亞太區金融機構專項負責人陳昭蓉(右四)、董事總經理暨合夥人陳威震(右三)、合夥人翁詩涵(右二)與會。/中信銀行提供

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為首批獲准開辦「高資產客戶適用之金融商品及服務」金融業者,截至今(2024)年2月底已有1,789位高資產客戶,為了解臺灣超高資產客群的財富規劃,中國信託銀行攜手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首度調查臺灣資產淨值達新臺幣1億元以上以及新臺幣10億元以上「超高資產客群」的財富管理需求,發布《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發現新臺幣1億元以上整體高資產客群重視地緣政治風險,盼達「攘外、安內」策略;新臺幣10億元以上超高資產客群,逾九成持有海外資產,關注境外布局;此外,接班的新富世代認為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議題與優化員工福祉,是創造社會永續影響力的關鍵。

中信銀行今(28)日假台北艾麗酒店發布《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中信銀行總經理楊銘祥、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財富管理事業總處總處長隋榮欣資深副總經理、私人理財經營處處長楊子宏資深副總經理、境外私人銀行事業處處長陳怡達副總經理、BCG亞太區金融機構專項負責人陳昭蓉、董事總經理暨合夥人陳威震、合夥人翁詩涵皆出席發布記者會。楊銘祥總經理表示,中信銀行領先同業,於2005年獲准開辦財富管理業務後設立財富管理會員制度,且率先將資產新臺幣1.5億元級別以上客戶推出專屬「臻富家」會員服務。中信銀行於14個國家及地區設有超過370處據點,更是臺資銀行最早布局在香港與新加坡開辦境外私人銀行業務,可滿足超高資產客群的金融需求。

▲中信銀行總經理楊銘祥出席《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記者會,分享中信銀行於高資產客群經營服務優勢。/中信銀行提供

▲中信銀行總經理楊銘祥出席《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記者會,分享中信銀行於高資產客群經營服務優勢。/中信銀行提供

歐洲及美國央行降息、東南亞國家成長與高技術產業發展三大利多條件帶動高資產客群財富快速成長,預估2027年臺灣個人財富總額將達約新臺幣243兆元,境內外財富淨值達新臺幣1億元以上高資產族群,2027年約有14萬人,累積財富將達新臺幣46兆元,新臺幣10億元以上的超高資產客群則約8,000人,累積財富約新臺幣22兆元。中信銀行私人理財經營處處長楊子宏資深副總經理特別勾勒出高資產客群的四大超高觀點,新臺幣1億元以上的「超高客群」,財富累積速度高過臺灣整體個人財富表現,能以「超越視野」將財富管理目標,由財富傳承邁向財富永續。新臺幣10億元以上超高資產客群,期待運用「超級手法」進行更多跨領域的整合金融服務;而承接家族財富或企業之第二代、第三代的新富世代,則「超前布局」關注前瞻趨勢議題與創新加值服務。

面對動盪的世界局勢,新臺幣1億元以上整體高資產客群重視地緣政治風險,故採取持續關注、謀定而後動,以達「攘外、安內」策略。「攘外」方面,七成以上受訪者重視地緣政治所引發的戰爭與衝突,近五成受訪者特別關注企業針對ESG採取的行動。面對上述的外在環境變動與發展,高資產客群於跨境資產布局及調整的態度明顯,調整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的投資情況,個人與家族看好日本與新加坡,企業則計畫加碼越南與印度。

另一方面,隨著時代變遷,整體近六成的新臺幣1億元以上高資產客群已與家族成員公開規劃財富傳承進度,將「個人資產延續」拓展為「家族世代共好」,建立家族永續的「安內」治理機制。中信銀行觀察到億元級高資產客群對基業長青的需求,私人銀行與財富管理團隊更該為其建立財富永續的防火牆機制,結合第三方機構資源,透過跨境布局、公司化管理、家族憲章與社會回饋等方式,為高資產族群嶄新布局。

此外,針對新臺幣10億元以上的超高資產客群,調查發現有逾九成受訪者持有海外資產,對境外的配置布局關注更甚,78%的受訪者財富傳承首重提升稅務效率的規劃,且由於跨國配置、財富全貌複雜,本次參與調查的超高資產客群均藉由專業機構協助整合資產。

對於接班的新富世代,特別期待金融機構提供資產增值工具、社會財富需求及加值服務,高達71%的新富世代以「資產增值」為財富管理目標,更重視創新理財服務,例如私募股權基金、藝術投資。另外,新富世代認為ESG相關議題與優化員工的福祉,是創造社會永續影響力的關鍵,較創辦企業的第一代更重視精神財富與社會財富,但在實踐社會責任,近四成認為因缺乏專業建議,期待金融機構提供諮詢規劃與管理,代表創新的私人銀行或財富管理機構必須洞察世代之間需求,才得以協助高資產客群實現財富永續願景。

關鍵字: 中信銀行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超高資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外資狂殺846億元!「暴力式補跌」寫歷史第3大賣超金額紀錄

外資狂殺846億元!「暴力式補跌」寫歷史第3大賣超金額紀錄

台股在歷經颱風假連2天休市後,26日迎來「暴力式補跌」,外資狂殺賣超金額達846.46億元,寫下今年第二大金額,並排上歷史紀錄第3高,大盤終場大跌752.63點,失守季線22,212點,收在22,119.21點。

2024-07-26 16:43

台股大跌752點 金管會喊話穩信心「緊盯國際金融市場」

台股大跌752點 金管會喊話穩信心「緊盯國際金融市場」

在台股因颱風休市期間,美國科技股下挫,台股今天開盤呈現補跌走勢,終場重摔752.63點,創單日次大收盤跌點。金管會下午表示,將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市場變化。

2024-07-26 16:58

台積電重挫55元收924 台股大跌752點創史上第二大跌點

台積電重挫55元收924 台股大跌752點創史上第二大跌點

由於台股颱風休市二天美科技表現不佳,台股今(26日)日補跌,指數開低走低,早盤一度重挫950點,摜破22000點,後跌勢小幅跌斂,終場仍大跌752.63點,力守22100點,但創史上第二大跌點,以22119.21點作收,跌幅3.29%,成交量4684.71億元。

2024-07-26 13:40

金融股4家碰颱風延後除權息全走跌 玉山金跌5%最重

金融股4家碰颱風延後除權息全走跌 玉山金跌5%最重

受到台股早盤一度重挫逾950點影響,金融股今(26)日全面開低,因颱風休市二天延至今日除息的4檔金融股全陷貼息窘境,其中玉山金(2884)早盤跌逾5%最慘,第一保(2852)也有4%跌幅,王道銀(2897)、聯邦銀(2838)跌逾2%。

2024-07-26 13:12

台股跳水重挫「要逢低加碼嗎?」 法人點名:高息存股勝率高

台股跳水重挫「要逢低加碼嗎?」 法人點名:高息存股勝率高

受美國科技股持續下挫影響,台股因颱風休市期間面臨補跌壓力,26日加權指數開盤重挫逾900點,盤中一度摜破22,000點。綜觀整個7月,台股波動劇烈,投資人如何看待漲跌,該此時逢低加碼、還是當作警訊?法人表示,台股今年以來漲多,加上面臨美國總統大選不確定因素,操作優先留意強勢高息股。

2024-07-26 12:19

逢低買輝達、台積電晶片股? 外資分析師曝「還太早」

逢低買輝達、台積電晶片股? 外資分析師曝「還太早」

投資人是否應該利用半導體股票近期的疲軟作為買進機會?瑞穗銀行分析師Jordan Klein在周四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現在感覺還在半決賽賽道中,此時逢低買入還為時過早。」

2024-07-26 11:47

科技股慘跌 專家:00919、00929配息失「資本利得」保護傘

科技股慘跌 專家:00919、00929配息失「資本利得」保護傘

因為颱風的關係,台股也休市了2天,這幾天美國金融市場依然處於修正的局勢,尤其科技類股。

2024-07-26 09:45

SCFI連3周走弱 美西線跌逾6%最多

SCFI連3周走弱 美西線跌逾6%最多

海運航線運價持續修正,最新公布的SCFI指數連續3周下跌,本周下跌94.57點或2.67%至3447.87點,以美西線下跌逾6%最多。

2024-07-26 16:26

史上摔第二大!台積電收跌55元 市值24兆失守

史上摔第二大!台積電收跌55元 市值24兆失守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受到美股下跌衝擊,股價開盤即重挫,終場收在924元,下跌55元,寫下歷史第二大紀錄。

2024-07-26 14:43

黑色星期五再現恐慌!台股7月「有3天跌點」擠進前20大最跌紀錄

黑色星期五再現恐慌!台股7月「有3天跌點」擠進前20大最跌紀錄

台股因颱風假休市期間美國科技股下挫,26日補跌,加權指數盤中重挫逾982點,最低下探21,889.61點,隨後跌勢收斂,終場仍大跌752.63點,失守季線22,212點,收在22,119.21點,創史上第2大收盤跌點紀錄。今年已有5次收盤跌點紀錄擠進歷史前20名,光是7月就有3筆紀錄,可見市場情緒震盪。

2024-07-26 14:09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