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洋有些股東都是熟面孔,參加股東會都會要求與慧洋董事長藍俊昇(左圖左)合照,左圖的雷姓股東持有慧洋股票8年,右圖的父女持有4年,是20多元就買進股票,因長期持有,持股上千張,今日都提出股利2.75元應該湊整數,發放3元。(圖/記者張佩芬攝)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慧洋-KY(2637)董事長藍俊昇指出,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節能散裝船隊,節能船近90艘,全球三大散裝貨進口商嘉吉等都是慧洋客戶,公司目前有13艘船建造中,但明年沒有新船交船,公司已洽購同業訂造的兩艘超輕便與巴拿馬型散裝船訂單,順利的話明年也將增添新船,維持年年都有新船的長期記錄。
目前嘉吉長租慧洋30多艘散裝船,第二大的威特發(原嘉能可)長租20多艘散裝船,第三大的SwissMarine也租了近20艘。慧洋有超過70艘船簽的是指數連結合約,指數漲運價就跟著漲,以未來兩年散裝船運市場運價走勢看,獲利爆發力高於同業。
藍俊昇指出,疫情期間貨櫃船公司搶造船,散裝船不易拿到塢位,以致長時間以來年年都有新船的紀錄在明年中斷,不過公司已經在接洽買同業的訂單,目前有兩艘談得差不多了,如果順利簽約,明年就有新船交船。
藍俊昇坦承,現在是船東很難下定造船的時間,如果以美元計價,美元利息太高,以日圓計價又怕日圓升值,因此要非常謹慎。
在賣舊船部分,去年賣了14艘,最近談好一艘,預計小虧1、20萬美元,由於該船船齡較高,今年不賣明年又老了一歲,其他船齡較大船隻如果估計賣船賺的比放在市場上繼續營運多,就會賣掉。
慧洋今日股東會有股東表示估計慧洋上半年EPS有4元,下半年是否能賺更多,藍俊昇表示,第三季是淡季,第四季又進入旺季,目前市場上是缺船,供需不平衡,但他不敢說一定會賺比較多。慧洋今年前4個月自結稅前EPS2.77元,藍俊昇並未否認上半年EPS有4元。
慧洋在營運報告書中指出,2024年歐盟對海運的碳稅已經開始實施,但初期階段的經濟衝擊仍不顯著,但對於航商更加重視環保的營運、投資策略則已有所影響。隨著國際性、地區性、國家性的減排排倡議陸續生效,除了在經濟上的直接成本,也不能忽視在政治、社會層面上的影響。尤其國際貿易商及航商對ESG的重視,已促使許多航商開始採取具體減排措施或投資。
展望2024經營環境,從2023年底到年初的市場動向似乎較為正面。因地緣政治而面對挑戰的全球化供應鏈,也部分在重組中。凡此皆為對散裝航運的正面因素。但在政治經濟密切相關的變動時代,對於貨幣政策的變動和中國經濟的波動,仍是我們需要密切觀察的不確定因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