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圖/記者廖婕妤攝)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台積電宣布加碼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在《金融時報》撰文點評,認為這筆投資若能幫助台積電避開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威脅,將是值得的。
米勒指出,台積電加碼投資案鞏固美國作為先進晶片製造領域重要參與者的地位,台積電客戶主要是輝達(NVIDIA)、蘋果(Apple)和超微(AMD)等美國大型晶片設計公司,他們歡迎台積電製造業務進一步多元化。目前台積電在美國學會提高效率,製造成本雖比台灣高,不過,台積電及其客戶現在都可以避免關稅了。
米勒認為,台積電加碼在美投資,將使三星和英特爾面臨一大棘手的問題,這兩家公司一直標榜自己是可靠的供應商,受中國相關風險的影響較小。隨著台積電擴大在美業務,這種說法越來越站不住腳。
台積電希望透過對美新增投資減輕川普的關稅威脅,米勒稱,台積電無疑會將部分關稅導致的價格上漲轉嫁給客戶。但如果這些新工廠能夠首先避免關稅,那麼這筆投資就被證明是值得的。
對於外界認為「台積電」恐變成「美積電」,米勒說,即使美國有新廠,台積電的大部分生產仍將留在台灣。
除了關稅外,台積電還有一個擔憂是台灣幾乎壟斷了高端晶片。米勒指出,過去與反壟斷機構的糾葛在歷史對於擁有90%市占率的科技公司來說很常見,台積電的做法是與在科技反壟斷問題態度強硬的政府鞏固關係。
另米勒研判,台灣元首希望透過投資美國經濟,讓川普繼續投資台灣的安全。因此,台積電將其未來押注於與美國更緊密的聯繫。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