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國旅不振,中經院調查,今年1、2月農曆與寒假檔期住宿餐飲業驚見「旺季不旺」的效應。今年2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發現,住宿餐飲對未來6個月展望值降至41.7,遠低於榮估值50,顯示看淡前景,且該數值為32個月來新低,產業在旺季時看淡前景,今年挑戰更劇烈。
中經院最新一次調查顯示,2025年2月未季調之台灣非製造業NMI續跌5.8個百分點至49.2%,自2022年7月以來首次呈現緊縮。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指出,NMI指數反映春節期間,旅宿跟餐飲業比預期還差,很多遊客都沒在國內消費,使得旺季不如想像旺盛。
連賢明指出,民眾選擇到海外消費,目前國內外的消費逆差逾台幣6000億元,顯示民眾有消費力,只是如何留在國內消費,是另一個要注意的問題。
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指出,農曆年旺季表現不如預期之國內住宿餐飲業與零售業,年後商業活動與訂單指數皆大跌並轉為緊縮。其中,住宿餐飲業之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由持平(50.0)下跌8.3點至41.7,呈現緊縮。
不僅如此,住宿餐飲業2月經理人對商業活動評估值僅37.5,為10個月新低、新增訂單37.5,為5個月新低、人力僱用雖有50勉強站上榮枯值,但也是近9個月統計新低。
而在供應商交貨上,住宿餐飲業在2月旺季數值僅45.8,刷8個月新低、存貨33.3探32個月新低、採購價格54.2為44個月新低、未完成訂單29.2為9個月新低、存貨觀感45.8追平18個月新低、未來6個月展望41.7則為32個月新低。
「疫後出境需求還在高原期。」易遊網副總蕭冠群參與中經院NMI指數發布會上表示,即便匯率等因素拉高海外旅遊消費開支,但消費者在支出選擇上對高價國旅意願偏低,甚至有人抱著「省3次國旅也要出國玩1次」的心態,對國旅造成更大排擠壓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