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海運積極進行船隊汰舊換新。(圖/正德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正德海運(2641)今(11)日董事會通過113年度財務報告,合併營收16.54億元,較去年同期13.38億元,年增23.68%;營業利益6.76億元,年增31.94%;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5.84億元,年增37.82%;基本每股盈餘1.92元亦較去1.69元成長13.61%,股利擬配發0.5元。公司看好今年俄烏停戰後重建與出口運輸與美國基礎建設運輸需求。
主要是113年航運景氣看淡不淡,新增2艘新造船舶及1艘二手船舶加入營運及處分2艘船舶業外認列處分船舶收益,截至12月底,旗下船隊總數為18艘,平均船齡為9.08年,113年度的營收及獲利整體表現優於前一年度。
同時,董事會決議113年度普通股分派現金股利每股0.5元,訂6月5日召開114年股東會,停止過戶期間為4月7日~6月5日。
正德今年2月營收1.58億元景氣優於預期,寫下同期歷史新高紀錄,年增26.98%,累計前2月合併營收3.21億元,年增24.19%。
在船舶布局政策方面,正德於2021年訂購6艘委託日本造船廠打造的4萬噸輕便型高規格節能減碳散裝貨輪(Handy/40,000 DWT),於2023年度交付4艘,2024年度交付2艘,已全數交付完成加入營運,分別與日本與加拿大國際性大型航商簽訂3-5年長約。去年4月董事會決議再訂購4艘委託大陸造船廠打造6.35萬噸極限靈便型(Ultramax)散裝貨輪,已於2025年1月交付1艘,預計2025年Q3以前交付3艘,已洽妥香港與新加坡航商長期租約。
2024年11月在大陸廣州船舶交易所標得3艘載重噸各為8.13萬噸卡姆薩型(Kamsarmax)的二手散裝貨輪,已於2024年12月交付首艘,2025年2月交付2艘,已全數交船完成,分別與新加坡與丹麥國際性大型航商簽訂2-5年長約。
截至2025年2月底,正德旗下船隊總數達到20艘,將視市場需求與二手船舶價格適時建造環保節能船隊及處分老舊或非節能船舶,強化船舶航行全球的航線的執行能力,以因應日趨嚴謹的環保法規,強化集團營運競爭力。
2025年第一季波羅的海運費指數(BDI)較往年呈現淡季不淡表現強勁,從2024年底收997點到2025年3月10日1424點,累計上漲 42.83%,尤以海岬型與巴拿馬型運價漲勢領先。需求方面,位於西非幾內亞的西芒杜礦山即將於2025年投產,將帶來航程大幅增加的遠洋運輸需求。
俄烏戰爭若達成停火協議,烏克蘭戰後重建和復甦需求商機,無論是裝載鐵礦砂主要使用的海岬型船舶或是受限於戰爭期間不少港口受創需要的中小型船型及俄羅斯解禁輸出等商機都有助提振散裝航運整體運量。
其次,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美國優先」政策並重返製造業,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投資和大宗商品採購需求,進一步刺激散裝市場。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