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圖/華碩提供)
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華碩(2357)今(11)日召開法說,揭露去年第4季本業、業外財務皆出現重大調整。本業因100%認列印度伺服器客戶高達53.51億元延遲應付帳款,業外則是認列6.58億元匯損,導致第4季營業利益季減逾9成,不過全年稅後純益仍高達313.9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高達42.3元,賺逾4個股本,董事會通過擬配34元現金。
受到呆帳認列與匯損影響,華碩去年第4季稅後純益降至16.38億元,季減58%,單季EPS剩下2.2元。不過由於2024年整體業務動能回暖,加上AI伺服器提前寫下獲利站歷史次高,華碩全年稅後純益313.94億元、EPS為42.3元,年增97%。董事會並擬將配發每股現金股利34元,配息率逾8成,以今日收盤價654元估計,現金殖利率約在5.2%。
華碩指出,去年4-6月對印度廠商出貨伺服器,多數應收帳款到目前尚未收到,基於內控管理制度與會計準則,在去年第四季進行百分百提列。
華碩強調,公司以審慎態度因應,若有比較大的進展也會即時進行資訊揭露。若排除此一特殊呆帳,華碩去年第四季的營業利益率約4.5%,營業利益大約64億元,符合公司預期。
法人關切美國總統川普課徵關稅政策影響,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表示,去年第四季華碩也如其他同業、針對部分銷美產品已提前進貨,以因應短期內的存貨需求。
另外,華碩將需要調整產地的產品進行事先準備,盡量將生產彈性及韌性做到最大化,同時盡力將產地移轉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雖有可能轉嫁部分成本到客戶端,但會以提供合理價格且具競爭性的產品、盡量降低關稅衝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