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造船市場迎來超級榮景,大陸陸續傳出造船廠復活消息。(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國際造船市場近兩年迎來超級榮景,國際主要造船廠接已接單接到2029,甚至2030年,連台船(2208)的中大型船舶塢位都已滿到2030年,大陸國際船舶網報導指出,大陸揚州的國裕船舶在去年完成破產重整迎來「新生」之後,今年以來已經接下6艘中型貨櫃船訂單,是重整後首次接單,強勢進軍貨櫃船市場。
2022年年中,中國恆力集團旗下恆力重工耗資17.29億人民幣拍下原韓國STX(大連)造船有限公司等名下閒置資產,注資投入180億人民幣,成功收購重整了原韓國STX(大連)造船,藉著全球造船熱,於2023年1月正式營運。
業界指出,這些重生的造船廠最大的優點是交船期能比其他早船廠早許多,裕民航運(2606)去年年底新加坡公司在大連恆力造船廠訂造兩艘18.1萬噸海岬型船,外加兩艘選擇權,2027年第三季就可以開始交船。
國裕船舶接獲的6艘中型貨櫃船訂單,其中包括來自匯舸海運(海南)的2艘5000箱(20呎櫃)貨櫃船、以及來自上海長順航運的4艘4800箱貨櫃船,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5000箱船交付期分別在2026年12月、2027年2月,而4800箱船將分別在2026年8月、2026年11月、2027年2月和2027年5月交付。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一艘5000/5500箱船新造船價格約為8000萬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650萬美元增加了5%。
國裕船舶原本是武漢國裕物流產業集團下屬的控股子公司,成立於2005年6月,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儀征經濟開發區,該船廠擁有4座船台,最大起重能力800噸,具備10萬噸級及以下貨船、油船、化學品船等各類船舶的建造能力,年生產能力可達200萬噸,產值約50億人民幣。
受造船行業低迷大環境影響,2015年國裕船舶資金周轉遇到困境,其母公司國裕物流在2016年3月又被爆出銀行貸款逾期,重重打擊下國裕船舶生產停頓,多家海外船東撤銷了在國裕船舶的10餘艘新船訂單,國裕船舶於2021年11月進入破產程式。
2024年7月,國裕船舶重整計劃經債權人會議高票表決通過並經法院裁定批准,百億級特殊機遇基金鼎一投資通過其航運物流板塊管理的大型困境資產重組併購基金,成功主導了國裕船舶的破產重整,正式成為國裕船舶控股股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