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郭智輝。(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廖婕妤/台北報導
川普政策急轉彎,雖暫緩75國對等關稅實施90天,但對中國關稅卻拉到125%,市場憂心會有中國貨來台灣「洗產地」的方式,影響台灣談判及信譽,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今(10)日表示,經濟部對於違規轉運有5大方法,防止陸貨透過台灣洗產地。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赴立法院經委會進行專題報告,多名立委關注,美國對中國課徵125%關稅,最怕的就是洗產地,在中國投資生意人來說壓力很大,很多工廠已經暫時歇業,這時會有很多投機的人,想要來洗產地,經濟部該怎麼應對?
郭智輝表示,洗產地的部分,對於違規轉運有幾個做法,第一個是加強陸貨銷台、輸美監測,第二加強對業者宣傳,第三建立違規業者名單,把名單公開表述;第四若還是違規裁罰從嚴,第五運用反傾銷措施,防止透過台灣洗產地,這是美國對關稅談判的重點之一。
郭智輝指出,也建議廠商不要回台灣,會違反美國洗產地的規範,但可以協助在其他生產地,比如越南、泰國等。
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補充,裁罰會從嚴,最嚴重可取消登記證,現階段最重要是產品監視,從中國進來台灣、台灣輸美等,貿易署跟財政部都有對接資料,對進出口廠商也會進行宣導,也希望把過去查緝出的違規名單列出來,從這幾個方面減少因為傾銷違規轉運、「洗產地」的問題。
另立委也關心台灣接下來何時與美國談判,是否加大對美採購。郭智輝說,經盤點政府及國營事業,預估未來10年應該可對美國加大採購2000億元,且這還不包括民間企業,也相信台灣可在第一波談判之中。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