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腦雜誌/科技、綠能?台灣會展的下一步?

文/郭彥劭 動腦編輯部

這幾年在會展產業,科技運用和綠色會展是最夯的話題,應該怎麼做?要提升會展產業,除了發錢,政府還能做些什麼?

舞台的布幕,在紫色光線下緩緩升起,透露著一股神祕的氣息。舞台上,出現一台看似全白的大卡車,當大家還看不清楚發生什麼事的時候,台上的大卡車開始變化……

原本白色的車身,突然塗上七彩的顏料,連車子的形狀和周遭的環境,也開始變化,起初這台能奔馳在野外的砂石車,忽然就變成在都市裡的油罐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下來擁有長手臂的拖吊車、垃圾車輪番出現,原本全白的卡車在短短幾秒內,變換好幾種模樣,讓台下的人驚呼連連。

這不是魔幻秀的場景,是商用卡車品牌NAVISTAR在2012年美國中部卡車秀展(Mid-America Trucking Show)舉辦經銷商大會時,開幕的實況。

NAVISTAR希望在短短的開幕式中,介紹新產品、宣傳品牌故事,又用極致的聲光效果,讓經銷商有「WOW」的驚奇感。所以請來會展公司Freeman,利用近幾年興起的3D投影技術,果然讓人印象深刻。

科技影響會展產業

科技的發展,對會展產業造成很大的影響。卡爾吉特資深企劃經理許靜儀認為,LED螢幕、投影設備、觸控、動作偵測、擴增實境(AR)等技術,可以展現創意,滿足會展設計不同的需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甚至,搭配智慧型行動載具、App及社群媒體,將參與者的體驗由實體延伸到虛擬,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談到科技要如何運用在會展產業,自然要先思考會展舉辦的目的。為何許多人願意遠道而來,他們圖的是什麼?
一般而言,參與會展的主因有5點:

1、窺見產業趨勢:專業的會展,是該產業的指標,裡頭有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新工具、新方法、最新的產品、技術,因此業者想要來,宣示自己產業中的位置,也能了解產業狀況。

2、找尋新的機會:通常在會展中,參與者會涵蓋產業的上下游,從中也能藉由觀察產業鏈,看看有沒有新的生意機會。

3、學習新知:會議或展覽,常會伴隨論壇,從講者身上,能夠學到新知。

4、建立人脈關係:認識客戶、同業及協力廠商,拓展產業人脈,創造未來的業績。

5、下單交易:買家和賣家會在展場碰面,直接下單,也是展覽最初的功能。

因此,在運用新科技的時候,得思考如何協助參與者,達到參展的目的。

行動風潮 滑進會展業 好的App應該具備?

以現在幾乎每場會議、展覽都想要設計的手機App來說,如果真的要做一款App,應該如何下手?對參與者又有哪些好處?

專門設計會展App的行動服務公司QuickMobile執行長Patrick Payne表示,行動通訊具有個人化、即時互動的功能,能讓參與者規劃行程、學習、建立人脈時更方便、更有效率。

試想,每次人們來到大型展覽的入口,總會拿到一大疊資料,有活動流程、展覽地圖、講者介紹等,不但笨重,且大量的印刷品,也不環保。

一款展覽App,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整合這些基本資訊,此外應該還能做到更多互動;例如,行程規劃、GPS定位攤位導航,如果想要和其他參展人或是講者聯繫,可以像通訊軟體一樣,直接發問、互動。

而對展覽籌組單位,一款App不但可以便利參與者,參與者在上面活動的紀錄,也是主辦單位事後追蹤評估時,重要的參考。

從資料中可以知道哪些攤位、哪位講者,比較受歡迎,參與者最渴望和誰產生互動?這些資料都是下一次舉辦活動的依據。

虛擬實體 相輔相成 分享傳播無疆界

聽起來,一款好的展覽App,可以傳播廠商的訊息,還能搭起互動溝通的橋樑,會不會有一天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虛擬的會展上完成,大家不用舟途勞頓前往某地。

虛擬會展的概念,從2010年開始就不斷被提及,但業界普遍認為,當面溝通的氛圍和深度,現階段還是無可取代。

就連專注在打造創新會展虛擬平台――iMeet、iExpo、iEvent的公司jupiter innovation,業務總監Martin Goh都曾表示,「很多人認為,虛擬科技是用來取代實體活動的,但我不認為如此,事實上,是相輔相成。」

Martin Goh強調,客製化是虛擬平台最重要的事,參與者在網路平台註冊身份後,主辦單位可以提供客製化的頁面,找到他關心的議題、照片,所有的內容也應該搭配社群分享的功能,讓會展的生命週期,跨越時間與空間。

【本期完整內容請見《動腦》2013年11月號;訂閱動腦知識庫

關鍵字: 動腦雜誌NAVISTAR3D投影AppFreeman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富爸爸砸4000萬助兒子買國有不動產 慘噴逾135.6萬贈與稅

富爸爸砸4000萬助兒子買國有不動產 慘噴逾135.6萬贈與稅

台北國稅局今(18)日指出,民眾協助子女取得國有不動產,需要注意贈與稅的問題。近期有一名富爸爸砸4000萬協助兒子標下價值6000萬元國有非公用不動產,雖然其中2000萬元由兒子自行貸款處理,但4000萬元購買房地的「助攻」行為已涉贈與稅,後遭核課135.6萬元稅金。

2025-02-18 16:19

大武山去年每股賺1.46元 配發現金股利2元、殖利率4.25%

大武山去年每股賺1.46元 配發現金股利2元、殖利率4.25%

大武山(6952)董事會今(18)日公布2024全年合併營收為12億元,年增6%,稅後淨利為9,572萬元,年增32%,EPS為1.46元,主要受惠中高階蛋品需求成長及牧場生產效率提升,帶動全年毛利率接近3成;也通過2024年度盈餘分配案,將配發每股現金股利2元,包含現金股利1元、資本公積1元,以今日收盤參考價47元計,現金殖利率約4.25%。

2025-02-18 15:57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大宗物資黃豆、玉米現在價錢已經是高價位,不過國內豬價維持、雞價有成長,但蛋價表現不好,卜蜂(1215)董事長鄭武樾指出,近期傳出飼料每公斤要漲0.4元,加上有禽流感因素,造成雞農損失很大,因此合理上來說蛋價應該要調漲。

2025-02-18 12:18

老牌ETF大暴衝 0050、0056規模雙雙攻破4000億

老牌ETF大暴衝 0050、0056規模雙雙攻破4000億

今(18)日0050、0056資產規模分別為4,656億、4,021億,雙雙突破4,000億,均創歷史新高,以市值型、高股息為代表的ETF 投資世代,持續加速擴展,元大投信表示,0050投資台灣上市市值最大50家公司,跟隨市場主流趨勢,成分股市值變化將直接反映於0050股價表現,在採隨規模增加費用率持續調整的架構後,更有利長期投資,包括未來規模成長至逾5,000億元至1兆元部分,經理費將再調整至0.08%,持續將規模成長回饋投資人。

2025-02-18 17:17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興櫃股王、擁「封測小巨人」外號的印能科技(7734)上櫃前公開申購今(18)日為最終日,因價差大,市場估「抽中1張賺44.5萬元」,吸引大批股民進場報隊。根據證交所統計,印能兩天來參與公開申購共有5萬2543筆,以印能公開申購價格每股1250元、每張125萬元計算,凍結市場資金逾656億元。

2025-02-18 11:33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8)日公告,將辦理新制勞工退休基金114年度國外投資「全球氣候轉型被動股票型」委託經營公開徵求受託機構,本次預計擇優徵選4家受託機構,每家受託金額為4億美元,總委託金額共16億美元。

2025-02-18 10:35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6446)昨(17)日晚間舉行重訊記者會,表示被國際商會仲裁庭要求藥華藥需賠償AOP公司2筆賠償金共156.29萬歐元,今日開盤後藥華藥股價重摔逾9%,股價最低來到695元,接近跌停。

2025-02-18 09:42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由於央行需求持續強勁,川普課徵關稅不確定因素,高盛週一將2025年底金價預期從每盎司2890美元上調至3100美元,若川普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再刺激,2025年可望衝上3300美元。

2025-02-18 10:00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新廠啟用 全球佈局再添新產能助力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新廠啟用 全球佈局再添新產能助力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五廠今日正式啟用,將可大幅增強公司在峇六拜自由工業區(Bayan Lepas Free Industrial Zone)的封測產能。此工廠是策略擴張計畫的一環,日月光馬來西亞廠區由目前 100 萬平方英尺,將擴大至約 340 萬平方英尺。

2025-02-18 13:00

卜蜂看今年審慎樂觀 桃園分切廠7月啟用可貢獻營收30億

卜蜂看今年審慎樂觀 桃園分切廠7月啟用可貢獻營收30億

卜蜂(1215)2024全年合併營收為279.57億元,年減4.12%,但仍寫下歷史第二高成績,董事長鄭武樾表示,主要是受到上半年雞價影響所致,今年整體來看審慎樂觀,桃園分切廠預計7月啟用,1年可貢獻約30億元營收;另針對股利政策,鄭武樾透露應該會是歷年來次高,會努力爭取,希望來回饋投資者。

2025-02-18 12:2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