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切入陸股主升段 賺中國快錢

這波中國崛起,當上證指數來到3200點之上,接下來中國又會怎麼發展?理周投研部從這次兩會共識中,尋找出台灣相關受惠股,幫助讀者在做投資決策時能更準確。

文.翁偉捷

中國大陸每年三月都會在北京召開為期兩周的「兩會」,亦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政協)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 ,會中將就政府當年度推行的政策方向進行討論以及定調,其會後決議常被外界認為是該年中國政策或者產業發展的方向,因此往往備受全球各界矚目。

尤其,中國上證指數自去年七月底的2000點開始起漲,到目前(三月十八日)為止,收在3577點,期間最高漲幅已經超過七成,也是在沉寂近六年後又開始活躍於國際市場,因而,全球都想知道中國的下一步會怎麼走?

全球通縮,中國通膨?!

今年全球總體經濟環境相較去年可說是更加嚴峻,全球主要成熟經濟體接二連三地開始印鈔救市,但原先期待能夠刺激通膨的效果不僅沒有發生,反而在熱錢充斥資本市場下有進入通縮的疑慮,連帶拖累中國總體經濟數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年中國GDP成長率僅在7.4%,較市場預期的7.5%微幅下降,而日前中共甚至在兩會中更大膽預測今年GDP增速將會下降到7%,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由去年的2%上升到3%。這兩個數字之中最讓人注意的,就是CPI成長率將較去年成長。

CPI是衡量通貨膨脹與否的指標,在全球經濟體都有步入通縮的危機時,中國竟然有信心喊出CPI將有機會增加,顯示中國在刺激景氣的做法上,勢必有別於其他成熟經濟體。

如果想要知道一個國家產業發展是否能夠推動該國經濟成長?那麼政策方向就會是主要的觀察焦點。股市中有句名言:「千萬不要跟政策作對。」中國相較於其他各國當然更是如此,主要原因就在於中國是人治社會,並且是以計畫經濟為推動政策的主軸。 政策推動產業 超日趕美指日可待!

過去十年的「十一五」、「十二五」政策讓中國大陸經濟蓬勃發展,同樣也推升上證股市走到六一二四點的最高位置,最終在中國進入升息循環時結束行情,進入六年產業的結構調整;直到最近,產業結構調整進入尾聲,伴隨著下一波計畫經濟「十三五」政策的開始,將再度有機會推升中國股市進入新一波的大多頭。

自從十二五政策以來,中國在調整產業結構的過程當中,即以追上國際上已開發國家產業為主要目標,因而將過去以地產、金融為主的產業結構,轉向高端產業的高科技業為主,包括:新能源、電動車、機器人、面板、LED,甚至半導體產業等,都可以見到快速發展的軌跡。

然而另一方面,在高科技化過程中對環境所帶來的汙染與傷害,以及近年來天氣異變和食安危機所造成的糧食問題,衍生出來的環保、科技農業,甚至是生技農業等商機,也都是中國在推動十二五政策後伴隨而來的新議題。

十三五政策預計仍要延續十二五的未竟之功,尤其近期在中國境內討論火熱的紀錄片《穹頂之下》所發掘的問題,影片內容講述的是中國在過去經濟崛起的過程當中,環境已經遭到嚴重汙染,令中國政府不得不面對這醜陋的事實,因而將環保政策列入十三五計畫重點之內。此消息一出,中國大陸相關環保類股紛紛出現飆漲;然而這還只是新出台政策的一小部分,近期真正能夠看到政策威力的,當屬「一帶一路」這個跨經濟體的政策,這個政策重要到可以讓中國當局不顧《反壟斷法》的規定,將中國南北車合併成為中國中車,使其相關供應鏈受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中國最完整的半導體垂直供應鏈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扶植產業升級已開始在地化,其中在半導體產業裡,最受矚目的是清華紫光集團入主中芯、展訊,這兩家分別為全中國第一大的IC設計廠及晶圓代工廠,若再加上江蘇長電,就完成整合全中國最完整的半導體垂直供應鏈。其目的就是不想再受制於國際大廠,並利用國際大廠在中國發展之際,半強迫式地要求國際大廠與中國廠商合作,進行技術移轉。

中國製造2025,台灣也有份!

這次中國人大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提出「中國製造2025」,其內涵乃指橫跨2015年到2025年的兩個五年計畫,主要即在進行中國式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計畫,亦即所謂的工業4.0。該內容主要是透過電腦化、數位化、智能化等智慧整合感控系統與物聯網,來增進結構完整與促進經濟發展。

「中國製造2025」這項計畫主要合作對象包括台灣,藉由中國目前正在福建打造的自貿區為基地,積極地與台灣廠商一同發展。這項瞄準台灣精密工業的產業升級合作,對台灣而言既是危機也是轉機,尤其台灣的傳統產業又一次面臨到轉捩點,包括已經在中國大陸設廠的水泥業、鋼鐵業、航運業,甚至是台灣最引以為傲的工具機產業等,在中國積極地招商下,都可望促成雙方合作,自然也會為台股的傳統產業帶來新生機。

除了中國本身在產業上的調整革新之外,在本次「兩會」會議中再次提到深港通,以及儘早簽訂中國、日本以及韓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從這些角度不難看出中國正積極地改善本身的經貿條件,為的就是吸引國際資金進駐,藉國際資金來推升國內經濟持續蓬勃發展。在這個經濟情勢之下,中國同樣對台灣釋出合作的善意,包括提出儘快推動滬台通的政策。

工業革命4.0

工業革命4.0指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最早出現在2011年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主要為透過智慧聯網化帶動工業再次升級之意。(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60期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

關鍵字: 理財周刊上證指數國際市場國際經濟通貨膨脹物價指數中國經濟產業結構科技業物聯網傳統產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台灣人壽「理賠詐欺」爆3大缺失 挨罰720萬元

快訊/台灣人壽「理賠詐欺」爆3大缺失 挨罰720萬元

金管會針對台灣人壽辦理理賠詐欺專案查核時發現異常情形,於2024年10月底向金管會通報理賠人員詐保重大偶發事件,經金管會對台灣人壽辦理專案檢查,發現該公司辦理保險理賠、請款及會計作業等事項,有違反保險法相關規定情事,依保險法第171條之1第4項規定核處罰鍰720萬元。

2025-02-20 17:01

抽中一張拚賺16萬! 光焱科技申購明起跑

抽中一張拚賺16萬! 光焱科技申購明起跑

新股抽籤別錯過!光焱科技(7728)明日即將開放申購,抽中一張有望賺16萬元。

2025-02-20 12:02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28人遭資遣 勞動部:要求廠商說明事由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28人遭資遣 勞動部:要求廠商說明事由

台中新光三越發生氣爆案後無限期停工,上千名員工權益遭受衝擊,台中市勞工局卻在短短一周內收到14家廠商通報,共計資遣28人,對此,勞動部強調,資遣是最後手段,已要求台中市勞工局長連繫,發函請通報廠商具體說明資遣事由及理由,務必要確保勞工工作權益。

2025-02-20 16:29

日圓兌美元升破150大關 去年12/9來首見

日圓兌美元升破150大關 去年12/9來首見

受到日本央行官員釋放「漸進式升息很重要」的言論影響,日圓今(20)日走強,至台北時間下午3點左右,日圓兌美元升破150大關,報149.99,為去年12月9日以來首見。

2025-02-20 15:45

北市每坪120萬算豪宅 徐佳馨曝5關鍵「過譽肥羊宅」鐵中槍

北市每坪120萬算豪宅 徐佳馨曝5關鍵「過譽肥羊宅」鐵中槍

財政部修改所得稅財產交易所得認定原則,針對2015年底、房地合一上路前取得房屋祭出3大認定修正,其中將低總價、每坪單價過高的物件列入豪宅範圍,由於台北市每坪120萬元以上就會被視為豪宅引起熱議,不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出5大觀察,認為財政部此舉是「對過譽肥宅」課稅,這類案件鐵定中槍。

2025-02-20 15:28

搥心肝!日圓「0.2210」刷4個月最差 10萬台幣少換3.6萬日圓

搥心肝!日圓「0.2210」刷4個月最差 10萬台幣少換3.6萬日圓

受到美元走貶影響,台銀日圓現鈔賣出牌告價今(20)日一開盤就衝出「0.2210」的價位,為去年10月8日以來最差,10萬台幣估將少換逾3.5萬日圓,相當少吃36碗要價1千日圓的拉麵。

2025-02-20 09:27

00878一度貼息爆逾8萬成交量 再寫4大驚奇

00878一度貼息爆逾8萬成交量 再寫4大驚奇

「國民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今(20)日除息,此次每股配息0.5元,若以昨(19)日22.96元收盤價計算,年化配息率約8.71%,今日以22.51元開出,盤中一度呈現貼息態勢,10點半左右翻紅重回填息路上。

2025-02-20 10:30

英特爾分拆傳聞不斷 美國晶片大神:賤賣有前景的公司

英特爾分拆傳聞不斷 美國晶片大神:賤賣有前景的公司

近期有關英特爾分拆的傳聞四起,市場認為這可能推升該公司市值至2370億美元(約新台幣7.8兆元)。然而,前英特爾首席矽工程師吉姆凱勒(Jim Keller)卻認為,英特爾的價值應達1兆美元(約新台幣32.77兆元),分拆或出售業務是一種粗心的決定。

2025-02-20 11:57

瑞銀分析師看好輝達 預期再交出強勁財報

瑞銀分析師看好輝達 預期再交出強勁財報

瑞銀分析師蒂莫西·阿庫裡(Timothy Arcuri)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儘管投資者情緒轉為喜憂參半,NVIDIA仍將公布穩健的業績,並預計其表現將達到或超越市場預期。該公司對輝達的評級為買入,目標價為185美元。

2025-02-20 10:07

台積電魏哲家哭哭! 半導體圈:美國蓋廠時間、金錢都是台灣2倍

台積電魏哲家哭哭! 半導體圈:美國蓋廠時間、金錢都是台灣2倍

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公開向外表示赴美設廠「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引起半導體圈熱議,近期外電也報導有設備協力廠商觀察,「某間在美國也有據點的半導體業者,在台設廠興建時間只要19個月可以搞定,美國卻要消耗38個月的時間」業界更爆「不論是蓋廠所需時間、金錢,美國都是台灣的2倍」。

2025-02-20 00:42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