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今周刊 周品均
東洋前董座、現任晟德集團董座林榮錦,今年一月遭老東家對他提起背信罪、加重背信罪的刑事告訴,五個月後,台北地檢署正式將林榮錦起訴。一紙起訴書揭開林榮錦七年來如何掏空東洋資產的罪狀,這位「生技之神」真的要栽跟頭了?
六月十六日,一則東洋前董事長林榮錦遭台北地檢署起訴的新聞,猶如一記震撼彈,再度投向生技產業。
被譽為「生技之神」的林榮錦,因涉嫌將多項東洋開發的乳癌、卵巢癌等特殊學名藥的專利製藥技術,以非常規交易方式無償授權給瑞士商Inopha AG(簡稱Inopha)。台北地檢署認定,林榮錦掏空東洋,造成東洋三十億元損失,依《證交法》非常規交易與特別背信罪,將林榮錦起訴。
一份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揭露了這場長達七年的掏空計畫,林榮錦在沒有告知董事會的情況,將東洋名下藥品、配方,幾近無償授權到外面的公司,再透過繁瑣的程序,逐步規畫到自己可控持股超過四成的晟德集團。
一場進行多年的計畫,卻被國際藥品大廠突如其來的停工給揭開了,林榮錦能不能順利從這場風暴泥淖中走出?故事要從Inopha這家小公司說起。
隱瞞!
無償授權Inopha東洋配方
二○○八年,林榮錦在沒有經過董事會的同意下,把東洋好幾個砸重金研發的藥品配方,包括Caelyx II、LIPO-AB、Risperidone與Leuprorelin的使用、販售、開發、製造與轉授權等權利,以接近「無償」的方式,授權給Inopha;這是一家成立僅兩年、資本額僅十萬瑞士法郎(約新台幣三二○萬元)的一人公司,且毫無藥品臨床人體及動物等實驗的能力,竟然從林榮錦手中獲得多項東洋的專屬授權。
「當時林榮錦與Inopha簽訂專屬授權合約時,完全沒有告知董事會。」東洋總管理處處長張志猛直言。而林榮錦的說法則是,當時這些配方價值很低,還存在許多開發上的風險,根據東洋的公司章程,如果市場價值在五百萬元以下的授權,可交由總經理決定,不必董事會同意;至於林榮錦如何判斷這些配方的市價不超過五百萬元,他並未多加說明。
Inopha是什麼公司?為什麼林榮錦要如此「厚待」它?
事實上,Inopha底下有一家名為「宜諾法」的子公司,它的負責人名叫歐德甯(Denis Opitz),他不是別人,正好就是林榮錦指派東洋在歐洲與美國的首席業務代表,並且擔任顧問,任職東洋長達十年。此外,宜諾法的其他董事,包括曾是林榮錦祕書的唐清玉、曾是林榮錦私人公司「歐室食品」的員工黃淑芬,與林榮錦之間的關係不言而喻。
但林榮錦並非一下子就牽上這層關係;就在他未告知董事會將東洋藥品配方授權Inopha後不久,林榮錦又悄悄透過他持有可控股權超過四成的晟德,開始另一端的運作,一步步建立與Inopha的連結。
林榮錦先是在晟德之下,成立了這家名為「宜諾法」的公司,乍看之下,外界難以辨別宜諾法與Inopha其實是兩家完全不同的公司。緊接著,透過一連串複雜的股權移轉,最後,宜諾法從晟德的子公司,搖身成為Inopha的子公司,而晟德旗下的玉晟創投則保有宜諾法增資時三成的認股權。
根據知情人士分析,晟德和Inopha之間,維持這種「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關係,最大好處是萬一東窗事發,那麼在股權上,晟德和擁有這些藥品權利的Inopha之間,一點關係都沒有;另一好處是後來證實,宜諾法正在規畫可能在台上市,而擁有三成認股權的晟德,則隨時可能享有上市利益。
出包!
東洋獲代工機會 揭開祕密
但國際大廠Janssen Pharmaceutica Companies of Johnson and Johnson(簡稱J&J)主動找上東洋合作,意外掀開這場布局。「當時J&J在美國的代工廠出了問題,J&J找上東洋生產,最後市場上都傳出東洋的工廠已經在幫J&J代工,才讓董事成員在董事會上質問林榮錦,這一切才曝了光。」東洋副董事長曾天賜說。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965期)。
本文相關》
林榮錦斬斷了東洋跟國際合作的重要機會。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戴勝益的考驗 不只食安危機
鬥智180天 史諾登案實錄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