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太陽能角力戰,意外促成台、陸結盟。(圖/資料照)
記者高振誠/台北報導
美、中太陽能角力戰,雙方各有盤算,而台廠在這次美國新雙反終判當中,意外成為最大受惠者,加上美國商務部對陸廠祭出31%超高稅率,等同打破陸廠直接輸美的夢想,因此也間接成為這次大陸通威集團入股台廠昱晶堆手。
為了擺脫美國稅率禁錮,大陸太陽能廠通威集團透過入股方式,結盟台灣太陽能電池三哥昱晶,創下兩岸太陽能產業以股權投資結盟首例。
從近年全球太陽能產業發展史來看,堪稱火車頭的德國、日本,在2008年台灣和大陸廠商竄起後,已逐漸失去獨霸優勢,反倒當時兩岸太陽能產業景氣榮景,堪稱枝繁葉茂,一家搞的比一家還大,其中也不乏出現茂迪(6244)、益通(3452)兩檔股王。
隨後,突如其來的一場金融海嘯,讓高槓桿的太陽能廠,開始面臨虧損甚至是關廠危機,就連當時全球太陽能一哥陸廠無錫尚德,最終也只能落的打包走人的悲慘命運。
在歷經一波長達2到3年的退場和整併風之後,太陽能產業開始逐漸步入正軌,就連全球電子代工霸主鴻海(2317)也曾經心動,計畫入股益通,可惜在最後階段被英業達攔胡,直到近期市場才有聽聞,鴻海計畫在太陽能產業捲土重來。
隨著美國近年陸續祭出雙反、新雙反、反規避等措施,透過貿易戰強壓陸廠低頭,台廠則是因為具有產能及產品轉換率優勢,反倒在這波中、美貿易大戰當中,成為最大受益者。
市場人士分析,這次通威、昱晶結盟,從整個產業大環境來看,算的上各取所需,以通威來說,以每股17元入股昱晶,對照昱晶目前每股30.55元的淨值來看,怎麼看都划算,而且通威未來還可借重昱晶的產能,衝刺海外太陽能事業版圖。
至於昱晶本身,也可透過通威集團在農牧養殖與新能源領域,搶攻漁光一體、農戶屋頂電站等商機,除了可創造出另一種不同以往的太陽能電站經營模式,也可替自家電池產品,找到產能去化的出海口,而且通威帶來的8.5億元大紅包,也可減輕不少融資壓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