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維德
攝影/劉國泰
鴻海富士康半數營收亦出自蘋果。不過,蘋果正在試圖減低對富士康的倚賴,手持裝置由富士康製造的比例已從90%降至約2/3。鴻海也在嘗試新領域,避免「蘋果中毒」。
深圳一間隱密的倉庫裡,正在進行機器人革命,但這裡實在不怎麼迷人。測試實驗室燠熱又滿是蒸氣,數十台巨型機械不停運作以測試其耐久程度,也別提人工智慧了:這些機器不會自主動作,也不會學習。
那裡就是富士康的機器人部門。富士康表示,目前已經有超過3萬台機器人在運作,例如,成都的一間工廠就擁有數千台機器人,但只有不到100名員工。此外,富士康還在軟體銀行的機器人事業部投資了1.18億美元。
這只是鴻海多角化的其中一步。
鴻海子公司富士康擅於提供高品質的大量製造服務,也一直是蘋果的首選,半數營收亦出自蘋果。不過,蘋果正在試圖減低對富士康的倚賴,手持裝置由富士康製造的比例已從90%降至約2/3。
因此,鴻海也在嘗試各種新事物。8月28日,鴻海表示將取得積體電路封裝廠矽品的21.2%股份,矽品亦將取得2.2%的鴻海股份;此舉阻撓了日月光收購矽品的計畫,但日光月亦表示仍舊沒有放棄。
上個月,富士康同意投資50億美元,在印度設立電子工廠,並表示接下來可能還會在印度開設更多工廠。據傳,鴻海亦有意取得日本液晶螢幕製造廠夏普的股份,或是與夏普合資創立公司。
里昂證券的巴拉特(Nicolas Baratte)表示,多角化對鴻海集團來說是個相當合理的選擇。佔95%鴻海核心業務的富士康,除了毛利低於4%、過度倚賴蘋果之外,約有2/5的營收出自為少數幾間企業製造伺服器和網路設備,在這個領域的市佔也已經到達極限。
多角化並不是那麼容易。跨足積體電路封裝是合理之舉,日月光是強勁的競爭對手,毛利也很有可能下滑。跨足液晶螢幕等領域,理論上可以帶來更高的毛利,但夏普其實已經身陷虧損。工廠自動化是增加價值的好方法,巴拉特認為,富士康沒有辦法向小客戶銷售這些機械。
至少這些嘗試還與鴻海的核心能力有些關係。部分嘗試就不是這樣,例如大力跨足零售、取得台灣4G執照、電子商務、計畫生產太陽能板等。研究公司盛博(Sanford C. Bernstein)的墨爾(Alberto Moel)認為,鴻海應該推行符合產業邏輯的計畫才是。……(完整報導,請見《天下雜誌》網站)
【延伸閱讀】
■公務員=鐵飯碗?台大教授:等20年後鐵飯碗破了,人生去哪找?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德國人一天有11小時拿來「休息放鬆」
■自學25語「語言神人」自述:困難的不是語言,而是態度
■浪頭尖端跳紅海,新一代「科技薪跪」的辛酸告白
■工作壓力毒過二手菸 5招強健免疫力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