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開放力道增強 陸股終將破繭而出

文/馮泉富

中國近期公布的總經數據,包括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工業利潤成長、中國進出口、信貸和GDP等主要經濟數據均明顯改善,我們上周已逐一說明。投資人也許要納悶了,股市表現為何無法邁開大步。市場缺乏資金嗎?其實中國股市一直不缺流動性,只有信心問題。國際原油供過於求的問題解決了嗎?沒有,但是原油照漲(截稿前創波段新高)。鋼鐵產能過剩解決了嗎?沒有,但近期各鋼品報價還是漲。

商品期貨連日漲 三大期交所上調手續費

顯然,價格問題很大一部分是信心決定的,信心又來自市場預期,任何問題只要市場認為(不算遙遠的未來)會解決,價格走勢在短線上就能翻轉。近期大陸商品期貨熱鬧滾滾,接連上演多頭狂歡,從整個商品市場來看,四月上旬以前主要是黑色產業鏈(包含鐵礦的工業金屬)的上漲,現在已經演變為整個商品市場的共振上漲。不過連日集體暴漲,已引發風險疑慮,近期,上海期交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三大期交所一齊出手,宣布上調商品交易手續費,或調整交易保證金及漲跌停板幅度的聯合抑價行動,堅決抑制過度炒作行為,防範市場投資風險。以上現象說明了一件事,市場從不缺資金,只看信心如何引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非金融板塊獲利明顯改善

從產業結構來看中國股市,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業,存放款獲利空間已快速壓縮,加上2015年不良放款總額快速上升(較2014年增加超過50%),可預期金融類股不易有突出表現,而金融板塊又是權值比重最大者,將間接壓抑A50、A180、上證指數等的上攻力道。

就其他非金融業獲利來看,受惠於消費轉型升級的餐飲、旅遊,與政府投資力度加大的環保與公用事業,獲利改善最為明顯。根據各家法人預估值平均,A股今年整體企業獲利較去年成長5.1%;非金融股企業表現更令人驚豔,剔除金融之後整體企業獲利將成長11.4%。

上證指數目前估值16倍,低於十年平均值19.6倍,投資人參與入市的整體風險已不大,當然,選股的方向仍是往政策支持的板塊走,如環保、新能源、新科技、文化傳媒、養老醫療等相關產業,都是未來值得注意的長線投資亮點。

長線來看,陸股並不缺上漲的題材,外資目前僅占陸股市場不足6%,隨著開放程度的放寬,對國際充沛游資的磁吸力量將逐步彰顯。日前香港交易所宣布從五月開始測試「收市競價交易」時段,被視為是配合深港通而預做準備。目前只有深交所設有收市競價交易時段,上海與香港都沒有該制度。港交所重啟收市競價交易時段,可能代表深港通時程已不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滬倫通協議九月可能簽署

另外,MSCI是否將納入A股,個人研判本質上沒有納入與否的問題,只有時程早或晚的問題,就算六月沒結果,九月仍會再討論,每一季都會持續檢討。目前連「滬倫通」(上海與倫敦互聯互通)都已在如火如荼規劃中。

中國今年首次擔任二十國集團(G20)主席國,並將在九月峰會向其他國家展示開放金融市場的成果。市場認為作為重要開放政績的「滬倫通」可能在九月宣布。

近期,滬倫兩交易所的高層及工作團隊早已積極展開互訪交流,就兩國證券市場的特點、交易商品、交易機制、資訊披露規則、清算、監管法規等進行全面的瞭解。業內人士認為,「滬倫通」初期將以發行全球存託憑證(GDR)的模式通車,屆時中國企業會發行GDR在倫敦交易所掛牌,英國富時指數成分股亦可能發行GDR在上交所掛牌。

只要中國股市與國際主要市場連通管道越多,QFII進入中國市場越來越方便,障礙越來越少,未來MSCI納入A股的權值比重就會加速攀升。法人交易占比拉升之後,企業籌資會更有效率,股市也將朝向健康的良性循環發展。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818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關鍵字: 理財周刊陸股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投保職業工會注意!2家持續欠繳保費 將暫拒給付

投保職業工會注意!2家持續欠繳保費 將暫拒給付

勞保局公布最新職業工會欠繳保費名單,「台北市美髮美容技術指導員職業工會」、「桃園市租賃管理服務業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等2家仍續欠繳,累計月份逾2個月,不得繼續預收勞工保險費;勞保局呼籲,請欠費工會所屬理、監事及會員,督促工會儘速繳費。

2025-02-23 06:00

8公司2025年紀念品開獎 富采「黃阿瑪的後宮生活聯名碗」吸睛

8公司2025年紀念品開獎 富采「黃阿瑪的後宮生活聯名碗」吸睛

上市公司股東會時間、議案陸續公告,投資人在意的股東會紀念品也成為市場熱議話題,除了面板雙虎友達(2409)、群創(3481)今年不約而同都送出白米以外,富采送出「Ennostar x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聯名不鏽鋼雙層碗」也引發各界討論。

2025-02-24 00:02

韓半導體業面臨重要轉折 智庫:技術被中反超

韓半導體業面臨重要轉折 智庫:技術被中反超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重回白宮可能採取的經濟措施,韓國半導體業正面臨規避風險、爭取市場份額的重要轉捩點;但智庫最新分析指出,韓國半導體技術水準已在去年遭中國反超。

2025-02-23 17:10

加油放輕鬆! 本周油價不調整

加油放輕鬆! 本周油價不調整

台灣中油公司自明(24)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格皆不予調整,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8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3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9.0元。本周因平穩雙機制啟動,汽、柴油各吸收1.1元及0.7元。

2025-02-23 12:03

駕駛注意!AI交通執法 資策會曝3種違規抓最兇

駕駛注意!AI交通執法 資策會曝3種違規抓最兇

資策會軟體院發展交通安全防護AI技術,影像辨識使用AI模型找出違規樣態,以驗證場域台中市為例,帶動事故率下降39%。資策會軟體院院長蒙以亨表示,今年規劃推動智慧終端(On-device AI)評測機制,讓應用在影像辨識的AI技術再精進。

2025-02-23 10:55

股神巴菲特手握10兆現金 股東信釋放7大訊息一文看

股神巴菲特手握10兆現金 股東信釋放7大訊息一文看

高齡94歲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ett)掌控的投資公司波克夏( Berkshire Hathaway)股東會年報出爐,由於連9季賣股,波克夏目前掌握3342億美元(約台幣10.94兆元)現金引發熱議,巴菲特在致股東報告書中釋放7大訊息,向外喊話「我們永遠把大部分資金部署在美股中」。

2025-02-23 09:27

日月光搶進面板級封裝市場 斥資66億在高雄設產線「預計Q3試產」

日月光搶進面板級封裝市場 斥資66億在高雄設產線「預計Q3試產」

面板級封裝(FOPLP) 市場火熱,先前面板大廠群創已搶進,現在封測龍頭日月光(3711)也揭露其佈局,執行長吳田玉透露,目前已決定在高雄廠區投入2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6億元)建立面板級扇出型封裝量產線,至於時程表,預計Q2設備就會進廠,第3季就會開始試車,明年一月就有望看到成果。

2025-02-23 06:00

川普開打貿易戰! 2025年存股該選金融股還是高股息ETF?

川普開打貿易戰! 2025年存股該選金融股還是高股息ETF?

2025 年川普貿易戰持續,高股息 ETF 分散風險但可能錯失強勢股,金融股成長性較佳但受景氣影響大。若景氣穩定,金融股較優,若景氣下行,0056 防禦性較強,長期投資仍偏向金融股較具優勢。

2025-02-22 19:38

欠稅不繳! 稅務人員:當心壽險保單被終止

欠稅不繳! 稅務人員:當心壽險保單被終止

嘉義市政府財稅局表示,納稅義務人逾期未繳納稅捐,會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強制執行,其中以欠稅當事人為要保人的人壽保險契約提供做為執行標的,因此稅務單位提醒納稅義務人要如期繳納稅款,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2025-02-22 13:40

黃仁勳談DeepSeek 稱市場的理解完全搞反了

黃仁勳談DeepSeek 稱市場的理解完全搞反了

DeepSeek的橫空出世引發大模型算力邏輯的質疑,輝達(NVIDIA)股價一度暴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DDN》採訪時指出,DeepSeek的發佈「令人難以置信地興奮」,它擴大並加速市場對更高效AI模型的追求,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但投資人「判斷錯誤」,誤以為這對輝達及AI產業是不利的。

2025-02-22 11:22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