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 新藥準備 總統牌是毒藥還是票房保證?

生技是台灣未來的希望產業,新藥股更讓投資人既愛又怕,在經歷基亞、浩鼎事件後,應該敬而遠之,還是期待一顆超越台積電的新藥?

文.金麗萍

總統牌,靈不靈?蔡總統,挺得了生技嗎?還是,只是情感上的支持? (編按:蔡英文總統曾在2015年十二月總統大選期間,在一場由生策會主辦的「生物經濟產業國際策略峰會」中公開表白:『我對這個產業(生物經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看看蔡英文所走過的生技路。過去,蔡英文親身走過新藥研發的烽火之旅;上任總統後,她仍堅持以二心(信心、決心)相挺。

身陷宇昌案 一度敗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英文在她行政院副院長任內,推動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這項條款成為後續生技產業發展重要的法源基礎;但也因這一段公職讓蔡英文身陷宇昌案(編按:中裕的前身,由享譽國際的愛滋病研究專家何大一參與主導設立)的爭議中,一場政治亂拳重擊下,蔡英文在2012年首次出征總統大位中,最後飲恨敗北。

2014年,「基亞事件」更讓台北股民受傷慘重。這一年,台灣生技業者基亞,因新藥PI-88的第三期臨床試驗期中報告結果不如預期,引發股市恐慌性殺出,連跌十九根停板,第二十根才止住跌勢,公司股價由最高點四七九元,在短短不到一個月間,摔落至105元的史上低點。

不只基亞本身,所有新藥開發的生技業者,全被打入冰宮,慘遭連坐。一年間,生技類股市值蒸發了兩千億元,股民稱之為「基亞事件」。

基亞、浩鼎 擊碎股民的生技夢 宇昌案、基亞事件,看來,並未讓蔡英文動搖;2015年,她的副手人選大膽選定生醫形象鮮明、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健仁。台灣生技產業劇烈擺盪的過程中,看出蔡英文的堅持。

2016年二月二十一日,對生技業而言,更是終生難忘的記憶。這一天,浩鼎乳癌疫苗試驗解盲失利,接著,扯進國內最高研究機構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直至五月十日,前任總統馬英九同意翁啟惠於三月九日所提出的辭呈,全案暫時移出媒體版面;只是,浩鼎股價已從高點七五五跌至近期低點的321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新藥之路 跌倒了再爬起來

生技業走過風雨了嗎?恐怕因新藥發展的變因甚多,股價起伏也就成了新藥族群的新常態。 宇昌生技變身後的中裕新藥,由研發愛滋病聞名國際的何大一博士領軍,研發愛滋病新藥TMB-355,2012年於興櫃掛牌,2015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櫃買中心核准正式上櫃;目前,股價有兩百元的實力。

最近,基亞董事長重現笑容。今年十月底,基亞竹北疫苗廠正式落成,副總統陳健仁親臨現場加油打氣,含蓄保守的陳健仁甚至高分貝信心喊話:新政府要將生技業的產值由目前的百分之六提升至百分之九;2025年,將催生出另一個兆元產業;期間,並將促進二十項新藥、八十項利基醫材在國外上市;同時,扶植十個生技與健康服務旗艦品牌。

陳健仁在一個曾經引發台北股市軒然大波的基亞場子上,代表新政府連開四張支票,背後再一次說明蔡英文推動生技產業的二心:信心、決心。

不讓台積電、大立光專美於前 智擎準備以一顆世界級新藥 加速超車

挑戰「獲利王」台積電與「績效王」大立光,智擎要以「一顆新藥」登上「毛利率躍增王」的寶座,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一顆世界級新藥就可以打敗台積電,」智擎生技製藥公司行銷業務處處長吳兆升顯得信心滿滿;他表示,躋身全球前十大的藥廠,一半以上,規模都超過台積電。

吳兆升說明,就上半年業績表現,台積電的稅後盈餘達一千五八四億元;大立光的每股稅後盈餘達68.82元;而智擎上半年的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38.63;據此,吳兆升為台積電封上「獲利王」,稱大立光為「績效王」,給自家公司冠以「毛利率躍增王」的封號。

度過財務險境 手握三十五億現金

吳兆升強調,一顆藥可以打敗台積電,關鍵是,該如何進行?如何切入對的市場?

2009年還身陷財務窘境的智擎,目前,有三十五億現金在手上,翻身的關鍵正是安能得。 吳兆升表示,安能得是台灣癌症新藥開發史上,第一個獲得美國FDA核准通過的癌症新藥;也是全球唯一成功提升末期胰腺癌病患生存期(Post-gem)的新藥;同時,也是華人地區唯一新藥入選美國及歐盟癌症治療指引。 吳兆升認為,智擎新藥開發能有今天,在於授權談判能力。

中國市場沒有學名藥空間 看來,安能得正是吳兆升口中那一顆足以讓智擎媲美台積電、大立光的新藥。 據吳兆升說明,胰臟癌是發生率成長最快速的癌症,這使得安能得在美國、歐盟及日本等地,銷售量大幅提升;未來,中國市場的成長將十分可觀。 吳兆升認為,面對大陸市場,必須以新藥切入,而非學名藥;因為,大陸的學名藥市場,競爭太激烈了,難有台灣業者的空間。

專家把脈 新藥發展捲入政治風暴 危機就是轉機?

國內建保用藥市場為外商盤踞,本土藥廠的市佔率僅22.8%,只有永信、東洋、中化擠進前二十大,台灣業者該如何奪回主導權?

「危機就是轉機,」面對一連串生技風波,杏輝醫藥集團杏國新藥公司總經理蘇慕寰信心不減。 蘇慕寰指出,這一段時間,生技新藥領域不斷討論:「身陷政治風暴,台灣新藥發展還走得下去嗎?」但蘇慕寰卻認為,一直以來,台灣都處在危機當中,他甚至以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劇情,說明台灣所處的環境。

主場退位 淪為背景雜音

只是,如何捉住轉型躍進的契機?有人認為,政府應出面主導,有人則認為,政府不必插手,對生技業而言,政府這張牌該怎麼打?一直有兩極看法。

出身政府系統的國立陽明大學藥物科學院院長康照洲,對公民互動效率不彰的現況,十分焦急,曾經擔任食藥局局長的康照洲認為,新藥發展,政府是最大的關鍵;看看對岸,歷經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很清楚,在新藥發展上,大陸要成就一個製藥大國,所以,它懂得站在一個成功的基礎上往上跳;反觀台灣,似乎一直在原地打轉,重複浪費資源。

樣樣都有的自助餐店 每餐只能賣五十元

康照洲進一步比喻,如果,將台灣視為一家大藥廠,必定會有定位問題,也就是選題,但我們似乎什麼都想做,欠缺延續性;相較於其他國家持續前進,台灣就呈現倒退的情況。

以韓國為例,該國生技是以跳躍式的成長,而我們卻還只是滿足於百分之十、二十的成長數字。康照洲警告,在國際競爭的場域中,台灣若持續原處打轉,最後,舞台主場前面站的都是別的國家,而我們就只是背景雜音(Background Noise)而已。

康照洲坦言,最近,業者喊著要政府協助的聲音,似乎愈來愈少,反而是自己埋頭打拚,也看見它們努力的成果。

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發展與政策研究所所長黃兆仁回應強調聚焦的重要性。黃兆元比喻,我們發展生醫,不能像是開自助餐店,看起來,似乎每樣菜都有,但因為沒有主菜(Main Course),每餐就只能賣五十元;如果有主菜,賣法就不同了,每餐可以賣到五百元,甚至上千元;因此,價值不同,價格互異。

四大關鍵要素 何時到位?

經濟部所屬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指出,發展新藥和醫材,具有四大關鍵要素,分別是:人才、資金、法規及市場。 屬於經濟部的公法人單位,工研院自然承載了許多政策任務,也理所當然認為,政府在新藥發展上的帶頭角色。

但是,所謂四大關鍵要素到位了嗎?邵耀華表示,學用落差,一直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銜接落差,而工研院扮演其間介接的角色;目前,已有四十位校園博士,在進入產業界之前,先到工研院接受再訓練;現在,已完成訓練,進入業界服務;接著,就看接受法人洗禮的博士,是否有能力承受第一線的市場挑戰。

靠簡報技巧 就能找到錢?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院長吳介信強調,台北醫學大學是走親產學路線,要讓學生了解產業,以至於他們可以確認學習目的,並不是只求學業過關,或是領獎學金而已;是要在學習過程中,打好和產業界銜接的基礎;所以,在校學習時,就必須接觸業界需求。

資金不到位,原因很多,只是,法人出身的邵耀華將它歸因是「簡報技巧」問題,並將它列為重要的訓練項目。

邵耀華提及另一關鍵成功要素:市場。邵耀華表示,健保是生醫發展重要的支撐。

談起健保,著實令人氣餒。據智擎行銷業務處處長吳兆升表示,民國104年,健保費用總計為5908億元,藥品達1500億元,而外商就佔了1300億。再看看台灣藥品市場,市場銷售前二十大的藥物,也幾乎全都是外商。台灣呢,五大藥廠一年共賺不到20億,其中,智擎授權金就佔了10億。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845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關鍵字: 理財周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台積電董事會通過每股配4.5元 6月12日除息

快訊/台積電董事會通過每股配4.5元 6月12日除息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召開第一季董事會,會中重要決議包括核准配發2024年第四季之每股現金股利4.50元,並預計在6月12日除息,7月10日發放股利,另外,也為了因應基於市場需求預測及技術開發藍圖所制定的長期產能規劃,核准資本預算約美金171億4,140萬元,至於股東會,則預定6月3日於新竹喜來登大飯店舉行。

2025-02-12 13:54

快訊/台企銀爆2分行前員工挪用公款 挨罰200萬

快訊/台企銀爆2分行前員工挪用公款 挨罰200萬

台企銀(2834)爭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金管會今(12)日公告,該銀行世貿分行、汐止分行2處都有前銀行員舞弊,先開罰200萬元。

2025-02-12 18:04

台積電董事會冷處理關稅議題 外媒預測赴美投資全落空 

台積電董事會冷處理關稅議題 外媒預測赴美投資全落空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台積電(2330)此次破天荒在美國舉行董事會,將可能做出美國投資重大決議,尤其在美國總統川普喊出要對台晶片課稅之際,FT文中列舉台積電在董事會後可能宣布三大措施,不過今日台積電董事會決議出爐,和每次例行董事會決議相類似,完全沒有特別提及美國相關投資訊息,和外界預期的結果完全相反。

2025-02-12 14:54

台積電員工分紅金額創高! 平均每人領182.59萬元

台積電員工分紅金額創高! 平均每人領182.59萬元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12日首在美召開董事會,核准2024年度員工業績獎金與酬勞(分紅),總金額高達1,405億9,256萬元,創下史上新高,以台積電最近一次永續報告書揭露員工人數7.7萬估,平均每人可以拿到182.59萬元。

2025-02-12 14:34

台股ETF受益人1041萬人締新猷 00919、00878、0056共15檔創高

台股ETF受益人1041萬人締新猷 00919、00878、0056共15檔創高

台股ETF集保戶股權分散2月7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66檔台股ETF受益人周增11.5萬人,是繼2024年4月19日以來單周增加最多人數,總人數來到1041萬人創下歷史新高,若以單檔表現來看,總共有39檔呈現周增加,其中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等15檔台股ETF的受益人數同創新高,進一步觀察這15檔中有7檔是高息型,7檔市值型,1檔產業型,整體來看,高息型與市值型擁護者勢均力敵,不過高息ETF上榜的都是季配型的,顯示出季配型還是相對月配型的受青

2025-02-12 09:50

MSCI季度調整!全球指數增刪2檔 台光電、嘉澤端子入列

MSCI季度調整!全球指數增刪2檔 台光電、嘉澤端子入列

MSCI(明晟)今(12)日凌晨公布最新一次季度調整,台股在全球標準型指數成分股增刪2檔,新增台光電(2383)和嘉澤端子(3533),剔除南亞科(2408)和華新(1605)。

2025-02-12 08:43

鴻海、日系車廠攜手跨大步! 劉揚偉:1、2個月後有好消息

鴻海、日系車廠攜手跨大步! 劉揚偉:1、2個月後有好消息

鴻海(2317)今(12)日於土城總部舉行新春開工團拜,董事長劉揚偉也親自出席主持,媒體詢問「日產(NISSAN)」搶親下文,劉揚偉鬆口「不是併購,是合作案」,全案有望在未來1、2個月內釋出好消息。

2025-02-12 11:32

年後賺2.1萬紅包!6檔抽籤股今起申購 威力德生醫價差最大

年後賺2.1萬紅包!6檔抽籤股今起申購 威力德生醫價差最大

本周從今(12)日起共有六檔抽籤股準備起跑開放申購,其中威力德生醫(7713)12日起開放申購,承銷價55元,以11日收盤價76元計算,有21000元的價差。

2025-02-12 00:02

閎暉斥資14億元公開收購日本FDK 跨足能源電力領域

閎暉斥資14億元公開收購日本FDK 跨足能源電力領域

機構整合元件廠閎暉(3311)今(12)日重大訊息宣布,擬公開收購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標準板上市公司日本FDK株式會社45%股權,收購價為每股435日圓,初估收購金額67.54億日圓(折合逾新台幣14億元),兩家公司將加強合作,閎暉將藉此跨入能源電力產品的布局。

2025-02-12 17:11

星宇航空入選MSCI全球小型指數 股價大漲7%

星宇航空入選MSCI全球小型指數 股價大漲7%

MSCI公布最新季調清單,全球小型指數新增星宇航空(2646)及台灣虎航(6757)兩檔航空股,顯見航空後市受到高度矚目,激勵星宇今股價一度漲近7%至29.25元,寫下近4個月來新高,截至上午11時成交量逾3.2萬張。

2025-02-12 11:06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