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面熟」老闆又不按牌理出牌 蘇一仲用生意經闖畫壇

▲蘇一仲介紹畫作,背後幾乎都有小故事。(圖/記者徐珍翔攝)

記者徐珍翔/專訪

乍寒還暖的初冬午後,黑頭車一輛接著一輛駛入中正紀念堂地下停車場,主人們非富即貴,有老一輩的實業家,有忙裡偷閒的醫生,也不乏美生會(共濟會)、國際扶輪社等社團幹部,這些人平時挺難湊在一塊兒,當天卻不約而同走進一隅展場,目的全為看畫──蘇一仲的畫。

師徒端坐和室,門外相撲競技一片喧騰,徒弟疑惑問道:「師傅,他們在爭什麼?」師傅緩緩回答:「他們在爭日本第二。」徒弟又問:「第二有什麼好爭的?」只見師傅朝屋內一台冷氣望去,「因為,第一已經確定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是大金(DAIKIN)冷氣在2003年拍攝的廣告,其中,那位令人印象深刻的日本師傅便是蘇一仲,同時他也是大金空調總代理──和泰興業的董事長,如今還是一名兩年內作畫逾800幅的畫家,甚至,就連有著「東方畢卡索」美譽的國畫大師許海欽都到場賞畫,並給出「向上空間無限大」的評價。

「我的畫要跟人家不一樣,像傳統國畫的學院派,花草、山水,還有什麼潑墨技法,我再怎麼畫也無法超過他們。」蘇一仲說,自己兩年前才算真正入行,要脫穎而出只能設法與眾不同,因此,他會隨意潑墨,再以宣紙蓋上,拿起後端詳個半天,往往可以找出下筆頭緒,又或者一時興起,以日常所見所聞發想,於是有了關心歐洲難民的〈無奈〉、訴說南海糾葛的〈南海風雲〉等畫作。

值得一提的是,蘇一仲闖蕩畫壇不按牌理出牌的作法,其實與和泰興業24年前剛簽下日本大金空調總代理時如出一轍。當時,台灣冷氣機普及率已達8成,只不過清一色都還是窗型冷氣,他便大開先河,引進分離式冷氣,待同業慢慢追上時,又推出「變頻式」拉開距離,過程中,則憑著一次又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建立起「日本一番」形象,終於成為市場一方之霸。談及此節,他說:「我的生意要與眾不同,就要only one,be different,成為萬綠叢中一點紅。」

▲國畫大師許海欽用圖暗示蘇一仲畫作「向上空間無限大」。(圖/記者徐珍翔攝)

被問到為何會成為畫家,「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蘇一仲給出的答案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細問下,原來是醫生曾告誡自己,想太多的性格會導致壓力過大,難保未來自律神經不會因此失調,「我習慣未窮先變,也就是防範未然,畫畫對我來說,其實是一種預防醫學,可以平衡一下。」

同樣地,類似未雨綢繆的作法,也在和泰興業出現過,蘇一仲坦言,自己身為代理商最擔心兩件事,第一件是「做不好,失去代理權,」第二件則是「做得好,品牌廠自行來台接手,」但無論是哪一種,自己都不樂見。因此,他趁著2015年和泰興業營收突破百億大關之際,向日本大金總公司提出投資入股邀約,最終獲得15億日圓挹注,讓對方持有10%股權,他形容:「就像是戀愛的兩個人,互訂終身,迎向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若想探討大金冷氣在過去20多年「後發先至」的成功經驗,這場畫展或許可見不少端倪。蘇一仲向來擅長說故事,畫筆在手則增添了幾分意趣,不變的是,他始終知道對手的長處、自己的不足,並選擇巧妙避過,不攖其鋒,因此每每能帶來新鮮感。現場一名賞畫多年的民眾便直言,「他的畫很不一樣,說不上厲害,卻讓人喜歡。」

談到原本打算70歲就退休的計畫,蘇一仲雖忍不住喊著:「希望盡快,」卻又語帶保留說,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其實自己已甚少管事,但人在江湖往往身不由己,許多人仍不願他退休,「就像張忠謀,不是退了又回來?時機還沒有成熟。但其實我已經都在培養人才,因緣際會,自然水到渠成。」

頭戴招牌淺色鴨舌帽,身著淺色POLO衫,說起話來頗愛掉書袋,卻又讓人不時會心一笑,即便年已古稀,蘇一仲仍可若無其事在展場走動一下午,逐個逐個招呼來客,一一導覽。受訪當天,只見他逢人就要求對方留言給意見,顯得相當在意,但有趣的是,在那之前,他介紹到畫作〈Love in Motion〉時,都會說上這麼一段故事:

有一次,蘇東坡找佛印一起坐禪,坐了一個時辰,蘇東坡覺得身心通暢,便忍不住問佛印:「你看我坐禪的樣子如何?」佛印看了一眼,點頭讚道:「像一尊佛。」這讓蘇東坡非常高興。佛印隨口也問:「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蘇東坡則揶揄地說:「就像一堆糞。」不料,佛印聽完並未動氣,僅置之一笑。

蘇東坡回家後告訴其妹:「我今天贏了佛印禪師。」蘇小妹卻不以為然地說:「哥哥,其實今天輸的是你,佛書上說,心中有佛,則觀看萬物皆是佛,佛印因為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尊佛,你心中有糞,所以才視佛印為糞。」

▼蘇一仲畫作〈南海風雲〉。(圖/記者徐珍翔攝)

▼蘇一仲畫作〈無奈〉(左)、〈Love in Motion〉。(圖/記者徐珍翔攝)

關鍵字: 大金冷氣大金空調蘇一仲畫家畫作藝術家ET人物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60年品牌砸2.8億「不務正業」 他:不試,就死路一條

60年品牌砸2.8億「不務正業」 他:不試,就死路一條

穿過視線一片昏暗的置物空間,走進約莫20尺見方的辦公室內,只見一位年已花甲的大老闆正追著一隻綠鸚鵡滿屋子跑。去(2015)年底,他才剛以鸚鵡為名出了本書,不過,內容談的卻是牛軋糖老品牌在台灣的一甲子歷史,「至於未來?我也還在看……」大黑松小倆口第二代掌門人邱義榮這樣說。

2016-10-09 08:30

30歲號稱身價10億 昔日校園股神變「台版華爾街之狼」

30歲號稱身價10億 昔日校園股神變「台版華爾街之狼」

「我剛跟北京通話,對方希望我們投資他們公司。」若無其事說著這些話的,是一名衣著光鮮的30歲年輕人,學生時代,他被媒體稱作「校園新股神」,一度上遍各大理財節目、暢談投資心法,不過,那都是2008年以前的事情了;在銷聲匿跡8年後,姜建亨又回到鎂光燈下,這次,有人稱他是「台版華爾街之狼」。

2016-08-14 08:00

26歲小夥子用30萬創業 5年「零負債」營收達800萬

26歲小夥子用30萬創業 5年「零負債」營收達800萬

2010年3月21日,一名來自台灣的26歲小夥子,大膽闖進有120年歷史的荷蘭皇家自行車(Gazelle)總部,與掌管全球外銷業務的出口部頭子──經理柯德瓊相對而坐談判,這一天,他拿下近30年讓無數大廠鎩羽而歸的台灣總代理權,「最差就是沒有,那就去逛街啦。」林彥丞若無其事地說著與靦腆外表相悖的感想。

2016-07-24 08:00

「有1100萬就能退休」 他離開職場13載卻每年賺18%

「有1100萬就能退休」 他離開職場13載卻每年賺18%

「一般人要工作到什麼時候才能退休?」被問到這個見仁見智、看似無解的問題時,退出職場已13年的理財專家施昇輝竟能給出明確答案,他認為,只要趁年輕解決保險、居住兩大問題,一旦存款達到1100萬便能輕鬆養老,「我的意思是,你每個月生活費大約還有5萬元。」

2016-09-03 08:00

一生精算卻熱愛吃虧 年近六旬會計師這樣看獲利

一生精算卻熱愛吃虧 年近六旬會計師這樣看獲利

看似好好老闆的張威珍,其實也很清楚資本主義的重要性,「台灣所謂的幸福企業,早已經被血汗工廠打敗了。」他直言,沒有競爭力的幸福企業根本無法在目前社會存活,「會計師剛好屬於高技術門檻,今天如果是低技術門檻的工作,我的經驗很可能又不適用了,恐怕也會選擇提高工時。」

2016-04-15 09:30

創業像被丟到沙漠 7年級創業家催眠自己「我不是我」

創業像被丟到沙漠 7年級創業家催眠自己「我不是我」

清大資工所畢業的陳碩鴻、林筱玫是戰友,也是終生伴侶,3年前,兩人頂著2011年微軟創意盃全球冠軍的光環誤闖創業叢林,一路卻走得跌跌撞撞,期間不乏被眾人小覷、奚落等不堪經驗,兩名初出社會的年輕人甚至還親眼見識過投資人落井下石,甚至想把自己一口吞下的那股貪婪。

2016-04-15 12:00

前輩說:農藥噴得多價格才會好 青年農夫不願妥協

前輩說:農藥噴得多價格才會好 青年農夫不願妥協

「農藥噴得多、噴得夠,水果價格才會好。」這句話出自一位水果批發商之口,也是第一屆百大青農──蘇豪欽終生難忘的一句話,因為這句話,讓他決定改種有機木瓜,而且做到連「一滴農藥」都不噴,「結果,我的路卻寬了!」他說,慣行農耕的價格只會被人控制,一旦踏入有機,有些農產品甚至供不應求。

2015-03-28 00:12

快訊/台積電跌5元至1080 台股開盤上漲4點

快訊/台積電跌5元至1080 台股開盤上漲4點

美股4大指數有漲有跌,台股今(27日)以23251.28點開出,指數上漲4.34點,漲幅0.02%。

2024-12-27 09:02

建新國際明年員工將破6百人 董座陳彥銘深感責任重大要加快AI應用

建新國際明年員工將破6百人 董座陳彥銘深感責任重大要加快AI應用

建新國際(8367)總裁陳銀海的小兒子陳彥銘,在2011年離開外商匯豐銀行,進到父親一手創辦的公司,如今接任董事長已經兩年多,公司近幾年業務快速擴展,明年第四季在台北港的智慧全溫層國際物流中心即將啟用,屆時員工數將從目前的550人增至600多人,陳彥銘深感任重大,透露已要求公司資訊部門要加快AI應用,包括生成式AI。

2024-12-27 08:25

資策會攜手南臺灣兩所大學 啟動生成式AI教育合作

資策會攜手南臺灣兩所大學 啟動生成式AI教育合作

臺灣近年面臨AI人才短缺問題,國發會預估2028年AI人才缺口將達35萬人,各行業對專才需求迫切。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今(26)日分別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長榮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正式啟動生成式AI技術教育合作,資策會將提供自行開發的生成式AI能力認證與應用教材,授權予學校單位使用,鼓勵在校學生參與生成式AI能力認證,有助於提升學生的AI實踐能力,為AI時代的來臨做好萬全準備。

2024-12-26 23:34

讀者迴響